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加尔默罗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尔默罗山圣母玛利亚兄弟修会
Order of the Brothers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Mount Carmel
简称加尔默罗会
(Order of Carmelites;O.Carm.)
命名缘由迦密山
成立时间12世纪末期
创始人Saint Bertold[*]
类型天主教修会
总部意大利罗马乔凡尼兰萨街
总会长
总主教弗兰多·米兰·罗梅诺神父
(Most Rev. Fr. Fernando Millán Romeral)
标语Zelo zelatus sum pro Domino Deo exercituum
我热心于上主万军的天主(列王纪上 19:10)
网站www.ocarm.org

加尔默罗会拉丁语Ordo fratrum Beatæ Virginis Mariæ de monte Carmelo,又译迦密会,俗称圣衣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贝托尔德(Bertold)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又译“迦密山”)。会规严格,包括守斋、苦行、缄默不语、与世隔绝。

历史

[编辑]

加尔默耳山是以色列的一座高山,在圣经上屡被上主降福的象征(依35:2 ;歌7:6),是众先知时代苦修祈祷的地方。厄里亚先知曾久居此地,是以亦名“厄里亚山”他在这山上曾与依则贝耳供养的450个假先知对质(列上18:19-20),证明其虚伪。耶稣降生后,那些先知的弟子们都移到欧洲等各地成立嘉尔默罗隐修院,传福音的方式和以前一样:祈祷、隐修和劳动工作。

公元1251年,在英国的隐修院院长圣西满思铎神父和各会士日夕热切祈祷。因此圣母特别显现于圣西满思铎神父,颁授棕色的圣母圣衣;并许诺:“凡佩戴而孝爱圣母的人,能得到善终,死后在炼狱,圣母要迅速救他升天堂”。因此,加尔默罗会也中译圣衣会。

现状

[编辑]
阿根廷诺戈亚的加尔默罗会修女
加尔默罗会修士

2001年,成员增长到25个主教辖区的2,100名男性修道士,和70座修道院的700名隐修女。此外,全世界还有25,000-30,000名在俗会员。主教辖区分布于澳大利亚、巴西、英国、加拿大、智利、匈牙利、德国、印度、印尼、爱尔兰、意大利、马耳他、荷兰、波兰、新加坡、西班牙、马拉维、葡萄牙与美国。直属于总会长的组织分布在阿根廷、法国、捷克、多米尼加共和国、黎巴嫩、菲律宾和葡萄牙。

加尔默罗会传教团分布于玻利维亚、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哥伦比亚、马拉维、印度、肯尼亚、立陶宛、墨西哥、莫桑比克、秘鲁、罗马尼亚、坦桑尼亚、特立尼达、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

隐修院修女分布在巴西、丹麦、多米尼加共和国、芬兰、德国、匈牙利、印尼、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肯尼亚、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秘鲁、菲律宾、西班牙、瑞典、葡萄牙、马拉维、台湾、英国和美国。男女隐修院分布在巴西、法国、印尼、黎巴嫩、意大利和美国。

各地情形

[编辑]

中国

[编辑]

18世纪,曾有2名加尔默罗会士至北京,并客死于中国[1]。1869年加尔默罗会传入中国上海,1874年在上海建立土山湾圣衣院(原址即今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后又在重庆、云南和香港赤柱建立修院。男修会则在湖北黄州创立修院。1950年撤出中国大陆,当时有修女14人,其中外籍6人。

上海

[编辑]
主条目:加尔默罗会圣若瑟圣衣院

2008年底,为建造电影博物馆,上海电影制片厂拆除了圣衣院大楼

重庆

[编辑]

1920年9月,天主教重庆教区主教舒福隆邀请上海圣衣院来渝。1921年5月18日,上海派法籍安纳保禄为首的外籍修女4人、中国修女3人来渝成立重庆修会,暂住曾家岩谌家院子,设苦修院1所,1925年在龙家湾152、153号的修会房屋落成,才由谌家院子搬入,随即招收万席珍等3名中国修女入会。该院设正、副院长、当家各1人。历任院长均法籍。修女著灰衣,入院后即不得外出,平时在院内做手工、种菜、念经、学拉丁文。死后葬该院内。该院经济来源为修女入院交纳保证金、修女继承遗产和亲友捐赠、罗马和法国圣衣会常年补贴、修女手工收入等。该会在重庆成立后,先后入会的有中国修女30人,外籍修女15人,其中除病故、退出和还俗者外,至1949年12月院内尚有中国修女13人,外籍修女7人。50年代初,有修女18人,1951年8月1日,7名外籍修女离渝回国。1952年,中国修女万席珍任院长、邓宇芳任副职,1985年,尚有万席珍等5名修女住在若瑟堂附近的教会房内[2][3]。1995年旧城改造时,苦修院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市环保局宿舍。

该堂地址在今渝中区龙家湾关圣梯圣家医院[4]。另外民国时期明诚中学位于上曾家岩苦修院内,其前身为启明学堂。学校设初小、初中,教师主要以教堂修女兼任,教授法语、格致学和其他科学知识。上曾家岩天主教苦修院创办人为法国传教士潘耶,教堂选址在曾家岩北面山坡的上部,总体规划依山就势,房屋依地形的变化由下往上分台布置,教堂分为诵经区和教学区两大部分,其间由一条名为“梯圣关”的十字形甬道从中分开。该甬道在平面上又恰好形成拉丁十字造型。除经堂为二层楼房外,其余多为平房,体量都不大,唯有经堂前的尖顶塔楼向上突起,打破了附近建筑群的横向格局。教堂在巧妙利用自然山形地貌上手法独特,可以让人隐约感受到欧洲古典同林式布局构图的趣味[5]

台湾

[编辑]

1954年在台湾新竹芎林建立修女隐修院,1996年在台北深坑建立另个修女隐修院。2018年底,芎林隐修院人数再次达到上限,于是在台湾嘉义县大林筹建另个修女隐修院,并发出公开募款信[6]

知名人物

[编辑]

注释

[编辑]
  1. ^《基督教大辞典》
  2. ^《四川省志宗教志》
  3. ^《重庆市市中区志》
  4. ^重庆市警察局:外国教会调查表(1937年10月6日),《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
  5. ^《学舍百年-重庆中小学校近代建筑》
  6. ^加尔默罗灵修网http://www.carmelangel.org/mainpage/10325-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源与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加尔默罗会
天主教(罗马公教)
组织、教宗、教义和仪式传统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制度
法典
教理
七大圣事
圣母论
神学
(教会圣师)
大亚尔伯特 ·圣盎博罗削 ·圣安瑟莫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圣安多尼 ·圣托马斯·阿奎那 ·圣亚他那修 ·希波的圣奥思定 ·该撒利亚的巴西略 ·可敬者伯达 ·罗伯·白敏 ·圣伯尔纳铎 ·圣文德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圣加大利纳 ·金言圣伯多禄英语Peter Chrysologus ·金口若望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彼得·达米安 ·圣厄弗冷 ·圣方济各·沙雷氏 ·教宗额我略一世 ·额我略·纳齐安 ·普瓦捷的依拉略 ·圣依西多禄 ·圣热罗尼莫 ·圣若望·达玛森 ·十字若望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教宗良一世 ·圣亚尔丰索 ·圣女小德兰 ·圣女大德兰 ·亚维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纳雷科的圣额我略 ·里昂的圣依勒内 ·若望·纽曼
教宗良十四世
历任教宗
修会及传教会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个别教会
礼仪划分
拉丁礼教会
各东方礼教会
会议
活动
文化
其他
国际
各地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加尔默罗会&oldid=8953763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