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戢翼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戢翼翹(1885年—1976年)[1]勳臣[2],一說字傳任,又名勁成,亦稱勁臣[3],男,湖北省房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軍事將領。[1]

生平

[編輯]

戢翼翹22歲隨堂兄戢翼翬日本留學,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學習軍事。辛亥年(1911年)歸國,在保定軍校任職。武昌起義爆發後,戢翼翹潛赴上海,任滬軍先鋒隊參謀長,參與攻克南京天保城,光復南京,因功升任旅長。民國元年(1912年),授陸軍少將。1913年二次革命中,戢翼翹參加反袁世凱的鬥爭,轉戰江北徐、淮之間。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隨後赴南洋,以教書為生。後來,滇軍師長張子貞(戢翼翹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期同學)向雲南都督唐繼堯推薦了戢翼翹,唐繼堯乃邀請戢翼翹赴雲南任職。1914年,戢翼翹來到雲南,負責練兵。此後歷任滇軍旅長、滇西衛戍司令、楚雄警備司令、雲南練兵處長、雲南陸軍講武堂堂長、雲南陸軍講武學校教官等職務。其間,於32歲時升陸軍中將。[1][3]

民國十一年(1922年)冬,戢翼翹因雲南政局日趨複雜而辭職離開雲南,應楊宇霆(戢翼翹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期同學)的邀請赴中國東北,任興綏軍參謀長,致力於奉軍的整訓。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戢翼翹任奉軍第一、三聯軍參謀長,參加了黃土嶺石門寨之役,最終擊敗直軍曹錕吳佩孚失勢後,戢翼翹作為東北代表參加了善後會議。其後轉任東北陸軍訓練處參謀長、蘇皖魯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安徽督辦公署參謀長等職務。民國十四年(1925年)冬,戢翼翹招兵一個旅出山海關,在北鎮訓練。不久,郭松齡發動軍事政變,兵臨新民屯,戢翼翹率該旅布防於興隆店,幫助張學良力克叛軍。民國十五年(1926年)春,直軍、奉軍合擊馮玉祥國民軍,久攻南口不下。1926年7月,戢翼翹旅長率第45旅出喜峰口,直搗張家口,國民軍乃從南口敗退。1926年8月,戢翼翹攻克張家口,因功升任奉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駐防宣化。民國十六年(1927年),奉命率部南下河南,因側背受敵而北撤。1927年9月,閻錫山晉軍大舉進攻奉軍,戢翼翹從高陽率部馳赴定州,隨後突襲晉軍,最終晉軍全線撤退。民國十七年(1928年)張作霖皇姑屯事件中遇害,戢翼翹率部撤至熱河[1][3]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奉軍改編為東北邊防軍,戢翼翹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參議官,一度督辦四洮鐵路。民國十九年(1930年),汪精衛馮玉祥閻錫山北平召開擴大會議,南京國民政府希望張學良出兵干涉,戢翼翹也主張出兵,最終張學良就任陸海空軍副司令,派兵入關,使擴大會議瓦解。其後,戢翼翹奉命赴山西點檢軍隊,事畢,赴北平擔任陸海空軍副司令部參謀長,佐理華北軍政事務。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張學良在北平協和醫院養病時,石友三突然在順德叛變,向北進犯北平,戢翼翹乃代行陸海空軍副司令職務,不久便將石友三部殲滅。戢翼翹獲國民政府一等寶鼎勳章[1][3]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戢翼翹力主抵抗,終因反對張學良遵循不抵抗主義而辭職。1931年11月底,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兼東北財政委員會常委,包寧鐵路工程局局長,平漢鐵路局顧問。1933年5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4年,獲國民政府聘為陸軍軍官訓練團教官。1935年4月,獲授陸軍中將銜。西安事變前後,他與張學良、閻錫山等要人有所接觸。抗日戰爭期間,戢翼翹居住在日本佔領下的北平,未出任日本方面的職務,同時還曾援助中國愛國青年。[1][3]

抗日戰爭結束後,戢翼翹加入中國民主社會黨,並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春,戢翼翹當選為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常委、組織部長。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西南政委會常委等職。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重慶前夕,戢翼翹自重慶啟程,經昆明香港,最終來到台灣,寓居台中市。在台灣,戢翼翹一度擔任中國民主社會黨代理主席,主持黨務。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受總統蔣中正聘為總統府資政。1964年11月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人員李毓澍陳存恭張玉法赴台中市訪問戢翼翹5次,後來整理成《戢翼翹先生訪問紀錄》。[1][3]

1976年,戢翼翹在台北過逝,享年九十二歲。[1]

家庭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1.01.11.21.31.41.51.61.7戢翼翘,今日房县网,2010-6-5. [201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8). 
  2. ^最近官紳履歷匯錄,北京敷文社,1920年
  3. ^3.03.13.23.33.43.5李毓澍、陳存恭,戢翼翹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1927年9月-1928年2月
國民政府常務委員
國民政府委員
1928年2月-10月
國民政府常務委員
國民政府委員
1928年10月-1931年6月
國民政府委員
1931年6月-12月
國民政府委員
1931年12月-1943年9月
國民政府委員
1943年9月-1947年4月
國民政府委員
1947年4月-1948年5月
國民政府副主席
國民政府委員
1948年依據《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修法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起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1948-1996年
蔣中正聘任
1948-1949
李宗仁聘任
1949-1950
蔣中正聘任
1950-1975
嚴家淦聘任
1975-1978
蔣經國聘任
1978-1988
李登輝聘任
1988-1996
1996年後
李登輝重聘
1996-2000
1996.5
(26人)
1997.5
(27人)
1998.5
(29人)
1999.5
(28人)
陳水扁聘任
2000-2008
2000.5
(28人)
2001.5
(23人)
2002.5
(30人)
2003.5
(28人)
2004.5
(27人)
2005.5
(26人)
2006.5-
2008.5
從缺
馬英九聘任
2008-2016
2008.5-
2008.12
從缺
2009.1
(13人)
2010.1
(14人)
2011.1
(24人)
2012.8
(21人)
2015.3
(27人)
蔡英文聘任
2016–2024
2016.5–
2016.11
從缺
2016.11
(20人)
2018.5
(17人)
2021.2
(26人)
2022.9
(27人)
賴清德聘任
2024–現在
2024.5–
2024.7
從缺
2024.8
(27人)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戢翼翹&oldid=88885770"
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