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陈玉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眼狗”重定向至此。关于一种狗类品种,请见“中华田园犬”。
陈玉成
连环画《英王陈玉成》中的陈玉成画像
性别
出生陈丕成
1837年
广西省梧州府藤县
逝世1862年6月 (26岁)  处决
河南省延津县
别名四眼狗
教育程度私塾
职业军人
活跃时期19世纪
信仰拜上帝会
亲属叔:陈承瑢
经历
  • 金田起义
    殿右三十检点
    冬官正丞相
    前军主将
    英王
代表作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藤县客家人,太平军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又称禄千岁。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貌甚秀美,绝无杀气”[1]但两眼下皆有黑痣,远望如四眼,人称“四眼狗”[2]。1862年在安徽战败,投靠捻军头目苗沛霖时,被苗绑送清军,处死

生平

[编辑]

陈玉成14岁时随叔父陈承瑢参加金田起义,洪秀全“见其忠勇”,特地赐名为玉成。1854年陈在第二次攻破武昌的战事中立功,升殿右三十检点,并受命统陆军后十三军,水师前四军。[3]次年随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收复武昌,其后转战庐州芜湖,所向披靡,累官至冬官正丞相。1856年,随燕王秦日纲驰援镇江,破清江北大营,歼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配合翼王石达开部击溃江南大营,后追击江南大营残部至丹阳负伤。

1857年,陈玉成与李秀成在桐城大破清军,封成天豫,任又正掌率。1858年升前军主将,9月与李秀成再破江北大营,11月取得三河大捷[4]1859年,陈被封英王,再与李秀成部合作收复浦口[5]暂时稳住了天京事变以后对太平军不利的局面。陈玉成恃勇而骄,人际关系不好。李鸿章告知曾国藩:“忠、侍、璋、玕诸王皆与狗逆不合,外畏之而中恨之。”[6]陈封英王,韦俊再也不与陈并肩作战,单独南走,驻扎池州,打算渡江投靠李秀成。陈玉成派军拦阻,双方在和州附近发生冲突。韦俊被迫降清。

英王陈玉成旗帜

1860年,援救天京,配合各军消灭江南大营[7]进军浙江。因太平天国军事重镇安庆再次被清军围城,为了解围,天京总部打算由李秀成和陈玉成兵分两路,从长江南北向西进攻武汉,逼使安庆一带的清军撤退。陈在1861年初率军从安徽出发,十余日后便攻下武汉附近的黄州。当时武汉清军严重不足,但在武汉的英国官员要求陈玉成不要进攻武汉,陈玉成因此犹疑,又考虑到李秀成部按期未到,遂放弃进攻武汉,改回师救安庆,与湘军数月激战,未能解围,安庆最后因粮尽及清军猛攻而失守,陈玉成退守庐州,不敢回天京覆命。[8]

1861年底,陈玉成派遣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领军远征西北,令本身兵力进一步弱化。清军不久进攻庐州,陈在1862年5月从庐州突围至寿州,打算联合奏王苗沛霖及其他友军进攻河南。陈玉成的部下殷燮卿劝说:“闻苗雨三(苗沛霖)已投胜妖(胜保),此人反复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但陈不听,执意前往。[9]陈玉成在十七日带三四千人到东津渡,由余安定开门迎接,使之不疑。陈玉成入寿州时,把卫队安置在城外,自己只带少数人进城。陈玉成进入厅堂,看见茶几上放着镣铐,才恍然大悟,大声怒骂:“苗沛霖真是反复小人,我死后,就轮到你死了,你这不是自己急着找死?”陈玉成与其二十名随从随后被逮。[10]胜保将其槛送北京,途中,听说太平军准备劫救玉成,6月清军匆忙在河南延津将玉成凌迟处死,时年26岁。史载胜保曾劝他投降,玉成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11]

陈玉成死后,洪仁玕在天京悲叹道:“英王一去,军势军威顿时堕落,全部瓦解!”[12]不久,长江以北的太平军全线崩溃,清军进至首都天京外围。

评价

[编辑]
  • 方玉润在《星烈日记》中载:“此贼不灭,两湖未能安定。”
  • 戴德坚《蓬莱馆尺牍》说他“凶狡杰出”,“近世罕有其匹”。
  • 左宗棠闻知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诱捕,叹曰:“四眼狗诚项羽狄青之俦也,古今之悍贼,奈何竟败于胜保之流,瓦鸡土狗之手,此亦为气数也!”
  • 英国人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指称陈玉成是他见过最漂亮的中国人。[13]

参考文献

[编辑]
  1. ^《能静居士日记》,《太平天国资料丛编》(三)第318页
  2. ^《被掳纪略》说:“往见玉成,貌极秀美,长不逾中人,二目皆下有黑点,此四眼狗之称由来也。”
  3. ^《贼情汇纂》卷七
  4. ^曾国藩哀叹:“敝邑将勇,自三河败后,元气大伤,虽多方抚慰,但较之昔日锋锐,究为减色。”见《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9
  5. ^曾国藩《遵旨悉心筹酌折》说:“自洪杨内乱,镇江克复,金陵发逆久衰,徒以陈玉成往来江北,庐州、浦口、三河等处,迭挫我师。”(见《曾国藩奏稿》卷十一)
  6. ^《曾国藩全集·家书》
  7.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卷五十六。
  8. ^《李秀成供状》载:“英王见势如此,主又严责,革其职权,心繁意乱,愿老于庐城,故未他去,坐守庐城,愚忠于国。”《啁啾漫记》亦载:“安庆之陷,秀全手诏让之曰:‘不复此城,毋相见也。’玉成捧诏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左右闻之者皆流涕。未几,卢州继失,益惮秀全不敢东,故败。”
  9. ^《被掳纪略》见《太平天国资料》第210页(科学出版社出版)
  10. ^《湘军志》之《曾军后编》
  11. ^佚名氏:《陈玉成被擒记》:“玉成既为苗沛霖所赚,解至胜保营。玉成入,胜保高坐腭眙曰:‘成天豫何不跪也?’玉成曰:‘吾英王,非成天豫,奚跪为!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胜保曰:‘然则曷为我擒?’玉成曰:‘吾自投罗网,岂尔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犹记合肥官亭,尔骑兵二万,与吾战后,有一存乎?’胜保默然,予酒食,劝之降。玉成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见1953年4月号《历史教学》)
  12.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
  13. ^Augustus F. Lindley.Ti-ping Tien-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 Day & Son. 1866: 351–352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英语).I have myself seen both the Ying-wang and the lady, and I consider that of each sex they were by far the most handsome I ever beheld in China. 
重要事件
组织制度
诸王
前期
中后期
六等爵
太平军
相关组织
中国民变起事领袖
东周
西汉
东汉
前期
中期
后期
黄巾
三国
曹魏
蜀汉
孙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前期
后期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吐蕃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海盗
西夏
西辽
前期
中期
后期
红巾
海盗
前期
中期
后期
海盗
前期
中期
后期
海盗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
各地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陈玉成&oldid=8510499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