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康 |
|---|
| 1126年-1127年6月11日 |
| 政權 | 北宋 |
|---|
| 帝王 | 宋钦宗赵桓 张邦昌 |
|---|
| 歷時 | 2年 |
|---|
|
| 靖康在北宋及宋钦宗时期的位置。 |
|
靖康(1126年—1127年6月11日)是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靖康这个年号一共2年[1]。1127年4月20日—5月23日,张邦昌称楚帝之时,未改元,仍称“靖康二年”[2]。
有安定富足之意。
自澶淵之盟後,北宋每年需要向遼進貢十萬兩銀歲幣。雖然其對北宋并非巨大經濟壓力,但宮內反對聲依然強烈。於是[來源請求]宋徽宗與金國建立海上之盟,聯合攻遼。同盟中,金發現北宋的軍力孱弱,動生攻打北宋之意。
宣和七年(1126年),金軍攻打北宋,宋徽宗倉促將位子讓給宋欽宗趙桓,年號沿用。
宋欽宗向金求和,金提出了四大條件:
- 宋給金朝廷黃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緞百萬匹、牛馬萬頭
- 宋尊稱金為伯父
- 派親王、宰相為人質
- 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予金。欽宗答應,金人退回北方,宋徽宗亦返回首都東京汴梁。
靖康2年正月,宋欽宗被金人軟禁。二月六日,宋欽宗被金人廢為庶人,北宋滅亡。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大」表示該月有30日,「小」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十一壬辰」裡有中文數字「十一」,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十一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 西元 | 干支 | 紀年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閏月 |
|---|
| 1126年 | 丙午 | 靖康元年 | 丁卯大 | 丁酉大 | 丁卯大 | 丁酉小 | 丙寅大 | 丙申小 | 乙丑小 | 甲午大 | 甲子小 | 癸巳小 | 壬戌大 | 壬戌小 | 十一壬辰大 |
|---|
| 1/25 | 2/24 | 3/26 | 4/25 | 5/24 | 6/23 | 7/22 | 8/20 | 9/19 | 10/18 | 11/16 | 1127/1/15 | 12/16 |
| 1127年 | 丁未 | 靖康二年 | 辛卯大 | 辛酉大 | 辛卯小 | 庚申大 | | | | | | | | | |
|---|
| 2/13 | 3/15 | 4/14 | 5/13 | | | | | | | | | |
- 中國
- 日本
- 天治(1124年-1126年):崇德天皇之年号
- 大治(1126年-1131年):崇德天皇之年号
- 越南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62頁
- ^续资治通鉴/卷097
- ^脫脫.
宋史本紀第二十三欽宗. 维基文库. 「〔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徽宗詔皇太子嗣位,……丙寅,……詔改元。」 - ^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詔曰:『朕光膺眷祐,夤奉燕詰。載惟菲薄之資,獲撫盈成之運,宵衣罔怠,旰食靡遑。發政施仁,懷日靖四方之志;經文緯武,圖永尾兆民之功。式紀初元,是新美號,庶格神靈之助,遂臻華夏之和。茂謹王春獻,豈特遵魯史踰年之義;遹寧國步,蓋將紹周人過曆之期。自宣和八年正月一日改為靖康元年。』」 - ^脫脫.
金史本紀第三太宗. 维基文库. 「〔天會五年〕二月丙寅,詔降宋二帝為庶人。」 - ^脫脫.
宋史本紀第二十五高宗一. 维基文库. 「〔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於府治。改元建炎。」 - ^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詔曰:『……以靖康二年五月一日改為建炎元年。』」
|
|---|
| 宋朝 | | 北宋 | 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太平兴国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咸平998-1006→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祐1034-1038→宝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慶曆1041-1048→皇祐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元祐1086-1094→紹聖1094-1098→元符1098-1100→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靖康1126-1127 |
|---|
| 南宋 | 建炎1127-1129→明受1129→建炎1129-1130→紹興1131-1162→隆興1163-1164→乾道1165-1173→純熙(預定1174)→淳熙1174-1189→绍熙1190-1194→慶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开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宝庆1225-1227→绍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祐1241-1252→宝祐1253-1258→开庆1259→景定1260-1264→咸淳1265-1274→德祐1275-1276→景炎1276-1278→祥兴1278-1279 |
|---|
|
|---|
| 起事年號 | |
|---|
| 自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