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慶延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副省長 | |
| 個人資料 | |
| 性別 | 男 |
| 出生 | 1912年3月 |
| 逝世 | 2016年6月12日(2016-06-12)(104歲) |
| 籍貫 | 河南省新縣 |
| 國籍 | |
| 政黨 | |
寇慶延(1912年3月—2016年6月12日),男,河南新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寇慶延是河南省新縣陡山河鄉白馬山村人。因家道衰落,淪為佃戶,輟學務農。1928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鄉蘇維埃委員。1929年6月,參加光山縣赤衛隊。參加了白沙關「萬人暴動」。1931年初,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楊濟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十師三十團戰士、班長、排長、團黨委幹事、連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四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川陝後,任第十師保衛隊指導員、川陝省邊區蘇維埃政治保衛總局秘書長、川陝省委秘書[1]。
1935年5月,參加長征。10月,任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機要科長、偵察科長。1936年10月,到達甘肅南部會寧後,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到重大處分,被分配到紅三十一軍政治部做抄寫、油印工作。後任軍教導隊文書、援西軍隨營學校政治部秘書[1]。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鋤奸科秘書、八路軍新四旅鋤奸科科長。1940年,新四旅黨委決定取消其原處分。1942年,任冀南軍區政治部鋤奸部部長、冀魯豫軍區政治部鋤奸部部長、冀南西進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上黨戰役、邯鄲戰役[1]。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旅政委,先後參加了魯西南戰役中的龍固集、張風集和羊山集戰鬥[2]。1947年8月,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1947年10月至1948年9月,成立鄂豫軍區,他擔任第一軍分區第二政委[3]。1949年2月,任鄂豫軍區獨立第三師政委,參與領導和組織了大別山清匪和土地改革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委社會部第一副部長兼公安廳第一副廳長,華南分局社會部副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廳長[4];1955年12月至1958年6月,擔任廣東省檢察院檢察長[5];後擔任省委政法委邊防部長,省委政法委員會主任。1965年12月,補選廣東省副省長、省委常委[6],後擔任中共廣東顧問委員會第一副主任[7]。是第三、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8]。1985年離休[9]。
|isbn=值 (幫助).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