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常州市

座標31°48′36″N119°58′34″E / 31.810°N 119.976°E /31.810; 119.97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常州」重新導向至此。關於其他用法,請見「常州 (消歧義)」。
常州市
地級市
綽號:龍城
常州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常州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31°48′36″N119°58′34″E / 31.810°N 119.976°E /31.810; 119.976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江蘇省
設立1949年
政府駐地新北區
下級行政區5市轄區、1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王劍鋒
 • 人大常委會主任白雲萍
 • 市長周偉
 • 政協主席戴源
面積
 • 地級市4,372 平方公里(1,688 平方英里)
 • 市區2,838.65 平方公里(1,096.01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江蘇省4.08%)
 • 建成區(2019[1]272.85 平方公里(105.35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541 公尺(1,775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536.62萬人
 • 排名全省第7位(佔全江蘇省6.23%)
 • 密度1,075.3人/平方公里(2,78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9[1]389.2萬人
 • 城鎮(2020)406.7856萬人
 • 城區常住(2019[1]227.58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方言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08:00
郵政編碼213000
電話區號519
車輛號牌蘇D
氣候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年均溫15.8 ℃
年降水1,091.4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320400
舊稱毗陵、晉陵、武進、中吳、延陵、武進、南蘭陵、陽湖
本地生產總值(2022)¥10116.4億(全省第5位,佔全江蘇省7.43%)
HDI(2016)0.819 極高 [2]:205
網站常州市政府入門網站
市象徵
月季
廣玉蘭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江蘇統計年鑑-2016》

常州市,簡稱,古稱毗陵武進延陵,有江南明珠之美譽,位於江蘇省南部。市境西南界南京市,西臨鎮江市,東北連泰州市,東、南接無錫市,太湖水域大小椒山,與湖州蘇州隔湖相望,西南鄰安徽省宣城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中部,長江南岸和太湖北濱平原,西靠茅山,南倚天目山京杭運河穿城而過,還有多條河網交織。

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3200多年。水陸空交通條件良好,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的重要中心城市;常州市區是上海大都市圈核心成員之一,常州金壇區溧陽市南京都市圈重要東部成員,常州是長三角重要的中軸樞紐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新北區龍城大道1280號

歷史

[編輯]

常州有文字記載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前547年,壽夢將第四子季札封於延陵邑。此後曾有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常州,這是「常州」這一名稱的由來,即「常熟州」而來,治所因常熟被劃歸蘇州而搬遷到當時的晉陵縣(現常州市區)。分別為常州常州路常州府治所,所轄範圍基本包括現在的武進江陰無錫宜興。清朝時又將武進縣一分為二:武進縣陽湖縣。這時常州府共轄8縣: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1912年廢常州府和陽湖縣,僅存武進縣。1949年析武進縣城區置常州市,建國後第一任市長諸葛慎。1983年開始轄縣。

2015年4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戚墅堰區與武進區,成立新的武進區。原戚墅堰區併入武進區;撤銷縣級金壇市,設立金壇區。另外,原武進區的奔牛鎮劃歸新北區管轄;原武進區的鄭陸鎮劃歸天寧區管轄;原武進區的鄒區鎮劃歸鐘樓區管轄[3]。同期,原常州經濟開發區由原戚墅堰區、橫林鎮、橫山橋鎮和遙觀鎮組成常州經濟開發區。2020年1月1日起常州經開區正式運行新的管理體制,全面對接常州市政府,開發東方新城,經開區正式脫離武進區。

地理

[編輯]

常州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處太湖平原西北部。北瀕長江,南鄰太湖,西南接安徽省南京市,東接無錫市,西靠鎮江市。與上海南京兩大都市等距相望,距省會南京市144千米(高速公路)。西南部有宜溧山地,山峰有茅山鍋底山伍員山等。湖泊有洮湖滆湖。河流有京杭大運河武宜運河太滆運河荊溪南運河等。水網密布,有水鄉之稱。5世紀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時,大興圍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澇。20年造田3.7萬畝,使芙蓉湖、陽湖、臨津湖逐漸縮小,以致消失。

氣候

[編輯]

常州市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冬季濕冷,夏季悶熱。年降水量主要在春夏兩季;通常在6月份前後梅雨帶來的降雨量最多。1月最冷,平均氣溫3.6℃,7月最熱,平均氣溫28.7℃。年均溫16.6℃,年均降水量1219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967.4小時。[4]

1991-2020年間常州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溫 °C(°F)7.5
(45.5)
9.9
(49.8)
14.7
(58.5)
21.0
(69.8)
26.3
(79.3)
29.0
(84.2)
32.6
(90.7)
32.1
(89.8)
28.1
(82.6)
22.9
(73.2)
16.8
(62.2)
10.1
(50.2)
20.9
(69.6)
日均氣溫 °C(°F)3.6
(38.5)
5.7
(42.3)
10.1
(50.2)
16.0
(60.8)
21.4
(70.5)
24.9
(76.8)
28.7
(83.7)
28.2
(82.8)
24.0
(75.2)
18.5
(65.3)
12.3
(54.1)
6.0
(42.8)
16.6
(61.9)
平均低溫 °C(°F)0.7
(33.3)
2.5
(36.5)
6.4
(43.5)
11.8
(53.2)
17.3
(63.1)
21.6
(70.9)
25.6
(78.1)
25.3
(77.5)
20.8
(69.4)
15.0
(59.0)
8.8
(47.8)
2.8
(37.0)
13.2
(55.8)
平均降水量 mm(吋)59.7
(2.35)
57.5
(2.26)
80.6
(3.17)
86.0
(3.39)
95.8
(3.77)
206.8
(8.14)
217.4
(8.56)
178.4
(7.02)
84.0
(3.31)
59.4
(2.34)
54.1
(2.13)
38.9
(1.53)
1,218.6
(47.97)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9.89.411.110.411.212.712.912.88.57.78.27.7122.4
數據來源:中國天氣網[5]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常州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常州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常州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常州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常州市委員會
職務書記主任市長主席
姓名王劍鋒[6]白雲萍(女)[7]周偉[8]戴源
民族漢族漢族漢族漢族
籍貫江蘇省常熟市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張家港市安徽省天長市
出生日期1967年8月(58歲)1964年3月(61歲)1974年7月(51歲)1962年1月(63歲)
就任日期2025年3月2022年2月2024年12月2022年2月

行政區劃

[編輯]

常州市現轄5個市轄區,代管1個縣級市

此外,常州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國家級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新北區合署辦公)、國家級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夏墅街道)、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原戚墅堰區與橫林鎮、橫山橋鎮、遙觀鎮,名義上劃歸武進區,實際上由常州市政府直接領導)。

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與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均為正縣級單位。

常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9]區劃名稱漢語拼音面積[註 1][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1]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郵政編碼鄉級行政區劃[12]
街道辦事處
320400常州市Chángzhōu Shì4,372.155,278,121新北區2130002536
320402天寧區Tiānníng Qū154.84668,906青龍街道21300361
320404鐘樓區Zhōnglóu Qū132.93658,537北港街道21300271
320411新北區Xīnběi Qū508.91883,125新橋街道21302237
320412武進區Wǔjìn Qū1,065.261,697,380湖塘鎮213161511
320413金壇區Jīntán Qū975.68585,081西城街道21320036
320481溧陽市Lìyáng Shì1,534.52785,092溧城街道213300110
註:武進區數字包含常州經濟開發區所轄3街道3鎮
常州市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江蘇省  政府駐地:新北區
縣級行政區
市轄區
天寧區
6街道
1鎮
鐘樓區
7街道
1鎮
新北區
3街道
5鎮
濱江開發區
2街道
武進區
8鎮
常州開發區
3街道
3鎮
武進高新區
1街道
武進開發區
1街道
金壇區
1街道
6鎮
金壇開發區
2街道
縣級市
溧陽市
3街道
9鎮

人口

[編輯]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278,121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592,43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85,690人,增長14.93%,年平均增長率為1.4%。其中,男性人口為2,711,786人,佔總人口的51.38%;女性人口為2,566,335人,佔總人口的48.6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67。0-14歲的人口為699,862人,佔總人口的13.26%;15-59歲的人口為3,522,325人,佔總人口的66.7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55,934人,佔總人口的20.0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85,494人,佔總人口的14.8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067,856人,佔總人口的77.0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210,265人,佔總人口的22.93%。

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6.62萬人,增長0.31%。全年出生人口2.96萬人,死亡人口3.2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7‰,比上年下降0.38個千分點。年末城鎮常住人口418.64萬人,比上年增加3.62萬人。城鎮化率為78.01%,比上年提升0.43個百分點。全市戶籍總人口389.21萬人,增長0.27%。[14]

民族

[編輯]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223,648人,佔98.9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54,473人,佔1.0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70,420人,增長14.72%,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18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5,270人,增長38.95%,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18個百分點。

經濟

[編輯]
2022年常州國內生產總值地區構成[15]
區劃名稱國內生產總值(億元)佔比(%)
常州市9550.1100.00
常州市區

(含金壇)

8133.985.18
溧陽市1416.214.82

2023年,常州經濟總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

2024年江蘇營業收入百強企業榜中的常州企業[16]
排名企業
8中天鋼鐵集團
13天合光能
26東方潤安集團
50江蘇金峰水泥集團
57萬幫金之星車業集團
78江蘇上上電纜集團
90新陽科技集團
100天合富家能源股份

交通

[編輯]
常州市區,左側學校為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右下角為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文筆塔一帶
常州博物館

鐵路

[編輯]
常州火車站

公路

[編輯]
  •  312國道滬寧公路,通鄰近各市縣的公路網幹道。
  • G42 滬蓉高速經過常州市區北部,到上海南京都為約1小時。
  • G4221 滬武高速,經過常州市區南部,穿越滆湖,連接武進與金壇。
  • S39 江宜高速 ,經過常州市區西部,連接揚州和宜興。
  •  340省道,作為常州主幹道:通江路、懷德路,並連接金壇區。

市內交通

[編輯]
主條目:常州快速公交
  • 市內有總長近八十公里的井字形城市高架快速內環路網,外環繞城高架公路已於2010年建成通車。
  • 2024年,常州市開工多條高架,預計2026年以後逐步竣工。
  • 2008年1月1日常州開通了快速公交系統(BRT),是江蘇省內首個快速公交系統。現在已建成兩條快速公交線,10餘條支線,並且開通了H1、H2、H3、H4共四條環線,(其中前兩條在常州市區運營,後兩條在武進市區運營)組成了龐大的城市公共運輸交通的主幹道。全市公交線路大多可以享受空調車2元、刷卡6折的優惠,是繼北京以後全國第二個給予市民公共交通優惠的城市。2020年11月30日,常州公交全面漲價,在原票價的基礎上增加1元;目前全市公交線路大多可以享受空調車2元、刷卡6折的優惠。

2025年,常州市實行全新公交地鐵換乘優惠。使用全國交通一卡通的乘客,可以在首次刷卡90分鐘內,無限次減免2元換乘公交或地鐵。[19]

軌道交通

[編輯]
主條目:常州地鐵
  • 2012年5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批准江蘇省常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8年),常州市成為全國第29個、江蘇省第4個獲批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根據規劃,常州市遠期將形成4條線路,共129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近期建設 1號線一期和 2號線一期工程,長約53.88公里,形成「十」字型的軌道交通基本骨架。
  • 2019年9月, 常州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
  • 2021年6月28日, 常州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20]

2023年9月,常州地鐵二期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並於同年十月正式開工 常州地鐵5號線[21]

2024年9月, 常州地鐵6號線開工。[22]

航道、港口

[編輯]

機場

[編輯]

常州奔牛國際機場是4E級機場,現有通達北京廣州大連廈門深圳海口西安等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的航線,以及通往澳門芽莊台北台中高雄首爾曼谷萬象濟州島襄陽郡等國際 (地區)城市的航線。


文化教育

[編輯]

高中

[編輯]

高校

[編輯]

特產

[編輯]
此章節尚無參考來源,內容或許無法查證

名勝古蹟

[編輯]
常州西瀛門城牆,2012年4月

常州文物古蹟眾多,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4處。其中,有國內外罕見的最為古老的地面城池——淹城遺址;號稱「東南第一叢林」的天寧寺;因蘇東坡來常州並泊舟而得名的艤舟亭;始建於北宋文筆塔;建於唐昭宗年間的紅梅閣;《紅樓夢》中煙花巷的原型篦箕巷等。還有歷史文化名人故居,瞿秋白張太雷,抗倭名將唐荊川,著名畫家惲南田、湯雨生,著名詩人黃仲則,著名史學家趙翼屠寄,政治家、書法家莊蘊寬,著名譴責小說家李伯元及「愛國七君子」中李公朴史良故居等30多處。常州園林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兩代盛極一時,有40多處,現保存較好的有近園約園半園亦園寄園止園意園聊園暫園未園等。還有香港財政司長唐英年捐助的「唐荊川紀念館」及唐氏宗祠等。

此外還有天目湖茅山中華恐龍園橫山大林寺白龍廟澄西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著名景點。

現如今新建的常州眼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輯]

宗教

[編輯]
此章節尚無參考來源,內容或許無法查證

佛教登記的活動場所53處,分別為天寧寺清涼寺大林寺萬佛寺九龍禪寺永寧寺吳黃禪寺等;基督教登記的活動場所52處,信徒17500人,有常州市基督教堂等;道教登記的活動場所6處。茅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道教第八小洞天。天主教登記的活動場所5處,信徒2031人;伊斯蘭教登記的活動場所1處,信徒1727人。

名人

[編輯]
另請參見「分類:常州人」。

友好城市

[編輯]

常州市目前共有28個友好城市,分布情形為歐洲11個,大洋洲2個,非洲2個,亞洲6個和美洲7個[23]

歐洲
大洋洲
非洲

亞洲
美洲

註釋

[編輯]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編輯]
  1. ^1.01.11.2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2020-10-10 [2022-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0). 
  2.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 國家信息中心. 楊永恆等 , 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PDF). www.undp.org (北京: 中譯出版社). : 205 [2019] [2025-08-21].ISBN 9787500161387. (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24-05-31). 
  3. ^常州部分区划调整获批:武进区戚墅堰区合并,金坛市撤市设区. 澎湃新聞. 2015-05-07 [2015年5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4. ^大漢網絡.江苏省气象局网站. Jsmb.gov.cn. 2012-04-01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1). 
  5. ^常州 - 气象数据.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7). 
  6. ^江苏徐州市长王剑锋调任常州市委书记. 澎湃新聞. [2025-03-01dead-url=no].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7. ^常州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简历 白云萍当选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 
  8. ^周伟任常州市代理市长. 常州日報. 2024-12-14 [2024-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0. ^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 《江苏统计年鉴2015》.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年9月.ISBN 978-7-5037-7507-9. 
  11. ^常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13. ^常州市統計局、常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14. ^人口结构. www.changzhou.gov.cn.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15. ^存档副本.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16. ^2024江苏营业收入百强企业榜单来了. 新浪江蘇. 2024-12-09. 
  17. ^“常州北站”霓虹灯故障被关闭 变“吊州北站”. 人民網. 201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9). 
  18.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江寧分局.新建高铁正式定名沪宁沿江高铁.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19. ^常州日報.今起,票价调整!. [2025-07-21]. 
  20. ^交通局:常州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常州进入地铁换乘时代. www.changzhou.gov.cn.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21. ^明确!常州地铁5号线11月开工,2028年通车_时间_工程_公示. www.sohu.com. [2025-07-21]. 
  22. ^騰訊網.常州地铁6号线,开工!_腾讯新闻. news.qq.com. 2024-09-29 [2025-07-21](中文(中國大陸)). 
  23. ^国际友好城市. 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7-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4. ^常州与德国明登市缔结友好城市. 中國江蘇網. [2017-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5. ^常州—索利哈尔缔结友城. 中國江蘇網. [2017-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6. ^毛里求斯博巴森-荷津市(Beau Bassin-Rose Hill, Mauritius). 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外部連結

[編輯]
常州市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江蘇省  政府駐地:新北區
縣級行政區
市轄區
天寧區
6街道
1鎮
鐘樓區
7街道
1鎮
新北區
3街道
5鎮
濱江開發區
2街道
武進區
8鎮
常州開發區
3街道
3鎮
武進高新區
1街道
武進開發區
1街道
金壇區
1街道
6鎮
金壇開發區
2街道
縣級市
溧陽市
3街道
9鎮
江蘇省行政區劃
地級行政區
副省級市
南京市
地級市
無錫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蘇州市
南通市
連雲港市
淮安市
鹽城市
揚州市
鎮江市
泰州市
宿遷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江蘇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副省級)>地級>縣級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華北地區
直轄市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直轄市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台灣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區
特別行政區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西南地區
直轄市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西北地區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註:台灣省台澎地區)由中華民國自1945年統治至今,未實際控制。釣魚臺列嶼周邊海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日本政府船隻交替控制。根據《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範》(自然資規〔2023〕2號)第八條第一項規定:台灣省在地圖上應當按省級行政單位表示。台北市作為省級行政中心表示(圖例中注省級行政中心)。台灣省的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級行政中心表示。相關背景請參閱臺灣問題

參見:地級行政區數據地級行政區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副省級)>地級>縣級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截至2024年12月16日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
蘇州市
揚州市
鎮江市
常熟市
徐州市
淮安市淮安區
無錫市
南通市
宜興市
泰州市
常州市
高郵市
興化市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江陰市
南京市高淳區
如皋市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所申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內應當有2個以上的歷史文化街區。2.標註 者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江蘇行政區劃史
直隸
1368–1421

南直隸
1421–1644
江南省
1645–1667
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左右布政使分署;康熙六年(1667年),以安徽巡撫江南左布政使轄境為安徽省江寧巡撫江南右布政使轄境為江蘇省
江南左布政使司
1661–1667
江南右布政使司
1661–1667
江蘇省
1667–1760
江蘇布政使司
江蘇省
1760–1911
江蘇布政使司
江寧布政使司
江淮省
1905年1–4月
光緒三十年末(1905年1月27日)析置江淮省,三十一年初(1905年4月21日)並回江蘇省。
江寧布政使司
中華民國江蘇省
1912–1913
臨時政府南京府
江寧府
松江府
蘇州府
淮安府
揚州府
徐州府
太倉直隸州
海門直隸廳
中華民國江蘇省
1913–1914
上海觀察使
淮揚觀察使
徐州觀察使
中華民國江蘇省
19141927
金陵道
滬海道
蘇常道
淮揚道
徐海道
中華民國江蘇省
19271950
省政府直轄
第一行政督察區
第二行政督察區
第三行政督察區
第四行政督察區
第五行政督察區
第六行政督察區
第七行政督察區
第八行政督察區
第九行政督察區
華東大行政區
1949–1952
今江蘇省地域分屬蘇南行政區蘇北行政區南京市皖北行政區山東省管轄。
蘇南行政區
蘇北行政區
江蘇省
1953–1970
江蘇省
1970–1979
江蘇省
1980
7省轄市
7地區
江蘇省
1990–1996
11地級市
江蘇省
1996年至今
13地級市
註:省會加框。參見:江蘇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144處(截至2024年12月):
華北
15
北 京1
天 津1
河 北6
山 西6
內蒙古1
東北
7
遼 寧2
吉 林3
黑龍江2
華東
51
上 海1
江 蘇14
浙 江10
安 徽7
山 東10
福 建5
江 西6
中南
30
河 南8
湖 北5
湖 南4
廣 東8
廣 西3
海 南2
西南
22
四 川8
重 慶1
貴 州2
雲 南8
西 藏3
西北
17
陝 西6
甘 肅4
青 海1
寧 夏1
新 疆5
歷史
組成
溝通水系
途徑城市
相關工程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
常務主席方是上海市,常設聯絡處設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
中心城市
副中心城市
江蘇
浙江
安徽
全國愛衛會命名。已獲命名的每3年覆審一次,全國愛衛會對符合標準要求的重新確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將暫緩確認。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海南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陝西省
山西省
青海省
甘肅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注1:截至2019年2月,累計已命名342個國家衛生城市。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東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重慶市
貴州省
雲南省
陝西省
青海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甘肅省
西藏自治區
注1:截至2022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對中國大陸境內219座城市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注2:劃線者為因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的城市。
江蘇專題
總體
地理
教育
文化
旅遊景點
都市圈
相關話題
行政區劃
市轄區
縣級市
行政管理區
Changzhou
旅遊景點
古蹟舊址
文化
飲食
教育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交通
體育
歷史事件
2000年代
1994英屬香港 (但香港普遍不會納入中國的萬億俱樂部計算)
2006上海市
2008北京市
2010年代
2020年代
國際
各地
地理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常州市&oldid=89536907"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