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尋

藏北高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25年8月15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羌塘在衛藏的位置

羌塘藏語བྱང་ཐང威利轉寫byang thang藏語拼音Qangtang),或稱藏北高原世界屋脊湖泊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分,是指由(逆時針方向)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以及崑崙山等眾多山脈所環繞的高原。範圍大致包括那曲市大部分地區(色尼安多班戈申扎尼瑪等區縣)、阿里地區大部(改則措勤革吉日土等縣)、日喀則市部分縣(仲巴縣全境和薩嘎昂仁南木林等縣)、拉薩市當雄縣青海省西南小部(格爾木市西部和治多縣西部)。羌塘,英文一般譯為Changtang,意思是北方平原。面積超過70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

地質

[編輯]
羌塘高原遙感圖

羌塘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地質比較年輕,近代的沉積環境比較乾冷。地層古老基底出露少,北部年代老、南部年代新。大約在瑪爾蓋茶卡以北,主要是古生代淺變質砂岩頁岩為主的復理石構造;瑪爾蓋茶卡以南,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出露比較廣,一般為非常厚的海相、海陸交替相的石灰岩與砂岩、頁岩互層;第三紀紅層、第四紀湖相沉積、風成堆積及冰川、冰緣等沉積也比較普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由低山緩丘、湖盆寬谷組成,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800米,高差為200~500米。因氣候乾燥,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如阿木崗、木嘎崗日)只有小規模的大陸性冰川;但是寒凍風化、凍融等形成的冰緣地貌、多年凍土分布很廣。在巴毛窮宗北面到崑崙山南面殘留着很多新生代火山遺蹟,如火山錐、桌狀山、熔岩台地等。此外在南部石灰岩地帶有間冰期溫暖時形成的溶洞、天生橋、孤峰等喀斯特地貌。

氣候

[編輯]

氣候寒冷、乾燥,年均溫度低於0℃;1964年曾在班戈測得-42.9℃的低溫紀錄。年均降水量50~300毫米,集中於夏季,乾濕季分明,多為雪、霰、雹等固態降水。高原風力強,比如黑阿公路沿線的大風帶,年均大於17米/秒,大風日約200天。年日照數2800~3400小時,光照充足;但是高原地面反射率達40%以上,地面實際獲得太陽輻射不多。

其他

[編輯]

傳統上常把羌塘歸入衛藏。大部分地區使用康方言西部土語。設有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
自然
歷史
傳統
分區
現行
政區
現居
族群
自然
歷史
現行
政區
那曲
拉薩當雄縣
文化
自然
歷史
現行
政區
自然
歷史
現行
政區
文化
宗教
歷史
現行
政區
西藏日喀則市
文化
宗教
自然
歷史
現行
政區
文化
宗教
歷史
現行
政區
文化
歷史
概述
分期
地理
傳統地區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化
權威控制資料庫: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藏北高原&oldid=88744278
分類:​
隱藏分類:​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