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 |
|---|---|
| 作曲家 | |
| 國籍 | |
| 民族 | 滿族 |
| 出生 | 1941年8月5日 |
| 母校 | 中央音樂學院 |
| 音樂類型 | 民族音樂 |
| 代表作品 | 《太陽島上》《紅樓夢》《駝鈴》《大海啊故鄉》 |
王立平(1941年8月5日—),男,滿族,吉林長春人,中國作曲家,一級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愛好音樂、文學、攝影。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大學本科學歷。
1954年11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主修鋼琴。196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1968年下放天津葛沽八一農場勞動四年半。1973年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開始從事專業作曲。1978年為紀錄片《潛海姑娘》作曲,在中國內地的電影音樂中首次使用了鋼棒結他[1]。
1979年調入北京電影樂團(今中國電影樂團)從事電影電視音樂作曲。1979年,他為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作詞作曲的插曲《太陽島上》風靡全國,一夜成名。後為1987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1][2][3]。
1984年任中國電影樂團團長。1985年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並開始從事音樂著作權保護,多年來為推動著作權法的制定、實施和完善,作了大量工作。領導創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1992年當選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連任至今;1992年當選中國電影音樂學會會長;1993年任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1993年改任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1999年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2004年連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2008年擔任《中國學院獎年鑑》主編。
1988年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1994年任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1998年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8年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
1995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並當選為中央常委;1997年當選為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00年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專職副主席。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版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及權益保障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樂團終身藝術指導,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王立平將自己對《紅樓夢》的情感描述為「一朝入夢,終生不醒」,為1987年《紅樓夢》電視劇的音樂創作已耗盡才華,不會為2010年電視劇《紅樓夢》寫譜。並表示對於《紅樓夢》這部巨作自然會有不同的人去解讀,翻拍電視劇也是很正常的。[4]
多年來創作了大量影視音樂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個性,且詞曲兼長。所創作的許多歌曲優美動聽、情深意切,富於哲理和文化品味,雅俗共賞,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王立平還是一位有影響的攝影家,曾在「四五運動」中拍攝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其中《讓我們的血流在一起》獲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四五運動優秀攝影作品一等獎」和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四十年攝影藝術展覽優秀作品獎」。還有許多其他優秀作品發表、參展和獲獎。王立平是「四月影會」、「自然社會人藝術攝影展」、「中國現代攝影沙龍」等攝影團體及影展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
coauthors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