周村区委书记李德刚在周村区党代会上作报告
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1月12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周村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获悉,未来五年,周村区将抢抓历史机遇、主动奋发有为,奋力答好“六张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描绘幸福周村新画卷。
奋力答好“两区”建设高质量新答卷。锚定济淄同城先行区、张周同城示范区“两区”建设,聚焦“四个一体化”,加力提速,率先突破,当好“桥头堡”,打造“样板区”。加速推进区域规划一体化。对经十路沿线、文昌湖区域、大学城园区等重点区域产业布局、用地空间、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等进行系统谋划。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配合完成经十路东延、济潍高速连接线等省市重点工程,启动实施济淄大道、明阳路、东门路南延、周村客运东站等一批区域协同交通重大工程。加速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坚持高端定位规划“文昌湖—王村”板块和大学城园区产业发展。“文昌湖—王村”板块,聚焦打造“济淄同城先行区”,主动对接融入齐鲁科创大走廊。加速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与省会经济圈周边城市、淄博主城区协同发展,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努力在交通、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保、养老、公用事业、审批服务等领域,加快推进济南、淄博及张店、周村、章丘、邹平“两地四城”公交一体化布局。
奋力答好产业转型高质量新答卷。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力打造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标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优存量”和“扩增量”,持续深化产业赋能、金融赋能,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在“优存量”上加快弯道超车,立足周村实际,突出“五个优化”主攻方向,坚持扩面、提标、跨界,实施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在“扩增量”上加快换道超车,持续推进“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发展新经济、抢占新赛道、打造新平台、营造新生态。
奋力答好城市建设高质量新答卷。坚持把品质活力要求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实施历史文化、生态建设、数字管理多元赋能,展现周村品质活力、时尚现代城市新形象。高标准打造公园城市。高标准打造品质城市。按照“更新老城、拓展新区,产城一体、景城相融”的思路,加强周村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园区、南郊镇部分区域与周村主城区有机融合、无缝衔接,高标准打造宜居城市。持续实施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组织开展“七大提升行动”,完成61条道路雨污管线改造,对31万平方米沙化路面进行集中彻底整治,实施城区主干道智慧停车管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加快建设“城市数字大脑”,整合城管、环保、应急、交通等数据资源,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大力推行“智慧政务”,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延伸,在镇街、村居、商超、园区等多场景布设“政务服务驿站”。高标准打造生态城市。坚持生态赋能,深化完善“全员环保”“刑责治污”等工作机制。
奋力答好乡村振兴高质量新答卷。聚力推进“农村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厕后续管护、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五化”改造,深化“美在家庭”创建,开展美学教育,留住乡村记忆,聚力建设内外兼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美丽乡村。深入落实“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新机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奋力答好改革创新高质量新答卷。坚持以改革破难题。用足用好市委市政府支持周村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政策措施,聚焦投融资、产业培育、财税金融、生态环保、城乡融合、户籍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济淄张周同城化等重点发展领域、群众急难愁盼,加大对上争取和改革推进力度,及时推出一批管用有效的政策措施,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破局突围、清障赋能。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健全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真落地、快见效。
奋力答好品质民生高质量新答卷。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共同富裕,加快推动“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提升转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联动机制,让人民群众收入更称心。持续推进“法治周村”“平安周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网格化智慧管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高度重视抓好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切实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让人民群众安全更放心。
记者 董学宏
[责任编辑:杨凡、张润泽]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3-612199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3-6121991,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