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为张以谦的其他人物,请见“
张以谦”。

关于名为张益吾的其他人物,请见“
张益吾”。
| 张以谦 |
|---|
| 大明湖广布政使司荆西右参政 |
| 籍贯 | 河南河南府洛阳县 |
|---|
| 字号 | 字本厚 |
|---|
| 出生 | 隆庆己巳十一月十八日(官年)
|
|---|
| 逝世 | 卒年不详
|
|---|
| 配偶 | 娶李氏 |
|---|
| 亲属 | (子)象贤、象美 |
|---|
| 出身 |
|---|
-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科举人
-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同进士出身
|
张以谦(16世纪—17世纪),字本厚,号衷咸,又号益吾[1],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张以谦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乡试第十三名举人[3],次年(1595年)联捷乙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授陕西洋县知县,开垦水田八百馀顷,二十八年升南京刑部山东司主事[4],三十一年升郎中,三十四年出为湖广武昌府知府,捐出俸禄兴建长江堤坝十多里以防止水患[2],三十七年十一月升湖广湖南道副使[5],三十八年二月调任陕西洮岷副使,督抚和将领在该处夺取虎皮和豹皮,令百姓受苦,他依法处置军人;四十一年加升按察使,四十四年考察去职。泰昌元年九月调任湖广荆西右参政,后致仕回乡[6][7]。
隆武元年(1645年)十二月,张以谦获起用为凤阳府知府,和邵起、朱宠派遣赵贵到福京谒见隆武帝,受命以豫、楚各寨义师联合职方主事唐倜收复国土,后事不详[7][8]。身后入祀乡贤祠[9],其墓在河南府城北窑东[10]。继妻程氏因守节得旌表[11]。
曾祖张铭。祖张通宝。父张得。母李氏。永感下。兄以善(庠生)、以庆、以和。
-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进士履历》:张以谦,益吾,易一房,己巳十一月十八日生。洛阳县人,甲午七十名,会试二百八十七名,三甲六十三名。兵部政,授陕西洋县知县,庚子升南刑部主事,癸卯升郎中,丙午升武昌知府,己酉升湖广副使,庚戌调陕西副使,癸丑加升按察使,丙辰考察,庚申补湖广参政。
- ^2.02.1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二十三》:以谦,字本厚,雒阳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洋县知县,开水田八百馀顷。历户部主事、武昌知府,捐奉筑江堤十馀里,永绝水患。
- ^乾隆《河南府志·卷三十二·选举志三》:万历【历】甲午科(举人)……张以谦洛阳人,见进士
- ^《万历乙未科进士同年序齿录》:张以谦,字本厚,号衷咸,行四,己巳十一月十八日生。治易经,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四》:万历三十七年十一月,升浙江参政李长庚为山西按察使,户部郎中余自强为狭西汉羌道参议,武昌知府张以谦为湖广湖南道副使,礼部主事顾自植为江西湖西道副使,户部郎中崔师训为山东驿传道副使。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八》:(泰昌元年九月十一日)以原任陕西按察使张以谦降补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
- ^7.07.1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二十三》:隆武元年,(邵起)与张以谦、朱宠遣赵贵间谒福京,绍宗以豫、楚各寨师起,命职方主事唐倜联合义师,杀伪复疆。……转洮岷副使,督抚将领取虎豹皮,百姓苦之,置军役于法。调荆西参议【政】致仕,遣官入朝,上褒答之。后事不详。
- ^《思文大纪·卷三》:(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手敕凤阳知府张以谦……
- ^乾隆《河南府志·卷二十八·祠祀志》:……乡贤祠……陈情秦道显、张以谦……
- ^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十四·古迹志二十》:张以谦墓在府城北窑东以谦参政,顾秉谦志墓
- ^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十一·人物志五》:参政张以谦继室程氏守节终老蒙旌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二十三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八
- 乾隆《河南府志》·卷二十八·祠祀志
- 乾隆《河南府志》·卷三十二·选举志三
- 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十一·人物志五
- 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十四·古迹志二十
- 《思文大纪》·卷三
| 官衔 |
|---|
前任: 李文芳 | 明朝洋县知县 1595年-1601年 | 继任: 姚诚立 |
前任: 李掞林 | 明朝凤阳府知府 1645年-1646年 | 继任: 金一凤 清朝知府 |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殿试金榜 |
|---|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244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