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匡国军节度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匡国军节度使,简称匡国节度使同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

沿革

[编辑]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关东节度,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治同州。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华州置潼关节度。后废入京畿直辖。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升同州匡国军节度,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随后,节度使王行约叛乱并遁逃,王行约死后,继任的苏文建又很快被调任,匡国军节度使悬缺,由同州防御使掌职。

乾宁四年(897年)四月,以同州防御使李继瑭升补匡国军节度使[1]

天祐三年(906年)闰十二月,罢废镇国军兴德府为华州,并入匡国军节度[2]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将同州匡国军改名为忠武军许州忠武军改为匡国军,领许州陈州汝州。至后唐灭梁时恢复[3]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正月,废匡国军[4]

宋太祖即位后,为避讳改名定国军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编辑]

唐:

关东节度
同华节度
奉诚节度
同州防御使
匡国节度

后梁(匡国,许州):

后梁(忠武,同州):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宋:

参考文献

[编辑]
  1.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唐纪七十七
  2.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并同、华为一镇,割金、商以隶佑国,皆欲厚其资力以捍邠、岐。”
  3.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纪三:“唐置忠武军于许州、匡国军于同州,至梁之时 两易军号,后唐灭梁,皆复其故。”
  4.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5. ^故扈从明威将军太常卿赐紫金鱼袋范府君(祐)彭城县君刘夫人合袱墓志铭:至永泰初,时属西戎犯境,屡越疆场,同华节度高公庭玉奏请剪伐。
  • 新唐书》卷六十四·表第四·方镇一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至二百九十四
  • 宋史》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
五代节度
汴州宣武军节度使 | 宋州宣武军节度使→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 滑州宣义军节度使→滑州义成军节度使 |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 | 曹州威信军节度使→曹州彰信军节度使 | 兖州泰宁军节度使 | 青州平卢军节度使 | 徐州武宁军节度使 | 许州忠武军节度使许州匡国军节度使→许州忠武军节度使 | 陈州镇安军节度使 | 陕州保义军节度使陕州镇国军节度使→陕州保义军节度使 | 孟州河阳节度使 | 大安府佑国军节度使大安府永平军节度使→京兆府晋昌军节度使→京兆府永兴军节度使 | 崇州静胜军节度使耀州顺义军节度使 | 同州匡国军节度使同州忠武军节度使→同州匡国军节度使 | 华州感化军节度使→华州镇国军节度使 | 邠州静难军节度使 | 鄜州保大军节度使 | 延州忠义军节度使→延州彰武军节度使 | 灵州朔方节度使 | 河中府护国军节度使 | 晋州定昌军节度使晋州建宁军节度使→晋州建雄军节度使 | 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 | 邓州宣化军节度使邓州威胜军节度使→邓州武胜军节度使 | 安州宣威军节度使→安州安远军节度使 | 太原府河东节度使 | 代州静塞军节度使 | 汾州宁化军节度使 | 府州永安军节度使 | 潞州昭义军节度使潞州安义军节度使潞州匡义军节度使潞州安义军节度使→潞州昭义军节度使 | 云州大同军节度使 | 应州彰国军节度使 | 朔州振武军节度使 | 丰州天德军节度使 | 大名府天雄军节度使 | 贝州永清军节度使 | 相州昭德军节度使→相州彰德军节度使 | 澶州镇宁军节度使 | 邢州保义军节度使→邢州安国军节度使 | 镇州武顺军节度使→镇州成德军节度使恒州顺国军节度使→镇州成德军节度使 | 定州义武军节度使 | 沧州义昌军节度使沧州顺化军节度使→沧州横海军节度使 | 幽州卢龙节度使 | 新州威塞军节度使 | 凤翔节度使 | 剑南西川节度使 | 剑南东川节度使 | 遂州武信军节度使 | 夔州宁江军节度使 | 山南西道节度使 | 利州昭武军节度使 | 阆州保宁军节度使 | 洋州武定军节度使 | 凤州武兴军节度使 | 秦州雄武军节度使 | 黔州武泰军节度使 | 荆南节度使 | 潭州武安军节度使 | 朗州武平军节度使 | 桂州静江军节度使 | 扬州淮南军节度使 | 寿州忠正军节度使 | 庐州保信军节度使
十国节度
南唐
前蜀
后蜀
南汉
荆南
吴越
北汉
其他割据方镇
定难军
归义军
武安军
武贞军
静江军
清源军
静海军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匡國軍節度使&oldid=77525477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