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金昌市

座標38°31′12″N102°11′13″E / 38.520°N 102.187°E /38.520; 102.18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昌市
地級市
金昌市區
金昌市區
綽號:鎳都
金昌市在甘肅省的地理位置
金昌市在甘肅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38°31′12″N102°11′13″E / 38.520°N 102.187°E /38.520; 102.187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肅省
設立1981年2月9日
語源取金川、永昌各一字
政府駐地金川區
下級行政區1市轄區、1
政府
 • 市委書記張永霞(女)
 • 人大常委會主任常守遠
 • 市長王鈞
 • 政協主席王富民
面積
 • 地級市7,549 平方公里(2,915 平方英里)
 • 市區3,060 平方公里(1,180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甘肅省1.77%)
人口(2015)
 • 常住47.05萬人
 • 排名全省第13位(佔全甘肅省1.81%)
 • 密度62.3人/平方公里(161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23.36萬人
 • 城鎮(2015)31.98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08:00
郵政編碼737100
電話區號935
車輛號牌甘C
氣候中溫帶半乾旱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620300
國內生產毛額(2015)¥224.52億(全省第11位,佔全甘肅省3.33%)
36.05億美元匯率
人均¥47,739(全省第4位
7,665美元(匯率)
網站金昌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甘肅發展年鑑-2016》

金昌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市境東靠武威市,西鄰張掖市,北抵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地處河西走廊東緣,南靠祁連山脈,北臨龍首山阿拉善台地。全境屬西大河東大河流域。全市總面積7,549平方公里,人口47.05萬,市人民政府駐金川區。金昌市擁有豐富的有色金屬礦藏,其中以為主,故有「鎳都」之稱。

歷史

[編輯]
天水路步行街

元代設永昌路,明代為永昌衛,清代為永昌縣。1936年11月,工農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1949年9月,解放軍進駐永昌,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屬武威專員公署。1956年3月,改屬張掖專員公署,1961年12月又改屬武威專員公署。

1958年,永昌縣白家咀發現大型銅鎳礦床。1959年6月,成立永昌鎳礦,後改名為甘肅有色金屬公司[1]:267-268。1962年5月,設立金川鎮。1981年2月,設立金昌市,由省直轄,並將武威地區管轄的永昌縣劃歸金昌市。

氣候

[編輯]

金昌屬大陸性溫帶乾旱氣候。光照充足,全年多西北風,晝夜、四季溫差較大,霜期長,春季多大風。[1]:18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金昌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金昌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金昌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金昌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金昌市委員會
職務書記主任市長主席
姓名王方太[2]王富民[3]王琳璽[4]陳華(女)[5]
民族漢族漢族漢族漢族
籍貫甘肅省天水市陝西省富平縣甘肅省會寧縣甘肅省張掖市
出生日期1973年2月(52歲)1965年5月(60歲)1971年12月(53歲)1966年12月(58歲)
就任日期2024年7月2021年12月2024年7月2021年12月

歷任領導

[編輯]
市委書記

市長

行政區劃

[編輯]

金昌市下轄1個市轄區、1個

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金昌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金昌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6]區劃名稱漢語拼音面積[註 1][7]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8]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郵政編碼鄉級行政區劃[9]
街道
辦事處
620300金昌市Jīnchāng Shì7,548.98[10]438,026金川區7371006111
620302金川區Jīnchuān Qū3,060.24260,385廣州路街道73710062
620321永昌縣Yǒngchāng Xiàn4,488.74177,641城關鎮73720091

人口

[編輯]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38,026人[11]。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64,05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26,024人,下降5.61%,年平均增長率為-0.58%。其中,男性人口為225,306人,占總人口的51.44%;女性人口為212,720人,占總人口的48.5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92。0-14歲的人口為61,929人,占總人口的14.14%;15-59歲的人口為296,535人,占總人口的67.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9,562人,占總人口的18.1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9,934人,占總人口的13.6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39,011人,占總人口的77.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99,015人,占總人口的22.6%。

民族

[編輯]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29,567人,占98.0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459人,占1.9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7,451人,下降6.01%,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4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427人,增長20.29%,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42個百分點。

資源

[編輯]
農村地區

礦是金昌主要礦藏,僅為岩漿型硫化銅鎳礦床一種類型。其中,金川硫化銅鎳礦床儲量豐富,在世界同類礦床中,可與加拿大薩德貝里相媲美,位居世界第二。除銅、鎳外,並伴生有鉑、鈷等20餘種稀貴金屬礦產。

交通

[編輯]
金昌站

金昌站位於永昌縣河西堡鎮,是蘭新鐵路的沿線車站,距蘭州站377公里,距烏魯木齊站1515公里。

金昌金川機場於2011年8月29日通航。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市標

[編輯]

金昌是著名的鎳礦產地,有「鎳都」之稱,鄧小平視察金昌時說金昌是「祖國的金娃娃」,「金娃娃」由此而得名[12]。1981-2001年金昌建市20周年之際特意在金昌市中心,人民文化廣場建立《祖國金娃娃雕塑》,高度20米象徵建市20周年[13]

注釋

[編輯]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編輯]
  1. ^1.01.1金昌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金昌市志》(PDF). 北京市: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4年 [2024-01-03].ISBN 9787507406887. (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4-01-03). 
  2. ^王方太任金昌市委书记 王钧不再担任. 中國經濟網. [2024-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3). 
  3. ^金昌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单(主任王富民). 中國經濟網.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3). 
  4. ^王琳玺任金昌市代市长 王方太辞去市长职务. 中國經濟網. [2024-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31). 
  5. ^陈华当选金昌市政协主席. 中國甘肅網.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7. ^《金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金昌市國土資源局. [2018-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8. ^金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金昌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10. ^若包含中牧公司山丹馬場,全市總面積為8,899.93平方公里。
  11. ^金昌市統計局、金昌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金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12. ^发现祖国的“金娃娃”. 金昌日報. 2013-03-19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13. ^金昌市城市主雕塑落成.甘肅日報. 2001-06-20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外部連結

[編輯]
金昌市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甘肅省  政府駐地:金川區
縣級行政區
市轄區
金川區
6街道
2鎮
永昌縣
9鎮
1鄉
甘肅省行政區劃
地級行政區
地級市
蘭州市
嘉峪關市
金昌市
白銀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張掖市
平涼市
酒泉市
慶陽市
定西市
隴南市
自治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註:嘉峪關市的行政區劃是地級市、鎮(街道)兩級編制,沒有縣級編制。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甘肅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副省級)>地級>縣級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華北地區
直轄市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直轄市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台灣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區
特別行政區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西南地區
直轄市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西北地區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註:台灣省台澎地區)由中華民國自1945年統治至今,未實際控制。釣魚臺列嶼周邊海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日本政府船隻交替控制。根據《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範》(自然資規〔2023〕2號)第八條第一項規定:台灣省在地圖上應當按省級行政單位表示。台北市作為省級行政中心表示(圖例中注省級行政中心)。台灣省的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級行政中心表示。相關背景請參閱臺灣問題

參見:地級行政區數據地級行政區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副省級)>地級>縣級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第一批
2005年
(12個)
副省級市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二批
2008年
(14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三批
2011年
(27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四批
2014年
(34個)
省會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第五批
2017年
(89個)
省會、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
地級市轄區、
縣、
第六批
2020年
(133個)
省會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和縣
第七批
2025年
(202個)
自治區首府
地級市
直轄市城區
縣級市和縣
注1:中央文明辦自2005年開始每隔三年分別評選出一批全國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經產生7批。
注2:從第二批起每一批評選時均會對之前評選的城市進行複查,刪除線為未通過最近一次複查確認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城市。
注3:方框內為因行政區劃調整被裁撤的行政區。
全國愛衛會命名。已獲命名的每3年覆審一次,全國愛衛會對符合標準要求的重新確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將暫緩確認。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海南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陝西省
山西省
青海省
甘肅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注1:截至2019年2月,累計已命名342個國家衛生城市。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金昌市&oldid=85304761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