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司馬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名為關內侯的其他人物,請見「關內侯」。

司馬芝(早於171年—3世紀),子華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漢末及三國曹魏官員。為官執法嚴明,秉公行事。

生平

[編輯]

東漢時期

[編輯]

司馬芝是讀書人,年少時因東漢末年時局混亂而與母親到荊州避亂,在南方居住了十多年,一直躬耕守節。司馬芝的族弟司馬朗已有名聲,但中尉楊俊認為司馬芝的能力更勝司馬朗。[1]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下荊州,任命司馬芝為菅縣縣長。當時北方才剛剛安定,吏民很多都不守法度。當時濟南郡主簿劉節是當地大族,蓄養賓客,外為盜賊,內亂吏治。後來司馬芝徵召其賓客王同為兵,但在集合時劉節讓王同躲起來,還命令督郵向菅縣索求士兵,官縣官屬都無計可施,唯有要求以自己代王同從軍;此時司馬芝卻向濟南太守郝光上書告發劉節,郝光向來敬重司馬芝,於是下令讓劉節代王同從軍,青州人因而說司馬芝「以郡主簿為兵」。後司馬芝遷任廣平縣令。當時征虜將軍劉勳恃著自身是曹操的故交受寵而驕橫,甚至還是司馬芝舊郡將,於是賓客子弟都常在司馬芝轄區中犯法;而劉勳與司馬芝通訊亦不署名,卻時常有所要求;司馬芝不答應,反而依法處理:後來劉勳因圖謀不軌而被誅殺,與他交往的都一同獲罪,而司馬芝非但沒有獲罪,反而因不與劉勳同流合污而為人稱道。

司馬芝及得遷任大理正,任內有人盜竊官布並放在廁所屋頂上,被官吏發現後懷疑是女工所做而將她收監,司馬芝卻上奏曹操,認為現在是拿着證物去尋求嫌犯承認,時常有人因受不住拷問而認罪,這就可能會造成誤判,建議曹操對這些難尋真相的嫌犯一次寬恕,反更易獲得人民的支持和順從。曹操接納。後歷任甘陵陽平太守,都有治績。

曹魏時期

[編輯]

黃初年間任河南尹,在任抑制強者氣焰而扶助弱少,即使是官員私下的要求都不允許。好像有宦官希望借與司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為其傳話,但董昭都懼怕司馬芝,不幫助他傳話。司馬芝又勉勵下屬要好好執法,執行法令並讓君主知道臣屬犯下的罪行和自己政令的不足,不要讓政事敗壞。

曹叡繼位後賜關內侯。後來,位特進曹洪乳母臨汾公主的僕人拜無澗神而下獄,卞太后因而派黃門吳達到河南府傳命,要求釋放當,因司馬芝不聽,下令洛陽獄官查問究竟,另上書表明自己遵守朝廷法令而不為任何人徇私的原則和決心,堅持要將犯罪者受應得的刑罰。明帝知道後都對他表示支持。司馬芝任官十一年,多次指出律令的不足之處;而在各臣之間亦遵從正道行事。

太和五年(231年)冬[2],諸王到洛陽朝覲,司馬芝與洛陽的人相交,後因而免職。

及後任大司農。當時典農各部的吏民都自謀生計亦求增加收入,司馬芝於是上書要求魏明帝曹叡重視農業,增加國家穀物的儲備,有利於增強國家實力和國家日後統一;同時壓抑官吏們自謀生計的風氣,讓他們可以專心於農務。

司馬芝後來在任內逝世,死時家無餘財。自曹魏建立後,多任河南尹中以司馬芝的表現最好。

性格特徵

[編輯]
  • 司馬芝為人孝順。與母親至荊州避難時在魯陽山遇賊,同行的人們都棄下老弱逃跑,只有司馬芝留下保護母親。當賊以兵刃向司馬芝時,他叩頭請求盜賊不要傷害年邁母親。因盜賊被其孝心感動而免於受害。[3]
  • 十分愛護下屬,且指導如何任官。在上級召問下屬時,亦會為下屬推斷被召問之緣故,再教應如何對答。而最後事情均如司馬芝所料想。
  • 個性豁亮正直,不因自己端莊不苟而自矜。和賓客談論時,覺得不對的便會當面指出錯處,但過後不會再批評或嘲笑他們。

子孫

[編輯]

[編輯]

[編輯]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12》,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資料

[編輯]
陳壽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傳
卷6 董二袁劉傳
卷7 呂布臧洪傳
卷8 二公孫陶四張傳
卷9 諸夏侯曹傳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傳
卷11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傳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傳
卷14 程郭董劉蔣劉傳
卷15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卷16 任蘇杜鄭倉傳
卷17 張樂于張徐傳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卷19 任城陳蕭王傳
卷20 武文世王公傳
卷21 王衛二劉傅傳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傳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傳
卷24 韓崔高孫王傳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卷26 滿田牽郭傳
卷27 徐胡二王傳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
卷29 方技傳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傳
卷31 劉二牧傳
卷32 先主傳
卷33 後主傳
卷34 二主妃子傳
卷35 諸葛亮傳
卷36 關張馬黃趙傳
卷37 龐統法正傳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傳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傳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傳
卷42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
卷43 黃李呂馬王張傳
卷44 蔣琬費禕姜維傳
卷45 鄧張宗楊傳
卷46 孫破虜討逆傳
卷47 吳主傳
卷48 三嗣主傳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卷50 妃嬪傳
卷51 宗室傳
卷52 張顧諸葛步傳
卷53 張嚴程闞薛傳
張紘張尚)・嚴畯裴玄)・程秉徵崇)・闞澤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肅呂蒙傳
卷55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
卷58 陸遜傳
卷59 吳主五子傳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傳
卷61 潘濬陸凱傳
卷62 是儀胡綜傳
卷63 吳範劉惇趙達傳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卷65 王樓賀韋華傳
  1. ^《三國志·楊俊傳》:又司馬朗早有聲名,其族兄芝,眾未之知,惟俊言曰:「芝雖夙望不及朗,實理但有優耳。」
  2. ^見《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中山王袞・楚王彪
  3. ^《三國志·司馬芝傳》:少為書生,避亂荊州,於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遂得免害,以鹿車推載母。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司馬芝&oldid=88480029"
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