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閩侯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閩侯縣
從山上眺望的閩侯天際線
從山上眺望的閩侯天際線
地圖
閩侯縣的地理位置
圖深橙色部分 為福州市閩侯縣範圍
圖深橙色部分 為福州市閩侯縣範圍
坐標:26°09′04″N119°08′11″E / 26.15124°N 119.13625°E /26.15124; 119.13625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福建省福州市
政府駐地甘蔗街道
政府
 • 縣委書記吳永忠
 • 縣長施家雄
面積
 • 總計2,126.24 平方公里(820.95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988,200人
 • 密度465人/平方公里(1,204人/平方英里)
 • 城鎮593,963人
語言
 • 母語方言閩語閩東片福州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08:00
郵政編碼350100
電話區號0591
行政區劃代碼350121
閩侯縣
漢語閩侯
標音
閩語
閩東語平話字Mìng-âu

ㄏㄡˋ閩東語Mìng-âu,榕拼鍵入:ming21-ngau242miŋ˨˩ ŋɑu˨˦˨福州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所轄的縣,位於福州西部和南部、閩江下游,總面積213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甘蔗街道交通路2號。

閩侯縣境內有7個鎮與福州城區接壤或隔江相望,洪塘、浦上、灣邊等7座跨江大橋(不含鐵路橋、高速橋)把閩侯與福州城區連成一片,境內高速高鐵、國道省道縱橫其間,形成環市區30分鐘交通圈。

歷史

[編輯]

冶縣,屬會稽郡東部都尉。東漢東部都尉留一員ㄏㄡˋ官(主管斥候的軍ㄏㄡˋ)鎮守此地,因而又稱侯官、東侯官。

建安年間,稱侯官縣西晉析侯官置原豐、溫麻二縣。

南朝梁天監間,侯官與原豐合併為東侯官。

改東侯官為原豐縣,後更名閩縣。

析閩縣置侯官、長、福寧、新寧、溫麻五縣,後侯官併入閩縣。

武周長安二年(702年),析閩縣西十二鄉復置侯官縣。

民國二年(1913年)3月,閩縣與侯官縣合併為閩侯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又分拆為閩縣與侯官縣[2]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0月,為紀念該縣出身的已故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而改名為林森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劃出縣城設福州市

195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復名閩侯縣。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閩侯縣常住人口為988200人。

2022年,閩侯縣總人口為102.4萬人[3]

地理

[編輯]

氣候

[編輯]
閩侯(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至今)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27.3
(81.1)
31.1
(88.0)
32.8
(91.0)
34.8
(94.6)
38.2
(100.8)
37.9
(100.2)
41.5
(106.7)
39.5
(103.1)
38.9
(102.0)
36.0
(96.8)
33.4
(92.1)
29.2
(84.6)
41.5
(106.7)
平均高溫 °C(°F)15.7
(60.3)
16.8
(62.2)
19.4
(66.9)
24.3
(75.7)
27.9
(82.2)
31.1
(88.0)
34.6
(94.3)
33.9
(93.0)
31.2
(88.2)
27.1
(80.8)
22.8
(73.0)
17.9
(64.2)
25.2
(77.4)
日均氣溫 °C(°F)11.3
(52.3)
12.0
(53.6)
14.4
(57.9)
19.0
(66.2)
23.1
(73.6)
26.6
(79.9)
29.3
(84.7)
28.7
(83.7)
26.4
(79.5)
22.3
(72.1)
18.2
(64.8)
13.4
(56.1)
20.4
(68.7)
平均低溫 °C(°F)8.3
(46.9)
8.9
(48.0)
11.0
(51.8)
15.3
(59.5)
19.6
(67.3)
23.3
(73.9)
25.4
(77.7)
25.1
(77.2)
23.1
(73.6)
18.8
(65.8)
15.0
(59.0)
10.2
(50.4)
17.0
(62.6)
歷史最低溫 °C(°F)−0.7
(30.7)
−1.3
(29.7)
0.8
(33.4)
5.7
(42.3)
11.6
(52.9)
15.1
(59.2)
20.6
(69.1)
20.7
(69.3)
14.8
(58.6)
9.3
(48.7)
3.9
(39.0)
−1.9
(28.6)
−1.9
(28.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57.9
(2.28)
80.5
(3.17)
132.3
(5.21)
145.6
(5.73)
191.0
(7.52)
239.8
(9.44)
153.3
(6.04)
174.2
(6.86)
122.8
(4.83)
51.9
(2.04)
53.2
(2.09)
47.3
(1.86)
1,449.8
(57.07)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10.813.717.515.917.317.312.114.811.26.88.19.6155.1
平均相對濕度(%)76787978808276787572747477
月均日照時數99.287.899.2119.8125.6135.5226.3202.9163.8154.4117.8111.71,644
可照百分比30282731303354514544363437
資料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4][5]

行政區劃

[編輯]

閩侯縣下轄1個街道、8個、6個[6]甘蔗街道、​白沙鎮、​南嶼鎮、​尚干鎮、​祥謙鎮、​青口鎮、​南通鎮、​上街鎮、​荊溪鎮、​竹岐鄉、​鴻尾鄉、​洋里鄉、​大湖鄉、​廷坪鄉、​小箬鄉和​江洋農場。

2004年,原閩江鄉撤銷,原轄區併入尚干、祥謙等鎮。

2013年7月起,南嶼鎮全境和上街鎮的建平、厚庭、新洲、馬排、馬保等5個村由福州高新區託管。

交通

[編輯]

地鐵

[編輯]

在建線路及車站

[編輯]

物產

[編輯]

名勝古蹟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轉知福建省設置廈門市及閩縣侯官縣 出處:廣東省政府公報,1932,第227期
  3. ^【图表】2022年闽侯县主要人口指标数据_ 可视化图表_ 闽侯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minhou.gov.cn. [2023-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3). 
  4.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中文(簡體)). 
  5. ^Experience Template中国气象数据网.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中文(簡體)). 
  6. ^行政区划搜索:闽侯县.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築
古蹟
經貿
商務區
購物
文體娛樂
遊樂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軌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樞紐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閩侯縣行政區劃
街道
類似鄉級單位
  • 江洋農場
福州市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福建省  政府駐地:鼓樓區
縣級行政區
市轄區
鼓樓區
9街道
1鎮
台江區
10街道
倉山區
8街道
5鎮
馬尾區
1街道
3鎮
晉安區
3街道
4鎮
2鄉
長樂區
5街道
11鎮
2鄉
縣級市
福清市
7街道
17鎮
閩侯縣
1街道
8鎮
6鄉
連江縣
19鎮
3鄉
1民族鄉
羅源縣
6鎮
4鄉
1民族鄉
閩清縣
11鎮
5鄉
永泰縣
9鎮
12鄉
平潭縣
7鎮
8鄉
平潭縣實際上由平潭綜合實驗區管轄。連江縣的馬祖鄉、長樂區的白犬列島未實際管治,參見台海現狀
國別: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會福州市
地級行政區
副省級市
廈門市
地級市
福州市
莆田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龍巖市
寧德市
注1:平潭縣名義上為福州市轄縣,實際上由省政府正廳級派出機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直管。
注2:福州市長樂區東犬島西犬島福州市連江縣馬祖鄉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烏坵嶼泉州市金門縣漳州市龍海區東碇島未實際統治,參見臺海現狀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福建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副省級)>地級>縣級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第一批
2005年
(12個)
副省級市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二批
2008年
(14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三批
2011年
(27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四批
2014年
(34個)
省會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五批
2017年
(89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地級市轄區、
縣、
第六批
2020年
(133個)
省會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和縣
第七批
2025年
(202個)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和縣
注1:中央文明辦自2005年開始每隔三年分別評選出一批全國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經產生7批。
注2:從第二批起每一批評選時均會對之前評選的城市進行複查,刪除線為未通過最近一次複查確認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城市。
注3:方框內為因行政區劃調整被裁撤的行政區。
國際
各地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闽侯县&oldid=90282590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