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 | 詞彙 | IPA | 意義 | 註釋 |
|---|
| 白俄羅斯語[7] | новы(英语:Belarusian alphabet) | [ˈn̪ovɨ] | 新的 | 為舌端齒齒齦音[7]。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白俄羅斯語音系(英语:Belarusian phonology) |
| 保加利亞語[8] | жена(英语:Macedonian alphabet) | [ʒɛˈn̪a] | 女人 | 為舌端齒齒齦音[8]。 |
| 加泰隆語[9] | cantar | [kən̪ˈt̪ä] | 歌唱 | 為舌端齒齒齦音[9]。為/n/在/t,d/前的同位異音[9]。參見加泰隆語音系(英语:Catalan phonology)。 |
| 英語[10] | month | [mʌn̪θ] | 月份 | 為齒間音。為/n/在/θ,ð/前的同位異音。參見英語音系學。 |
| 世界語[11] | Esperanto(英语:Esperanto orthography) | [espeˈranto] | 希望者 | 參見世界語音系(英语:Esperanto phonology)。 |
| 法語[12] | connexion | [kɔn̪ɛksjɔ̃] | 連接 | 為舌端齒齒齦音,有時為普通的齒齦音。參見法語音系。 |
| 希臘語[13] | άνθος/ánthos | [ˈɐn̪θo̞s] | 花 | 為齒間音。為/n/的同位異音。參見現代希臘語音系(英语:Modern Greek phonology)。 |
| 印度斯坦語[14] | नया/نیا | [n̪əjaː] | 新的 | 參見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 |
| 匈牙利語[15] | nagyi(英语:Hungarian orthography) | [ˈn̪ɒɟi] | 祖母 |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匈牙利語音系(英语:Hungarian phonology)。 |
| 義大利語[16][17] | cantare | [kän̪ˈt̪äːre] | 歌唱 | 為舌端齒齒齦音[17]。為/n/在/t,d,s,z,t͡s,d͡z/前的同位異音[16][17] 。參見義大利語音系(英语:Italian phonology)。 |
| 卡舒比語[18] | [比如?] | | 為舌端齒齒齦音。 |
| 哈薩克語[19] | көрінді/ko'rindi(英语:BGN/PCGN romanization of Kazakh) | [kœɾɪn̪d̪ɪ] | 看起來 |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在/t,d/前的同位異音。 |
| 柯爾克孜語 | беделинде(英语:Kyrgyz alphabets) | [be̞d̪e̞lin̪d̪e̞] | 當權 |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在/t,d/前的同位異音。 |
| 拉脫維亞語[20] | nakts(英语:Latvian alphabet) | [n̪äkt̪s̪] | 夜晚 |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拉脫維亞語音系(英语:Latvian phonology)。 |
| 馬其頓語[21] | нос(英语:Macedonian alphabet) | [n̪o̞s̪] | 鼻子 |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馬其頓語音系(英语:Macedonian phonology)。 |
| 馬拉雅拉姆語[22] | പന്നി/panni(英语:Romanization of Malayalam) | [pən̪n̪i] | 豬 | 對某些語言使用者而言為齒間音。[22] |
| 馬普切語[23] | müṉa(英语:Mapudungun alphabet) | [mɘ̝ˈn̪ɐ̝] | 堂兄弟 | 為齒間音[23]。 |
| 馬拉提語[24] | नख | [n̪əkʰə] | 指甲 | 參見馬拉提語音系(英语:Marathi phonology)。 |
| 波蘭語[25] | nos | [n̪ɔs̪] | 鼻子 | 為舌端齒齒齦音,在/t͡ʂ,d͡ʐ/前則為齒齦音。參見波蘭語音系(英语:Polish phonology)。 |
| 葡萄牙語 | 通用[26][27] | narina | [n̻ɐˈɾin̻ɐ] | 鼻孔 | 為舌端齒齒齦音,可能會鼻音化其前面的元音(尤其是在重音音節上)。當與[j]組成輔音叢、或置於/i/前時,有同位異音[ɲ̟]。 |
| 白話保利斯塔方言[28][29] | percebendo | [pe̞ʁse̞ˈbẽn̻u] | 感知 | 為舌端齒齒齦音。在社會地位(英语:Prestige (sociolinguistics))較低的語言變體中,常作為/d/在重讀的鼻元音中的同位異音。參見葡萄牙語音系(英语:Portuguese phonology)。 |
| 羅馬尼亞語[30] | alună(英语:Romanian alphabet) | [äˈlun̪ə] | 榛子 |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羅馬尼亞語音系 |
| 俄語[31] | наш | [n̪ɑʂ] | 我們的 | 為舌端齒齒齦音,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俄語音系。 |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32][33] | студент /student | [s̪t̪ǔd̪e̞n̪t̪] | 學生 |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在/t,d,s,z,t͡s/前的同位異音。參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音系(英语:Serbo-Croatian phonology) |
| 斯洛維尼亞語[34][35] | amarant(英语:Slovene orthography) | [amaˈɾaːn̪t̪] | 莧菜 |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在/t,d,s,z,t͡s/前的同位異音[34][35]。參見斯洛維尼亞語音系(英语:Slovene phonology)。 |
| 西班牙語[36] | cantar | [kän̪ˈt̪är] | 歌唱 |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在/t,d/前的同位異音[36]。參見西班牙語音系(英语:Spanish phonology)。 |
| 烏克蘭語[37] | наш | [n̪ɑʃ] | 我們的 | 為舌端齒齒齦音,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烏克蘭語音系(英语:Ukrainian phonology)。 |
| 烏茲別克語[38] | [比如?] | | | 為舌端齒齒齦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