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大廟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廟山
地圖
最高點
海拔31
座標26°03′17″N119°17′51″E / 26.0547342°N 119.2975412°E /26.0547342; 119.2975412
地理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廟山,原名惠澤山南臺山,是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山,海拔31米。

歷史

[編輯]

閩越無諸曾在山上建有越王臺,故大廟山古名南臺山,而後東越王余善繼位後擴建釣龍臺。五代閩國開平二年(908年),閩太祖修築福州夾城時,將越王臺所在的南城區域納入城市防禦體系。

後世為紀念閩越王的貢獻,曾在越王臺的旁邊建起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或無諸廟,故此山被稱作大廟山。大廟曾歷經大中年間、大明隆慶年間、大清道光年間的重修或修建,最後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被焚毀。

大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福州商務總會總理張秋舫與羅筱坡,集資在大廟山釣龍臺創辦「福州商立小學堂」。民國十一年(1922年),羅筱坡之子羅勉侯擔任商立小學董事長;民國廿年(1931年),福州商務總會換屆改組,學校脫離商會,故改名為「私立福商小學」,羅勉侯之子羅郁坦擔任董事長。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擴辦初中,後獲准增辦高中,命名為「私立福商中學」[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公元1952年,「福商中學」與「四瑞中學」合併,並更名為「福州市第四中學」,後又更名為「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學」[2][3]

文物古蹟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魁星楼:福州商务总会的历史见证. 福州新聞網.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6-27). 
  2.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争创一流学校——福州第四中学简介.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9: 1 [2018-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3. ^推进素质教育 争创一流学校——福州第四中学简介.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2年,11: 4 [2018-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廟山&oldid=87969122"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