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氧化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22年12月27日)
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氧化鐵"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擴充。(2011年3月13日)
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三氧化二鐵
首選IUPAC名
Iron(III) oxide
氧化鐵(III)
別名氧化鐵 (ferric oxide)
赤鐵礦
鐵紅
氧化紅鐵 (red iron oxide)
rouge
磁赤鐵礦英語maghemite (maghemite)
colcothar
一點五氧化鐵 (iron sesquioxide)
鐵鏽
赭石
識別
CAS號1309-37-1 checkY
PubChem518696
ChemSpider14147
SMILES
 
  • O1[Fe]2O[Fe]1O2
InChI
 
  • 1/2Fe.3O/rFe2O3/c3-1-4-2(3)5-1
InChIKeyJEIPFZHSYJVQDO-ZVGCCQCPAC
Gmelin11092
ChEBI50819
RTECSNO7400000
KEGGC19424
性質
化學式Fe2O3
莫耳質量159.69 g·mol⁻¹
外觀紅棕色固體
密度5.24
熔點1566 °C (1838 K) 分解
溶解性不可溶
結構
晶體結構菱方
熱力學
ΔfHm298K−825.50 kJ/mol
危險性
歐盟分類未列明
閃點不可燃
相關物質
其他陰離子硫化亞鐵
其他陽離子氧化亞鐵
四氧化三鐵
二氧化釕
二氧化鋨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三氧化二鐵,或稱氧化鐵,化學式Fe2O3,是鐵鏽赤鐵礦的主要成分。鐵鏽的主要成因是金屬在雜質的存在下,與環境中的份和氧氣反應,鐵金屬便會生鏽。

性質

[編輯]

化學性質

[編輯]

鋁熱反應

[編輯]

與氧化鐵和氯酸鉀組成的鋁熱劑混合後由鎂條點燃,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氧化鋁。請注意:此化學反應將造成爆炸。

2Al+Fe2O3ΔAl2O3+2Fe{\displaystyle {\rm {2Al+Fe_{2}O_{3}{\xrightarrow {\Delta }}Al_{2}O_{3}+2Fe}}}

碳還原性

[編輯]

氧化鐵可以與混合後加熱,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工業上常用焦炭和焦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還原赤鐵礦,以產生生鐵(含0.03%-2%的碳)。

2Fe2O3+3CΔ4Fe+3CO2{\displaystyle {\rm {2Fe_{2}O_{3}+3C{\xrightarrow {\Delta }}4Fe+3CO_{2}\uparrow }}}

Fe2O3+3COΔ2Fe+3CO2{\displaystyle {\rm {Fe_{2}O_{3}+3CO{\xrightarrow {\Delta }}2Fe+3CO_{2}\uparrow }}}

加速氧化成因

[編輯]
  • 離子化合物和水的存在:如果金屬接觸到離子濃度高的水溶液,金屬便會生銹。因為離子化合物是電解質,會促進金屬中電子的釋放,導致生鏽。例如近海區域有海水微滴,海水含有氯化鈉,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會令鐵金屬快速氧化。即便只有水,也會很快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加速氧化。此外,很多不鏽鋼通過形成保護性氧化層,從而對形成氧化物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對形成氯化物的抵抗能力卻比較差。
  • 酸性化合物的存在:工廠會排出酸性氣體,這些酸性氣體會令鐵金屬生銹。因為酸性氣體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會變成電解質。
  • 高溫:溫度較高時,鐵金屬便會生銹。
  • 經刮擦或凹凸扭曲的表面:若鐵金屬被刮擦或凹凸扭曲,鐵金屬便會生銹。因為凹凸表面容易積聚電子。
  • 與活潑性較低的金屬接觸:若鐵金屬與活潑性較低的金屬接觸(例如),鐵金屬便會生銹。

防止氧化

[編輯]
  • 塗上油漆,塑料,油,油脂
  • 覆蓋其他金屬,例如

檢驗氧化程度

[編輯]

利用鐵氰化鉀酚酞混合得到鐵鏽指示劑,遇到Fe2+離子會變藍色普魯士藍),檢驗氧化金屬的氧化程度。用色度計分析深藍色的Fe4[Fe(CN)6]3,可以算出起始的Fe2+離子的物質的量。

用途

[編輯]

礦業

[編輯]

礦工利用包含氧化鐵的赤鐵礦來煉鐵,以製備鋼鐵、合金等。

顔料

[編輯]
主條目:威尼斯紅赭石

氧化鐵帶紅色,常被人們拿來做顔料。威尼斯紅、赭石等顔料裏面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鐵(-II)
鐵(0)
鐵(I)
有機鐵(I)化合物
鐵(0,II)
鐵(II)
有機鐵(II)化合物
鐵(0,III)
鐵(II,III)
鐵(III)
有機鐵(III)化合物
鐵(VI)
H2O
H2O3
H2O5
He
Li2OBeOB2O
B2O3
CO
CO2
COx
N2O
NO
NO2
NOx
O2
O3
OF2
O2F2
OxF
Ne
Na2OMgOAl2O
Al2O3
SiO
SiO2
PO
P2O3
P2O5
POx
SO2
SO3
SOx
Cl2O
ClO2
ClOx
Ar
K2OCaOSc2O3TiO
Ti2O3
TiO2
VO
V2O3
VO2
V2O5
CrO
Cr2O3
CrO2
CrO3
MnO
Mn3O4
Mn2O3
MnO2
Mn2O7
MnOx
FeO
Fe2O3
Fe3O4
CoO
Co2O3
Co3O4
NiO
Ni2O3
Ni3O4
Cu2O
CuO
ZnOGa2O
Ga2O3
GeO
GeO2
As2O3
As2O5
SeO2
SeO3
Br2O
Br2O5
Kr
Rb2OSrOYO
Y2O3
ZrO2NbO
NbO2
Nb2O5
MoO2
MoO3
TcO2
Tc2O7
RuO2
RuO4
Rh2O3
RhO2
PdOAg2O
AgO
CdOIn2O
InO
In2O3
SnO
SnO2
Sb2O3
Sb2O4
Sb2O5
TeO
TeO2
TeO3
I2O5
I4O9
IOx
XeO2
XeO3
XeO4
Cs2OBaO鑭系HfO2Ta2O5WO2
WO3
ReO2
ReO3
Re2O7
OsO2
OsO4
IrO2
IrO4
PtO
PtO2
Au2O3Hg2O
HgO
Tl2O
Tl2O3
PbO
Pb2O3
Pb3O4
PbO2
Bi2O3PoO
PoO2
PoO3
AtRnO3
FrRaO錒系RfDbSgBhHsO4MtDsRgCnNhFlMcLvTsOg
鑭系LaO
La2O3
CeO
Ce2O3
CeO2
PrO
Pr2O3
Pr6O11
PrO2
NdO
Nd2O3
Pm2O3SmO
Sm2O3
EuO
Eu2O3
Gd2O3Tb2O3
Tb4O7
TbO2
Dy2O3Ho2O3Er2O3Tm2O3YbO
Yb2O3
Lu2O3
錒系Ac2O3ThO
ThO2
PaO
PaO2
Pa2O5
UO2
UO3
U3O8
UOx
NpO2
Np2O5
Np3O8
PuO2Am2O3
AmO2
Cm2O3
CmO2
Bk2O3
BkO2
Cf2O3Es2O3FmMdNoLr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氧化铁&oldid=84315640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