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永嘉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嘉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

建置沿革

[编辑]

东晋南朝

[编辑]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县,领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年),分永宁县立乐成县。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扬州东扬州,永嘉郡改属东扬州。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省东扬州并扬州,永嘉郡还属扬州。[1]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复置东扬州,永嘉郡改属东扬州。[2]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永嘉郡,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并为永嘉县,置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处州为括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治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领四县:括仓、永嘉、松阳、临海。[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改永嘉郡为括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治永嘉县,领四县: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安固(今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横阳(今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乐城(今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4]

人口

[编辑]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永嘉郡有6250户,36680口。[1]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永嘉郡有10542户。[3]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永嘉郡有42814户,241694口。[4]

地志

[编辑]

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行政长官

[编辑]

永嘉太守(323年—461年)

[编辑]

永嘉内史(461年—466年)

[编辑]

永嘉太守(466年—493年)

[编辑]

永嘉内史(493年—495年)

[编辑]

永嘉太守(495年—552年)

[编辑]
  •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齐明帝建武中在任。[23]
  • 丘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人,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到四年(505年)在任。[24]
  • 沈旋,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25]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26]
  • 萧子恪,字景冲,兰陵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27]
  •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除,以疾固辞。[28]
  • 秦远,萧栋天正元年(551年)十月降于张彪。[29]

永嘉内史(552年—557年)

[编辑]
  •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除,未拜。[30]

永嘉太守(557年—583年)

[编辑]

永嘉内史(583年—589年)

[编辑]
  • 毛喜,字伯武,荥阳阳武人,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到三年(585年)在任。[31]

永嘉郡太守(607年—621年)

[编辑]

永嘉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南朝宋永嘉国(461年—466年)

[编辑]
永嘉国(461年—466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永嘉郡王刘子仁461年—466年宋孝武帝第九子
伏诛,国除

南朝齐永嘉国(493年—495年)

[编辑]
永嘉国(493年—495年)/桂阳国(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永嘉郡王→桂阳郡王萧昭粲493年—498年齐文帝第四子
伏诛,国除

南朝梁永嘉国(552年—558年)

[编辑]
永嘉国(552年—558年)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永嘉郡王萧庄552年—558年萧方等子
即皇帝位,国除

南朝陈永嘉国(583年—589年)

[编辑]
永嘉国(583年—589年)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永嘉郡王陈彦583年—589年陈后主第三子
陈亡,国除

参见

[编辑]

征引文献及注释

[编辑]
  1. ^1.01.1《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2.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3. ^3.03.1《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4. ^4.04.1《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5.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6. ^《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7. ^《搜神记 卷十》
  8.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9.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10. ^10.010.1《晋书 卷十 帝纪第十》
  11. ^《宋书 卷一 本纪第一》
  12. ^《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
  13. ^《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14. ^《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15. ^15.015.1《隋书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16. ^《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17. ^《南齐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18.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19. ^《南齐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
  20. ^《南齐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21. ^《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22. ^《梁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八》
  23. ^《梁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七》
  24. ^《梁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三》
  25. ^《梁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26.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27. ^《梁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
  28. ^《梁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七》
  29. ^《梁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
  30.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31. ^《陈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32. ^《唐刺史考全编》
行政隶属:浙江省
历史
温州市行政区划图
地理
区划
经济
文化
教育
交通
分类
司州司隶
265–280)
兖州
陈留国 | 濮阳郡东郡 265–277;濮阳国 277–289) | 济阴国济阴郡 265–?) | 济北国 | 东平国 | 任城国任城郡 265–277) | 泰山郡 | 高平国 | 东燕郡#(东燕国 306–307) | 济阳郡#(济阳国 300–302) | 广阳国#
豫州
颍川郡 | 襄城郡 | 汝南国汝南郡 265-270) | 汝阴郡汝阴国 265-277,?-286,300-301) | 梁国 | 沛国 | 谯国 | 鲁国 | 弋阳郡 | 安丰郡 | 新蔡国#(新蔡郡 ?-307) | 陈郡#(陈国 265-277) | 南顿国# | 西阳国#
冀州
赵郡赵国 277-301) | 钜鹿国 | 长乐国安平国 265-284) | 平原国 | 乐陵国 | 勃海郡勃海国 265-277) | 章武国章武郡 265-277) | 河间郡河间国 265-306) | 高阳国 | 博陵国博陵郡 265-277) | 清河国清河郡 265-277) | 中山郡中山国 265-304) | 高阳国 | 常山郡常山国 265–275?,291–301) | 中丘国# | 武邑郡#(武邑国 289-?) | 广川郡#(广川国 ?-307)
幽州
范阳国 | 燕国燕郡 302-306) | 北平郡 | 上谷郡上谷国 291-301) | 广宁郡 | 代郡代国 289–?;中都国 ?–306) | 辽西国辽西郡 265–303) | 渔阳郡#
平州
并州
太原郡太原国 265–291?) | 上党郡 | 西河国西河郡 265–277) | 乐平郡乐平国 280–?) | 雁门郡 | 晋昌郡新兴郡 265–290)
雍州
京兆郡 | 冯翊郡 | 扶风郡扶风国 265–289;秦国 289–312)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始平郡始平国 277–289) | 新平郡
凉州
秦州
梁州
汉国汉中郡 265–289) | 梓潼郡 | 广汉郡广汉国 277–280) | 新都郡新都国 277–283) | 巴西郡 | 宕渠郡# | 新城国新城郡 265–306) | 魏兴郡 | 上庸郡上庸国 ?–306)
益州
宁州
青州
齐国齐郡 302-303) | 济南国济南郡 277–?) | 北海郡北海国 265–277,283–302) | 乐安郡乐安国 265–302) | 城阳郡城阳国 269–273) | 东莱郡东莱国 283–301) | 长广郡 | 平昌郡# | 高密国# | 壮武国#
徐州
彭城国 | 下邳国 | 东海国东海郡 265–273,277–291) | 琅邪国 | 东莞郡东莞国 265-277) | 广陵国广陵郡 265-300) | 临淮国临淮郡 280-308) | 广陵郡广陵国 289-290) | 东安国#(东安郡 291-301) | 兰陵郡兰陵国 291-306?)# | 淮陵国#(淮陵郡 297-301) | 堂邑郡#
荆州
江夏国江夏郡265-306?) | 南郡 | 襄阳国襄阳郡 265-300) | 南阳国南阳郡 265-277,289-306) | 顺阳国南乡郡 265-289) | 义阳郡义阳国 265-301) | 建平郡 | 宜都郡宜都国 301-?) | 南平郡南平国 ?-301) | 武陵国武陵郡 280-304) | 天门郡 | 隋国# | 新野国# | 竟陵国#(竟陵郡 299-307) | 建昌郡# | 成都国#
杨州
丹杨郡 | 宣城郡 | 淮南国淮南郡 265-289,302-?) | 庐江郡庐江国304-306) | 晋陵郡毗陵郡 281-289,291-311,毗陵国 289-291) | 吴国吴郡 280-289,300-301) | 吴兴郡 | 会稽国 | 东阳郡 | 新安郡 | 临海郡 | 历阳郡# | 义兴郡#
交州
广州
江州#
湘州#
杨州
徐州
北徐州
彭城国 | 沛郡 | 下邳郡 | 东海郡 | 东莞郡(相 415-420) | 谯郡谯国 317-402,405-415) | 梁郡梁国 317-371,387-417) | 琅邪郡琅邪国409-418) | 兰陵郡 | 宿预郡 | 淮阳国
兖州
豫州
北青州
司州
北雍州
荆州
南郡(相 360-403,412-420) | 南平郡(相 406-412) | 武宁郡 | 江夏郡(相 317-420) | 竟陵郡 | 襄阳郡 | 南阳郡(相 413-415) | 顺阳郡 | 义阳郡 | 隋郡 | 新野郡 | | 建平郡 | 宜都郡 | 武陵国武陵郡 371-387) | 天门郡 | 巴东郡 | 临贺郡(相 348-360) | 始兴郡(相 324-420) | 始安郡(相 329-420) | 长沙郡(相329-420) | 衡阳郡 | 湘东郡 | 零陵郡 | 营阳郡 | 邵陵郡 | 桂阳郡 | 新蔡国 | 河东郡
江州
寻阳郡 | 豫章郡(相 402-403,406-416) | 鄱阳郡 | 庐陵郡(相385-420) | 临川郡(内史 384-420) | 南康郡(相385-420) | 建安郡 | 晋安郡 | 武昌郡(相 322-324) | 安成郡(相406-420)
梁州
益州
宁州
广州
交州
注释
注1:列出西晋建兴四年(316年)(此前已沦陷者列出沦陷前的名称)及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的郡、国。带#者为《晋书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体字者为西晋所废置的州、郡;下划线者为东、西晋所设置的侨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取最后使用的名称(永嘉五年(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于史无记载其封国何时被撤销,其封地在西晋末的建置仍按“国”处理),并括注明曾用名。
注3:东晋郡王、开国郡公的封地分别括注“内史”、“相”及其设置时间。
杨州
东杨州
会稽郡 |东阳郡 |新安郡(内史460-465) |临海郡(内史461-466) |永嘉郡(内史461-466)
南徐州
南兖州
广陵郡(内史443-449) |海陵郡(内史455-461) |盱眙郡 |钟离郡 |山阳郡(内史455-468) |临江郡
徐州
彭城郡(内史420-445) |沛郡 |下邳郡 |东海郡(内史445-468) |东莞郡 |琅邪郡 |兰陵郡 |东安郡 |宿预郡 |淮阳郡(内史448-452) |济阴郡 |北济阴郡
兖州
豫州
南豫州
历阳郡(内史460-461) |南谯郡(内史432-453) |庐江郡(内史468-469) |马头郡 |晋熙郡(内史467-479) |弋阳郡 |宣城郡 |义阳郡(内史445-467) |南汝阴郡 |淮南郡(内史463-466)
青州
荆州
南郡(内史453-454) |南平郡(内史439-479) |武宁郡 |宜都郡(内史420-424) |巴东郡(相460-479) |建平郡(内史444-476) |汶阳郡 |河东郡
郢州
江夏郡(内史424-479) |安陆郡(内史458-465,相478) |竟陵郡(内史424-432、453-459,相477-479) |隋阳郡隋郡420-478)(内史449-453、478-479) |武陵郡(内史435-453、470-479) |天门郡 |巴陵郡(内史456-479) |武昌郡(内史452-455) |西阳郡(内史456-461)
湘州
长沙郡(内史420-479) |衡阳郡(内史424-479) |湘东郡(内史452-465) |广兴郡始兴郡420-472)(内史436-453,相453-471、473-479) |邵陵郡(内史462-466、474-479) |零陵郡(内史420-479) |桂阳郡(内史457-474) |临贺郡临庆郡470-471)(内史463-465、470-471) |始建郡始安郡420-466)(内史461-466、476-479) |营阳郡
雍州
襄阳郡(内史460,相478-479) |南阳郡(内史476-478) |顺阳郡(内史456-457) |新野郡 |京兆郡 |始平郡(内史465-479) |扶风郡 |河南郡 |广平郡 |冯翊郡 |华山郡
江州
寻阳郡(内史460-466) |豫章郡(内史461-465) |鄱阳郡(内史455-471) |庐陵郡(内史420-424、426-477) |临川郡(内史420-479) |南康郡(相420-479) |建安郡(内史452-471) |晋平郡晋安郡420-468)(相454-460,内史460-466、468-471) |安成郡(相420-460?,内史466、471-477) |南新蔡郡
梁州
益州
宁州
广州
交州
杨州
丹杨郡 |会稽郡 |吴郡 |吴兴郡 |东阳郡 |新安郡(内史493-494) |临海郡(内史493-495) |永嘉郡(内史493-495) |义兴郡
南徐州
豫州
南汝阴郡(内史479-502) |晋熙郡(内史486-494、?-502) |弋阳郡 |安丰郡 |光城左郡 |边城郡 |建宁郡 |齐昌郡
南豫州
淮南郡 |宣城郡(内史489-490、494,相494) |历阳郡 |庐江郡 |临江郡
南兖州
北徐州
冀州
青州
江州
寻阳郡(相479-498) |豫章郡(内史479-502) |临川郡(内史479-502) |庐陵郡(内史482-502) |鄱阳郡(内史479-494、501-502,相494-500) |安成郡(内史479-502) |南康郡(相479-490,内史490-500) |南新蔡郡 |建安郡(内史482-501,相501-502) |晋安郡(内史482-502)
广州
交州
越州
荆州
南郡(内史479-493、497-498) |南平郡(内史483-495) |天门郡 |宜都郡(内史483-494) |汶阳郡 |武宁郡 |巴东郡(内史488-490,相490-502) |建平郡 |河东郡(内史486-498)
郢州
江夏郡(内史481-500) |安陆郡(内史482-499) |竟陵郡(内史482-499) |武陵郡(内史479-502) |巴陵郡(内史484-502) |武昌郡(内史483-485) |西阳郡(内史485-498) |齐兴郡 |方城左郡 |北新阳郡 |义安左郡 |南新阳左郡 |北遂安左郡 |新平左郡 |宜人左郡 |建安左郡
司州
雍州
平蛮府
湘州
长沙郡(内史479-502) |衡阳郡(内史479-494、495-502,相494-495) |桂阳郡(内史479-502) |零陵郡(内史479-502) |永阳郡营阳郡)(内史?-498) |湘东郡(内史490-502) |邵陵郡(内史486-502) |始兴郡广兴郡)(内史479-502) |临贺郡(内史489-498) |始安郡(内史479-502)
梁州
益州
宁州
江表地区
杨州
东杨州
南徐州
江州
寻阳郡 |太原郡 |豫章郡(内史504-525、531-551) |庐陵郡(内史509-557) |南康郡(内史508-557) |晋安郡(内史506-531、552-555) |梁安郡 |鄱阳郡(内史502-557) |临川郡(内史502-557) |安成郡 |巴山郡
淮南地区
南兖州
泾州
北兖州
南豫州
豫州
南谯州
豫州
晋熙郡(内史552-554) |枞阳郡
湘州
霍州
安丰州
义州
北徐州
安州
建州
光州
朔州
-
郢州
淮北地区
武州
西徐州
东徐州
仁州
-
睢州
潼州
-
陈州
二州
南北二青州
-
汴州
河南地区
西豫州
淮州
江汉地区
楚州
华州
荆州
南郡 |南平郡(内史518-557) |天门郡 |汶阳郡 |武宁郡 |南安湘郡 |义阳郡(内史537) |河东郡(内史531-550)
宜州
郢州
江夏郡 |沔阳郡 |营阳郡 |州城郡 |武昌郡(内史537-546) |西阳郡 |建安郡(内史502-518,相555-557) |上隽郡 |武陵郡(内史514-552) |巴陵郡(内史502-557) |南阳郡 |夜郎郡
新州
北新州
土州
富州
-
洄州
-
泉州
-
豪州
-
北司州
南司州
应州
北郢州
定州
北江州
湘州
雍州
岭南地区
广州
瀛州
新州
高州
成州
合州
建州
双州
崖州
石州
东宁州
龙州
静州
南定州
桂州
始安郡(相525,内史552-554) |桂林郡 |安成郡(内史502-557) |领方郡 |晋兴郡 |韶阳郡 |象郡
交州
兴州
爱州
黄州
利州
-
明州
-
德州
安州
越州
罗州
石龙郡 |高兴郡 |永宁郡(相552-555)
衡州
清远郡 |临贺郡(内史532-548) |阳山郡 |始兴郡(内史502-557) |安远郡 |梁乐郡 |齐乐郡 |桂阳郡(内史502-557)
沅湘地区
湘州
长沙郡(内史502-557) |湘东郡(内史514-552) |衡阳郡(内史502-557) |零陵郡 |永阳郡(内史502-557) |乐梁郡 |邵陵郡(内史514-557) |岳阳郡(内史531-550) |药山郡
巴汉地区
北梁州
东梁州
南梁州
-
北巴州
黎州
南洛州
洵州
岐州
绥州
-
北益州
华州
-
巴州
东巴州
渠州
邻州
-
万州
并州
蜀中南中地区
益州
东益州
-
戎州
信州
巴东郡(相502-553) |信陵郡 |建平郡
泸州
绳州
巂州
宁州
南宁州
荆州
鄀州
基州
平州
江表地区
杨州
吴州
吴郡(内史588-589) |钱唐郡(内史588-589) |吴兴郡(内史588-589)
东杨州
会稽郡(内史586-589) |临海郡(内史568-589) |新安郡(内史565-582) |东阳郡(内史588-589) |永嘉郡(内史583-589)
丰州
晋安郡(内史565-589) |建安郡(内史572-589) |南安郡(内史583-589)
南徐州
东海郡 |晋陵郡 |义兴郡 |江阴郡(内史557-589) |信义郡(内史583-589)
南豫州
淮南郡(内史576-589) |宣城郡
北江州
江州
寻阳郡(内史582-589) |鄱阳郡(内史560-589) |太原郡(内史588-589) |豫章郡(内史569-589) |庐陵郡(内史565-589) |南康郡(内史557-589) |巴山郡(内史582-589) |豫宁郡 |临川郡(内史557-559) |安成郡(内史559-569) |广丰郡 |安乐郡
沅湘地区
郢州
江夏郡(内史565-589) |上隽郡 |武昌郡(相576-582,内史582-589) |西阳郡(内史583-589)
巴州
巴陵郡(内史557-589)
湘州
长沙郡(内史569-589) |湘东郡(相560-?,内史583-589) |衡阳郡(内史560-589) |邵陵郡(相566-585,内史587-589) |岳阳郡(内史582-589) |零陵郡(相557-589) |永阳郡(内史568-589) |绥越郡(相584-589) |乐梁郡
武州
武陵郡(内史565-589) |南阳郡 |沅陵郡(内史583-589) |药山郡 |夜郎郡
荆州
南郡(内史583-589) |河东郡(内史573-589) |南平郡(相573-578,内史583-589) |天门郡 |义阳郡(相573-?,内史582-589)
祐州
宜都郡(内史573-589)
信州
-
岭南地区
广州
南海郡(内史583-589) |东官郡 |高要郡 |晋康郡 |宋隆郡 |梁泰郡 |清远郡(相560) |乐昌郡 |梁化郡 |义安郡 |绥建郡(相582-589)
新州
新宁郡(内史586-589) |新会郡(内史586-589)
高州
南合州
罗州
越州
兴州
新昌郡(内史588-589)
桂州
始安郡(相573-583,内史583-588) |桂林郡 |象郡 |韶阳郡 |安成郡 |领方郡 |晋兴郡
东衡州
始兴郡(内史557-589) |安远郡 |卢阳郡
西衡州
阳山郡(相559-569,内史583-589) |梁乐郡 |桂阳郡(相560-563,内史568-589) |齐乐郡 |临贺郡(内史583-589)
东宁州
成州
梁信郡(相582-589) |苍梧郡
静州
建州
双州
石州
南定州
安州
龙州
崖州
宜州
-
黄州
利州
-
明州
-
交州
爱州
德州
位置不详
新蔡郡(内史575-589) |晋熙郡(内史575-589) |巴东郡(内史586-589) |临江郡(内史586-589) |新兴郡(内史583-589) |岳山郡(内史583-589) |梁城郡(相582-589)
注释
注1:列出宋大明八年(464年)、齐建武四年(497年)、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后梁广运元年(586年)、陈祯明二年(588年)的实州、实郡。下划线者为南朝所设置的侨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取最后使用的名称,并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开国郡公的封地分别括注“内史”、“相”及其设置时间。
606年大业二年)以前(制)
雍州地区
梁州地区
豫州地区
兖州地区
冀州地区
青州地区
徐州地区
扬州地区
荆州地区
607年大业三年)以后(制)
雍州地区
梁州地区
豫州地区
兖州地区
冀州地区
青州地区
徐州地区
扬州地区
荆州地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永嘉郡&oldid=78055980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