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石堂 | |
|---|---|
Marble Hall | |
1935年以云石堂为图案的明信片 | |
| 别名 | Admiralty House |
| 概要 | |
| 建筑风格 | 维多利亚时代印度萨拉森风格[1] |
| 行政区 | 香港 |
| 地址 | 干德道1号 |
| 坐标 | 22°16′40″N114°09′07″E / 22.2778°N 114.152°E /22.2778; 114.152 |
| 起造 | 1901年 |
| 拆除日 | 1953年 |
| 所有者 | 遮打爵士(1901年-1926年) 香港政府(1926年-1953年) |
| 技术细节 | |
| 层数 | 2 |
| 设计与建造 | |
| 建筑商 | 李柯伦治 |
| 地图 | |
![]() | |
云石堂(英语:Marble Hall)位于香港半山区干德道1号,建于1901年,是商人遮打爵士的私人大宅,大宅以欧洲进口的云石为建材而得名,曾被誉为香港其中一座最优秀建筑物。云石堂在1946年5月被大火毁坏后空置,至1953年拆卸重建为政府职员宿舍遮打堂[2]。
仅存的云石堂守卫室,在2010年11月10日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遮打选址在维多利亚城以南,海拔500尺的半山兴建大宅,由李柯伦治建筑师事务所(Leigh & Orange)设计[3],当时大宅由意大利及希腊进口云石,并在比利时进行打磨,以建造大宅内的楼梯,加上灰泥粉饰过的砖块,柚木及红木等用料,极为讲究豪华,建筑极具气派,而占地两亩的花园内,更可眺望维多利亚港。曾被誉为香港其中一座最优秀的建筑物[4]。
遮打在1926年5月27日去世,终年79岁,他把大宅及私人珍藏的瓷器、名画,悉数捐给当时的香港政府,一直住在云石堂的遮打爵士夫人也于1935年去世,云石堂业权正式转让给港府,港府遂把大楼改为驻港英军海军总司令官邸,易名为Admiralty House,惟在香港日占时期被日军占用[5]。香港重光后,云石堂于1946年5月被大火焚毁,其后一直空置,直至1953年拆卸重建为政府宿舍,命名为遮打堂。
迄今,云石堂仅存守卫室及入口围墙,均不列于古物古迹办事处在2009年公布的1,444幢建筑物评估结果及建议评级名单内,直到有政府部门打算发展时,发现位置隐蔽,被高地包围的守卫室,经专家实地视察后,发现建筑物仍保持原貌,有中式瓦顶和旧烟囱,在2010年9月建议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陈智思在会上质疑古迹办“为何一早没列入评级”[6][7]。守卫室最终在2010年11月10日获确定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22°16′40″N114°09′06″E / 22.27785°N 114.15175°E /22.27785; 114.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