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曳野市(日语:羽曳野市/はびきのし Habikino shi */?)是位于大阪府东南部的城市。辖区中间为羽曳野丘陵,东侧为山区,石川(日语:石川 (大阪府))由南往北自中间区域穿过,主要农产为葡萄。
羽曳野市人口分布图 |
羽曳野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羽曳野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紫色是羽曳野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羽曳野市人口变化
| 1970年 | 77,134人 | | | 1975年 | 94,160人 | | | 1980年 | 103,181人 | | | 1985年 | 111,394人 | | | 1990年 | 115,049人 | | | 1995年 | 117,735人 | | | 2000年 | 119,246人 | | | 2005年 | 118,695人 | | | 2010年 | 117,681人 | | | 2015年 | 112,683人 | | | 2020年 | 108,736人 | |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在令制国时代,现在的羽曳野市东半部区域属于河内国古市郡,西半部属于丹比郡(在丹比郡被分割为南北两郡后属于丹北郡)。由于位于大和国至河内国之间的道路上,日本最古老的官方设置道路竹内街道即经过此地,在2世纪至6世纪期间的古坟时代就有大量的天皇陵(日语:天皇陵)或皇室的陵墓位于此地,此区域也被称为古市古坟群。
11世纪时,出生自源氏的源赖信以此为据点[2],发展出了强大的河内源氏武士集团,在12世纪末更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
15世纪初成为畠山氏的领地,并在此建立高屋城(日语:高屋城),但在之后的战国时代期间,此城成为畠山氏、安见氏、三好氏三方势力持续争夺的场所,一直到1570年代,织田信长在平定近畿三好家势力时,在高屋城之战中攻陷高屋城,彻底瓦解三好家。[2]
在江户时代,本地被分割为许多藩的领地,包括丹南藩、馆林藩、下馆藩、狭山藩,甚至也有幕府直辖领。在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这些区域曾先后隶属大坂裁判所司农局、大阪府司农局、大阪府南司农局、河内县、堺县、丹南县、馆林县、下馆县、栃木县,直到1872年第一次府县整并中才全数被划入堺县,但在1881年又随着堺县被并入大阪府而隶属大阪府至今。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在的羽曳野市辖区在当时分属古市村、驹谷村(日语:駒ヶ谷村)、西浦村(日语:西浦村_(大阪府))、丹比村(日语:丹比村 (大阪府))、埴生村(日语:埴生村 (大阪府))、高鹫村共六个行政区划;古市村和高鹫村先后在1916年和1955年升格为古市町(日语:古市町_(大阪府))和高鹫町(日语:高鷲町),1956年这六个行政区划合并为南大阪町,1959年南大阪町进一步升格改制为市,原本改制后名为南大阪市,但在改制当天即又更名为羽曳野市。[2]
| 1889年4月1日 | 1889年 - 1926年 | 1926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88年 | 1989年 - 现在 | 现在 |
|---|
| 古市村 | 1916年8月1日 古市町 | 1956年9月30日 南大阪町 | 1959年1月15日 羽曳野市 |
| 驹谷村 |
| 西浦村 |
| 丹比村 |
| 埴生村 |
| 高鹫村 | 1955年4月1日 高鹫町 |
| 任 | 姓名 | 上任时间 | 卸任时间 |
|---|
| 1 | 盐野庄三郎 | 1959年 | 1964年 |
| 2 | 金井一成 | 1964年 | 1969年 |
| 3 | 松本久男 | 1969年 | 1973年 |
| 4 | 津田一朗(日语:津田一朗) | 1973年 | 1989年 |
| 5 | 福谷刚蔵 | 1989年 | 2004年 |
| 6 | 北川嗣雄(日语:北川嗣雄) | 2004年 | 2020年 |
| 7 | 山入端创(日语:山入端創) | 2020年 | 现任 |
羽曳野市的主要车站是近畿日本铁道的古市车站,南大阪线和长野线在此交会,借由这两条路线,可往北进入大阪市市区,往东至奈良县橿原市,往南至河内长野市。
市内的巴士客运主要由近铁集团控股旗下的近铁巴士(日语:近鉄バス)所经营。
惠我之庄车站
高鹫车站
古市车站
驹谷车站
上之太子车站
西名阪自动车道从辖区北侧通过,但在辖内未设有交流道,最近的交流道位于相邻的藤井寺市和柏原市;南阪奈道路从辖区南部通过,并设有羽曳野交流道和羽曳野东交流道两个交流道。
- 快速道路
古市古坟群位于羽曳野市与藤井寺市之间,有多个于4世纪末至6世纪前半之间筑造的古坟,合计多达123座;在2017年日本政府决定将其与百舌鸟古坟群共同以“百舌鸟・古市古坟群(日语:百舌鳥・古市古墳群)”之名称推荐登记为世界遗产。
位于应神天皇陵(日语:誉田御廟山古墳)前的誉田八幡宫(日语:誉田八幡宮)建于6世纪,其目的结为祭祀应神天皇,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八幡宫(日语:八幡宮)。
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的吉村家住宅(日语:吉村家住宅)为始建于17世纪初江户时代前期的建筑,过去吉村家为负责管理周边多达18个村落的大庄屋,在1615年大坂夏之阵中因战争烧毁后重建,历经多次改建后主体仍留存至今,于1937年被列入重要文化财。
大阪府立大学羽曳野校区大门
四天王寺羽曳丘中学校及高等学校辖内的高等教育学校有由四天王寺所属学校法人四天王寺学园设立的四天王寺大学(日语:四天王寺大学)及由大阪府立看护大学整并而成的大阪府立大学羽曳野校区。四天王寺学园在此也设有四天王寺羽曳丘中学校及高等学校。
- ^人口世帯数. 羽曳野市政府. [202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日语).
- ^2.02.12.2羽曳野市略史. 羽曳野市政府.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日语).
- ^ヒーツィングの概要. 羽曳野市政府. 2018-06-01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