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质性研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资料,但文内引注不足,部分内容的来源仍然不明(2025年3月1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加以改善
此条目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百科质量标准具体的理由是:文中存在大量格式问题,且部分章节编修拙劣,需要改善。(2025年4月14日)
请尽量协助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系列条目
社会学
社会网络模型
社会网络模型
主要的社会学理论
研究方法
主要分支学科英语Subfields of sociology
其他相关信息

质性研究,或称质化研究定性研究,是一种在社会科学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指单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由于他们都不属于量化研究,被归成同一类探讨。其中包含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质性研究者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及其理由。质性研究方法调查人类决策制定的理由和方法,而不只是人做出什么决定、在何时何处做出决定而已。因此,相对于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专注于更小但更集中的样本,产生关于特定研究个案的资讯或知识。

发展历史

[编辑]

直到1970年代,“质性研究”这个都还被视为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而1970年代至1980年代,其他学科开始采用质性研究,定性研究逐渐变成教育研究社会工作研究、女性研究残疾研究、资讯研究、管理研究、护理研究、医学研究、政治科学心理学传播人机交互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软件及系统设计研究和其他领域的重要研究类型。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透过质性研究来调查新消费商品产品定位行销机会。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企业花费在传统媒体广告的开支开始减少,故必须研究和寻求更有效率进行广告的方式。

关于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孰者较适当的争论一直存在。质性研究强调,数据分析可能产生可信度的问题,或者模型不够精确的问题。

特色

[编辑]

评量量表[1]

[编辑]
  • 非比较式量表
    • 范例:性别、宗教倾向、兴趣喜好
  • 逐项式量表
    • 痛苦程度量表、服务满意程度

相关理论及方法

[编辑]

参看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 Adler, P. A. & Adler, P. (1987). Membership roles in fiel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 Boas, F. (1943). Recent anthropology. Science, 98, 311-314, 334-337.
  • DeWalt, K. M. & DeWalt, B. R. (200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linowski, B. (1922/1961).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New York: E. P. Dutton.
  • Wolcott, H. F. (1995). The art of fieldwork.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 Wolcott, H. F. (1999). Ethnography: A way of seeing.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附注

[编辑]
  1. ^图解研究方法 荣泰生博士 五南出版
常见方面英语List of basic sociology topics
观点
相关领域英语Outline of sociology
子领域
主要理论家
研究方法
主要话题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質性研究&oldid=8682509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