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白彦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实(2016年11月16日)
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2016年11月16日)
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白彦虎东干语Биянхў;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阿拉伯语:مُحَمَّد بَىْيًاحُو[1]),陕西人,具体籍贯仍无定论[注 1],是领导同治陕甘回变的主要人物,为回民军十八大营元帅之一[注 2],也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叛军方的主要将领之一。从1862年至1877年白彦虎多次与清军作战。屡屡被左宗棠刘锦棠率领的清军击败,但每次失败后都能够及时逃脱。他从陕西、甘肃、宁夏一路逃到青海、新疆,最终带领2000多回民叛军逃至俄国中亚地区[2] 。到了俄国后后仍在俄国的指使下不断骚扰大清西北边疆[3]

生平

[编辑]

陕甘回乱

[编辑]
同治陕甘回乱

白彦虎出生于陕西泾阳。据传,青少年时期在北京度过,其父兄为清朝官吏[来源请求]。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山西投效清军。1862年,清政府忙于应付太平天国、捻军等反叛,西北防御空虚,陕西回民发动暴动,白彦虎也趁机起事。不识字且不是阿訇的白彦虎于1866年被推举为回民十八大营元帅之一。他骁勇善战,被清军将领多隆阿部在陕西击败后盘踞甘肃东部的董志塬(位于今庆阳市)。1869年3月,十八营再整编为四大营。同年左宗棠刘锦棠率领的清军攻破董志塬,白彦虎率部投奔宁夏金积堡(位于今宁夏吴忠市金积镇),依附哲合忍耶教主马化龙。在宁夏被清军击败后同治九年(1870年)冬,白彦虎率部撤至甘肃河州,后转赴青海西宁

投靠阿古柏

[编辑]

1872年白彦虎在西宁被清军击败后率军转向河西,之后再逃往新疆。白彦虎率部前往新疆途中,为了稳定军心和权力,杀死了自己的嫂子。[4][5]

英国和俄国希望利用阿古柏而吞并新疆。1873年白彦虎攻占哈密,投靠当时入侵新疆的浩罕汗国阿古柏

逃入俄国

[编辑]

白彦虎进入新疆后主要活跃于北疆乌鲁木齐、玛纳斯一带。

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派刘锦棠入疆平叛。白彦虎奉阿古柏命驻防古牧地(今米泉县)。8月17日清军攻克古牧地,白彦虎南逃至达坂。8月21日白彦虎逃至金口峡,次日逃到托克逊

次年春清军攻克吐鲁番,白彦虎西逃至喀喇沙尔。5月28日阿古柏暴毙,白彦虎掘开都河水阻挡清军,10月逃到喀什噶尔。喀什噶尔汉城守军已经复归清朝。12月6日白彦虎和阿古柏的大儿子伯克胡里所部一起攻击喀什噶尔,但刘锦棠的清军及时赶到,白彦虎回民军率残部2000多人[2]白彦虎越过恰克马克山口逃入俄国,被安置在中亚楚河流域[6]

白彦虎部在俄国政府支持下重新武装,多次入侵新疆,为清军收复伊犁之战制造障碍,但屡次被刘锦棠击败。清政府要求俄国引渡白彦虎被拒[7]

光绪八年(1882年)秋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肺炎病亡。出于保护遗体的目的,亲友将其秘密埋葬在托克马克且不立墓碑。具体埋葬地点迄今众说纷纭。[8]

白彦虎率领的逃入俄国的叛军后代成了今天中亚的东干族的主要组成之一。

评价

[编辑]
  • 左宗棠:贼中所称虎元帅即白彦虎,盖贼中十八酋之一,凶悍素著者也[9]
  • 易孔昭 :白彦虎,狡黠异常[10]
  • 《平回志》:唯白彦虎党最狡黠。
  • 胡绳:白彦虎原是陕西回民起义的一个头子,起义失败后逃到甘肃,又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关到了新疆北部。他率领手下数千兵力,投靠了阿古柏,成为阿古柏的得力打手。[11]
  • 王震: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12][13]
  • 白彦虎率领的回军在晚清中西部的叛乱共造成超过2100万人因大屠杀、移民、饥荒和尸体传播的瘟疫而损失。由于冲突,甘肃失去了 74.5%(1455 万)的人口,陕西失去了 44.6%(620 万)的人口,北疆失去了 72.6%(34 万)的人口。[14]在陕甘地区造成十室九空的情形,死亡人数甚至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刽子手。

注释

[编辑]
  1. ^白彦虎具体籍贯有多种说法,一说为西安本地人,一说为陕西泾阳人,一说为陕西大荔人;其中泾阳说又有泾阳县瑞安乡包方里焦村(今陕西省泾阳县崇文镇焦村)人的说法。
  2. ^以后十八大元帅里有七位战死:马正和杨文治张四明王明章沙学德赫明堂冯君幅;其他投降的有九位:禹得彦崔伟余彦禄蓝明泰阎兴泰邹保和陈林马生彦毕大才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Tikhvinskiĭ, Sergeĭ Leonidovich.Modern History of China. Progress Publishers. 1983: 251,253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2. ^2.02.1《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百七十八. : 第32页. 
  3. ^魏光焘,《戡定新疆记》:“戕官弁,杀行客,掠台马”。
  4. ^王国杰. 重新评价白彦虎. 《西北民族研究》. 1998年, (01期). 
  5. ^王国杰《重新评价白彦虎》:1993年6月,笔者在中亚寻访了白彦虎第二个孙子黑牙支·白彦虎。他给我讲述一段很珍贵的口碑史料《白帅杀嫂》:过戈壁滩时由于条件太差,一些意志薄弱者牢骚不断,军心不稳。一天,白彦虎的亲嫂(白彦龙之妻)在灶房里边烧火边发牢骚,抱怨不该进戈壁滩,不该再往前行。围观者不少,一些人也随声附和。白彦虎遂提刀砍了亲嫂。
  6. ^《清史稿/德宗本纪一》:壬辰,新疆平,匪首白彦虎遁入俄罗斯。
  7. ^《清史稿》(关外二次本),卷一百五十三,志一百二十八,邦交一,俄罗斯,页 4494。1878年清政府“命吏部左侍郎崇厚使俄,议还伊犁及交白彦虎诸事”。
  8. ^Ding, Hong.关于白彦虎之复议. 回族研究. 2001,1: 29-35(中文). 
  9. ^《左文襄公全集·卷三十·奏稿四·<截剿逆回大胜折>》。
  10. ^《平定关陇纪略》。
  1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89页。
  12. ^徐文钦.跟高层领导学读书. 南文博雅. 2015-05-07: 220. GGKEY:CKPS58DLTEQ. 
  13. ^王震将军评左宗棠:屠夫还是功臣?(图). 2008年9月8日 [2018年2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1日). 
  14. ^路伟东. "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 历史地理第19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来源

[编辑]
  • 王国杰:《重新评价白彦虎──西北民族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回族在线,2006年.
  • 红柯:《一个陕西人看西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 葛剑雄(2005年):《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9-04302-0.
  • 《镇原县志》
  • 升允、长庚修、安维峻 纂:《甘肃新通志》,清光绪
  •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 台北:聊经出版公司,2001年.ISBN 978-957-08-1937-3.

参见

[编辑]
同治陕甘回乱(1862年-1873年)
背景
其他民变影响
伊斯兰教派纷争
叛乱
主要人物
清廷
回民武装
其他
外部势力
后续
中国民变起事领袖
东周
西汉
东汉
前期
中期
后期
黄巾
三国
曹魏
蜀汉
孙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前期
后期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吐蕃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海盗
西夏
西辽
前期
中期
后期
红巾
海盗
前期
中期
后期
海盗
前期
中期
后期
海盗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白彥虎&oldid=8960558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