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國主義曾於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新闻动态”栏位。 |
| 愛國主義属于维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引文请注明出处!否则让人摸不着头脑。Zj 20:59 2004年2月26日 (UTC)
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太狭隘了。
原文:
不同人會對愛國作出不同的定義。有些時候,這些定義會是無可爭辯的。例如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士兵奮力抵抗日本軍隊的入侵。單憑士兵個人的力量看來是無助於抵抗外敵的,不過他們還是願意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幾乎無人會否認這是良好的愛國表現。
「不同人會對愛國作出不同的定義。有些時候,這些定義會是無可爭辯的」既然不同的定義就表示歧義的存在,因此這段話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幾乎無人會否認這是良好的愛國表現」由於每個人的倫理觀不同,因此「願意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是否為「良好的」愛國表現是有問題的。而「良好的」這個用詞,也沒有提到好與壞的基準。
原文:
不過同樣地,當時的日本士兵也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同樣是良好的愛國表現。他們對天皇的領導毫無置疑,並願意捨棄自己的生命。不過如今,仍然認為侵略其他國家是愛國表現的人應該不多。反思歷史的結果可能會把過去的「愛國主義」評定為壞事。
這段話的後半用了「侵略其他國家」為例,然而「侵略其他國家」和愛國表現是沒有關係的。「侵略其他國家」的人當中可能有愛國的人,也可能有不愛國的人,同樣,反對「侵略其他國家」的人當中,可能有愛國的人,也可能有不愛國的人。Jbfc 09:40 2006年2月18日 (UTC)
中國愛國主義者一方面指責日本愛國主義者侵略他們,另一方面中國愛國主義者同樣也在侵略滿洲、蒙古、維吾爾和藏族的國家,愛國主義也是種雙重標準主義,中國的愛國主義者只准自己愛中國,不准日本人愛日本。日本人一旦愛日本就會立刻被中國憤青五毛們扣上法西斯主義者的帽子。123.192.249.116(留言)2018年4月20日 (五) 05:00 (UTC)
而且中國政府一方面宣稱少數民族也都是中華民族,但是卻對網路上漢族憤青對少數民族喊打喊殺的威脅言論都視若無睹同時對改善少數民族的經濟環境和保存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毫無興趣,而且每當發生少數民族與漢族衝突的事件時主流中國媒體不但不會呼籲終止暴力或關注少數民族的處境反而還會火上加油說少數民族都是暴力恐怖分子(當整個中國社會大部分人只要一看到少數民族就說:「那個人是暴力恐怖分子!」的時候也難怪那些少數民族會成為暴力恐怖分子了),很明顯,中國政府其實並不在乎少數民族權益也並不把少數民族當人看,中國政府想要強制同化少數民族(對於那些堅持自己民族文化不肯漢化的少數民族就直接從肉體上消滅)。123.192.249.116(留言)2018年4月20日 (五) 05:08 (UTC)
爱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国家的概念也并不那么明晰,“爱国主义”很容易将人引入误区,应该以爱社会、爱人民取而代之,以为人们谋幸福为基本的原则,任何与之相违背的都应当加以反对。
爱国并不是爱统治者。作家 Edward Abbey 曾说:A patriot must always be ready to defend his country against his government(爱国者必须时刻准备反对她的政府以捍卫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在统治者那里是用于维护其统治用的,如果说变相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那难道不是政府的职责?那难道不是它要维护自己统治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完全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而且不能是一个愚蠢的政府。历史发展到今天,“国家”这个政治怪物几乎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应有的好处。Luis Bunuel 说,God and Country are an unbeatable team; they break all records for oppression and bloodshed(上帝和国家是一支不可被击败的球队;他们打破了所有压迫和流血的纪录)。
爱国也不是确信自己的国家优于其他国家,自己的民族优于其他民族。显然,爱国主义包含了这种优越性,往往促成战争——弗洛姆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利益的争夺——无论是大和民族还是日耳曼人,都曾经要统治世界。肖伯纳说:You will never have a quiet world until you knock the patriotism out of the human race(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是要相对于敌人威胁自己的城邦的时候才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时候,“爱国”是要保护自己的人民不受别人的杀戮和奴役,但完全是出于对邪恶的反抗,对人民的保护,不是要维护统治,不是要保卫疆土,不是要统治别人。仅仅这么一点点牵强的理由,完全不能推断出宣扬“爱国”是合理的这样的结论。
爱国也不是爱领土。对领土的热爱,是对统治权的热爱,对民族优越性的热爱。为什么要收回台湾,却不要收回蒙古呢?我觉得最应该尊重的,是台湾人的利益和感情,而不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
爱国主义宣扬爱自己的国家,是一种狭隘的感情。西班牙音乐家 Pablo Casals 有一句话说的话非常中肯,他说:爱自己的国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为什么应该爱至于国界呢?爱国主义大多时候不过是一种疯狂的崇拜而已,它将“国家”置于人道之上,置于正义和真理之上,正如弗洛姆所言,“仅仅爱一个个体而排斥对他人的爱就不是爱,不把爱某人的国家作为对人道主义的热爱的组成部分就不是爱,而是偶像崇拜。”所以 Malcolm X 说:You're not supposed to be so blind with patriotism that you can't face reality. Wrong is wrong, no matter who says it(您不应该让爱国主义蒙敝双眼,以致不分真伪。错误就是错误,无论是出自谁口)。
王尔德曾说,爱国主义是恶人的美德。因为,正如 Ambrose Bierce 所说:Patriotism: Combustible rubbish ready to the torch of any one ambitious to illuminate his name(爱国主义: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爱国纯粹是一种狭隘的情感,是和平与自由、进步的阻碍。所以,我反对。
我支持你, 坚决反对盲目而荒唐的爱国主义!
[历史发展到今天,“国家”这个政治怪物几乎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应有的好处。]是偏頗的說法,只是為了和把愛國說成是當然的相對,其實人類有文明就需產生國家來制訂各種標準和法規,所以國家的存在對人帶來的好處是無形的,可是國家帶來的壞處是有形的。這點使到傳統的愛國者很難做有理性的辯護,只懂盲目地駁斥,應當從歷史上國家如何產生和其正面的作用看待。Gx9900gundam (留言)2008年6月20日 (五) 15:36 (UTC)
我覺得:愛國主義=礙國主義,特別是如果有某些在經濟上表現很無能而且還用反腐敗當藉口對內搞大清洗和黨爭運動並且為了堵住自由的聲音所以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網路自由的政策的那種廢物領導人,想要利用礙國主義來洗腦人民轉移人民對他們的不滿並且將不滿轉嫁給外國人時。123.192.249.116(留言)2018年4月20日 (五) 04:40 (UTC)
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都主張,如果你的國家/民族中有一個殺人放火姦淫擄掠吃喝嫖賭抽黃毒無惡不作的人渣在霸凌善良的外國人的時候,那你出於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緣故必須幫助自己國家/民族裡面的那個人渣去一起欺凌外國人,你必須幫助那個人渣去制服手無縛雞之力的外國小女孩幫助那個人渣強姦,因為你倒楣剛好跟一個人渣生在同一個國家/民族,那些有病態人格的精神病殺人魔也可以隨便找個外國的老弱婦孺殺了,殺人的理由就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好了。123.192.249.116(留言)2018年4月20日 (五) 04:51 (UTC)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译言用户hypocritical对英文版en:Patriotism的翻译,根据GFDL版权协议,补充到条目中--百無一用是書生 (☎)2008年4月18日 (五) 17:58 (UTC)
不只是在文獻如此,在中文語境,特別是在中國大陸下,這兩詞有高度重覆出現的頻率。--(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0日 (日) 15:18 (UTC)
主義一詞有特殊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此條目的文獻內容要找的是含主義ism的愛國主義,而不是單純的愛國,請多用可靠來源來補修條目內容,而不是自己做出原創定義。--(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1日 (一) 01:19 (UTC)
对于hanteng及任何编辑者加入的内容,只要有来源的,我都不会移除,而是放在条目的适合位置中。请尊重他人的编辑成果。--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1日 (一) 01:27 (UTC)
愛國主義的歷史,不是愛國的歷史也不是愛國一詞的歷史,而是愛國主義做為一個主義(-ism)的歷史變化,此段需要更多可靠第三方來源,專講ism的,而不是談愛國者patriot的。不然就會變成對愛國者一詞考查的原創研究。維基百科可以用其他可靠第三方來源在討論愛國主義做為主義的歷史變化來提出字詞變化,但此條目的主題為ism的愛國主義,而此段為ism的愛國主義的歷史,請切題,並切題找其他可靠第三方來源。--(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2日 (二) 02:48 (UTC)
User:Edouardlicn翻譯英文此段
is a devotion to one'shomeland, excluding differences caused by the dependencies of the term's meaning upon context,geography andphilosophy. In a generalized sense applicable to all countries and peoples, patriotism is a devotion to one's country.
是沒有來源的,已補上cn補版。有來源的段落是和國族主義相關的段落文字,hanteng的編輯從此原則:WP:SYN。--(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2日 (二) 03:07 (UTC)
排除依附在其词语上的其它诸如地理学、哲学等的因素,是指某人对家乡的奉献、忠诚、信仰、热爱。在普世价值中,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奉献、忠诚、信仰、热爱。
至於爱国主义是不是普世价值中的一種,就目前引用的來源有關爱国主义及世界主義的普世或民族獨特性的相關文獻來源中,似乎是非常有爭議的斷言。因為有相當多的文獻來源(見歷史一節引用的文獻)主張爱国主义(特別是19世紀後)不是普世價值,而是強調民族獨特性的價值,也是因為如此才有極端爱国主义的歷史發展和討論。
因為「在普世价值中,爱国主义是对...」的斷言並無明列來源,並且和其他有來源的描述有衝突,所以先從內文移至此,待有明列來源後,再以WP:NPOV及WP:SYN的方式再納入條目內文。--(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2日 (二) 17:14 (UTC)
以下來源格式請改進:<nowiki>[1]</nowiki>請改用http://reftag.appspot.com/ 工具產出符合維基語法要求格式。
否則,books.google.com不是個來源名稱,來源名稱ref name應該是Chisick加出版年。--(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2日 (二) 02:53 (UTC)
移動無來源之疑似原創研究的字句如下
对爱国主义的教育,经常见于国家的政权组织对国民以系统性的行为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來源請求] |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3日 (三) 07:33 (UTC)
原調查的內容,其來源為一個研究報告,主要是要以量化研究跨國投資者的國內/國外投資比率和各國的愛國指數有無關係。而該研究,經速讀,並沒有發現原條目內文的兩個斷言的內容:
注意World Value Survey (WVS)的數據為第一手來源,除非有其他研究或World Value Survey 本身的研究報告有做出以上斷言內容的分析斷言,否則上面兩句則疑是維基人自行對第一手來源自行做出的原創總結WP:SYN。避免誤會的方式,就是按方針WP:SYN所說的,明列做出此分析總結的可靠來源。
另外,為補回沒有調查跨國比較的缺憾,hanteng已補上更權威的跨國教育研究組織的報告內容和列表,其列表的項目和內容應較原來的豐富且切題,再者,條目相關內容完全根據IEA自行總結出的報告分析,避免維基人自行對第一手來源數字做出原創總結。
以上理由,hanteng將原調查一節內容自條目刪除後移於此備查。<div>{|class="wikitable sortable"|-!style="background-color:#cfcfcf; float:right;" |国家!! 1995-97|-| [[USA]] || 3.72|-| [[Venezuela]] || 3.73|-| [[South Africa]] || 3.72|-| [[India]] || 3.70|-| [[Peru]] || 3.68|-| [[Slovenia]] || 3.64|-| [[Poland]] || 3.55|-| [[Australia]] || 3.54|-| [[Spain]] || 3.38|-| [[Argentina]] || 3.29|-| [[Sweden]] || 3.13|-| [[Moldova]] || 2.98|-| [[Japan]] || 2.85|-| [[Russia]] || 2.69|-| [[Switzerland]] || 2.59|-| [[Lithuania]] || 2.47|-| [[Latvia]] || 2.10|-| [[Germany]] || 1.37|-class="sortbottom"| 平均 || 3.12|}</div>曾有多项以各种目的测试爱国主义的调查,例如{{link-en|Correlates of War|Correlates of War}}计划这样的测试战争倾向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的测试。不同测试的结果与时代有关。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爱国主义得分在或接近最高,而现在同样的测试则接近最低。这个爱国主义得分表格是{{link-en|World Values Survey|World Values Survey}}提供,针对该国的“高收入居民”提出类似的问题“你对加入此国籍感到自豪吗?”分数从1(不自豪)到4(很自豪)。在1990年至1992年间德国的数值较高可能反映了当时的东西德合并。<ref>[http://faculty.chicagobooth.edu/adair.morse/research/nat080211.pdf ''Patriotism in Your Portfolio"] Adair Morse, UofC 2008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2010. Volume 14 (2), pg 411-440.</ref> {|class="wikitable sortable"|-!style="background-color:#cfcfcf;" align="right"|国家!!分数 1990-92|-| [[Republic of Ireland|Ireland]] || 3.74|-| [[United States|USA]] || 3.73|-| [[India]] || 3.67|-| [[South Africa]] || 3.55|-| [[Canada]] || 3.53|-| [[Spain]] || 3.46|-| [[United Kingdom]] || 3.38|-| [[Denmark]] || 3.27|-| [[Italy]] || 3.25|-| [[Sweden]] || 3.22|-| [[France]] || 3.18|-| [[Finland]] || 3.17|-| [[Belgium]] || 3.07|-| [[Netherlands]] || 2.93|-| [[Germany]] || 2.75|-class="sortbottom"| 平均 || 3.26|}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3日 (三) 17:25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好吧,又是新闻报导。hanteng从现在开始,对爱国主义条目的大量有来源内容作出破坏(删除来源后划上质疑语句),对上下段连贯的内容加上质疑语句(上面支持下面反对,居然还要对“相反”二字加上“谁”)。
对于其对爱国主义条目的破坏,我将不再对此条目的主体内容作出任何保护或维护措施。今后我只会执行社区的共识。--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2日 (二) 03:02 (UTC)
來源格式以下來源格式請改進: Template:Nowiki 請改用http://reftag.appspot.com/ 工具產出符合維基語法要求格式。
否則,books.google.com不是個來源名稱,來源名稱ref name應該是Chisick加出版年。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
——留言) 2013年1月22日 (二) 02:53 (UTC)
- 你自己不会改?--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 2013年1月22日 (二) 02:54 (UTC)
- (:)回應那是您寫的部份,我只是好意提醒您,要是烏拉的話,他看不爽還直接刪過,我只是提醒您可以用的工具,你不想用,至少改ref name,否則ref name google books再單獨出現的話,則有刪除的必要,因為ref name指的要是作者或篇面,而不是google books的網站。--(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2日 (二) 03:01 (UTC)
无力吐槽。补充,那个ref名字是英文版本复制过来的,不是我自己写的.....我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博士在读生的水平。我在这里公开表明,以后绝对不让孩子读因特网研究所的研究生。--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2日 (二) 06:03 (UTC)
此事主因為User:Edouardlicn翻譯英文版本無來源支持的內容,又辯稱英文版內容可以做為來源,維基百科內容本來就不行用其他條目或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為來源(因為維基為不可靠來源),正確做法為hanteng第一次於討論頁耐心提醒他,要回歸引用來源的內容。我實在不情願要把該討論頁的討論移到這裡來,但為求自保避免User:Edouardlicn的不根據事實的斷章取義扭曲,進行其所謂的"新聞",hanteng被迫將原討論頁的一段抄於此存證:翻譯英文此段
is a devotion to one'shomeland, excluding differences caused by the dependencies of the term's meaning upon context,geography andphilosophy. In a generalized sense applicable to all countries and peoples, patriotism is a devotion to one's country.
是沒有來源的,已補上cn補版。
有來源的段落是和國族主義相關的段落文字,hanteng的編輯從此原則:WP:SYN。--(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2日 (二) 03:07 (UTC)-(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2日 (二) 07:21 (UTC)
就你这样子还想扩大到编辑战?以前看在你做事还讲点道理,都愿意跟你商量下,现在你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利欲熏心,还有谁的话能听的进去?跟你继续战影响我形象。我虽然一路掉节操,不过还是有点的!--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2日 (二) 07:27 (UTC)
这个讨论存档之时,就是所谓的牛津因特网研究所的博士在读生编辑条目的水平,括弧笑。--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3日 (三) 00:30 (UTC)
請對以下清理出的內容補充改進後,再納入條目內文。--(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01:43 (UTC)
在经典的18世纪爱国主义里,忠于国家是忠于教会的对立面,教士们常因其“父国”(patrie)在天堂而被质疑是否应该允许在学校教学,因为他们不会激发学生对他们祖国的爱。[來源請求]
相反[谁?]地,塞缪尔·约翰逊在1774年发表了《The Patriot》,一篇批评爱国主义的评论文章。在1775年4月7日晚的一次著名演讲上,他发表了“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後的藏身之地”的观点[1]。这一般被认为不是针对通常的爱国主义,而是由約翰·斯圖爾特及其支持者的错误的爱国主义。约翰逊反对那些自我标榜的爱国主义者,支持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2]
第二批:--(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2013年1月30日 (三) 12:21 (UTC)


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对所有人类的道德责任都一样。这被称为世界主义(事实上,很多爱国主义者情愿把持这种观点的人称为通敌者)[來源請求]。
爱国主义表达了对某一特殊公民或者政党的价值偏好。泛世者并不认同这种特殊的偏好。他们选择一种更加宽阔的价值体系作为替代。在欧盟,像尤尔根·哈贝马斯这样的思考者倡导一种以欧洲为整体的爱国主义,但是不幸的是欧洲的爱国主义大多局限在一国内,并常常带有怀疑整体欧洲的特点。[來源請求]
一些把宗教的位置放在母国之上的信教者经常招致爱国主义者的怀疑和敌意。举个例子,在美国境内经常遭受这种怀疑的是天主教会和穆斯林教会。在美英两国,天主教会对教皇忠诚甚于对国家的忠诚。因此,作为教会得力助手的哥伦布骑士会把爱国主义当作其四项美德之一。而穆斯林则把高于国家的忠诚献给伊斯兰教会。其他团体发现很难在宗教信仰和爱国行为之间找平衡点。耶和华见证人(基督教的一派)和门诺会则选择坚决抵制任何显示爱国主义象征的活动。[來源請求]
爱国主义的拥护者则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规范当作一种美德。在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的著作《爱国主义是美德吗?》中,他指出一个时代对道德概念的原则建立在对来源地等偶然特性的盲目崇拜上(意指非理性),因此也就拒绝爱国主义可以选择这一观点。他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可以替代的道德概念,这种概念可以和爱国主义同时相存。查尔斯(Charles Blattberg)在《从多元主义政治到爱国主义政治》中也阐述了类似的爱国主义观念。[來源請求]
在各个国家里,政客们会利用爱国情绪来攻击他们的政敌,隐约或者明显地指责政敌背叛国家。小众可能会拒绝大众觉得理所当然的爱国主义忠诚。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政党之外所以也没有理由为它自豪。澳大利亚保守派首相約翰·霍華德在1996年说:“用'黑臂章的歷史觀'看待我國的历史, 發現從1788年以來澳大利亞歷史的大部分不過是一個不光彩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帝国主义,资源滥采,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歧视。”[來源請求]
爱国主义十分依靠各种形式的行为来表达,比如展示国旗,唱国歌,参加群众集会,往轿车的保险杠上贴爱国主义贴纸(英语:Bumper sticker),或者其他各种对国家表达忠心的方式。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形式则是为了提高士气,并使士兵因此奋战。[來源請求]
爱国主义有消极的一面。由于「甚麼才是爱国」人人看法不同,所以爱国一词显得颇为主观,因此人们对“爱国”行为的定义极具争议。當中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有政客把愛國主義當作是攻擊對手的手段之一,指控對方是不愛國的人。也有人嘗試把愛國標準化、表現單一化;其中安布罗斯·比尔斯称“愛國主義是一堆易燃的垃圾, 任何想照亮自己名字的人只要朝它丟根火柴就可以了。”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以下述說話把爱国主义视为:「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後的藏身之地」。這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歪曲了愛國主義的本質——不止把愛國變成了一種盲目的信仰,這些行為更無助民主的發展,因為社會的精力都虛耗於愛國的爭論之中。
极端程度的爱国主义(极端爱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是一种很危險的思潮,极右翼的法西斯主义就是其中一种。
[1]不清楚Edouardlicn刪除有可靠來源的內容依據。--(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2013年2月15日 (五) 01:49 (UTC)之前#愛國教育和公民教育的關係有過討論,
不只是在文獻如此,在中文語境,特別是在中國大陸下,這兩詞有高度重覆出現的頻率。--(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0日 (日) 15:18 (UTC):我还可以告诉你,那是同一个课程的两个章节内容。重复出现非常正常。--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 2013年1月20日 (日) 15:37 (UTC):(:)回應所以在概念區分上,我們做為維基人就不可以自行原創研究,來做這些概念的區分,而是要以可靠第二級第三方來源的區分為區分。目前您在愛國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提交內容只有刪除原來沒有來源的部份,並沒有其他貢獻,請您若真的有心要改進一般概念的愛國教育和公民教育,請多用可靠第二級第三方來源,少用第一級來源並不是第三級的來源。--(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0日 (日) 16:45 (UTC)::你只能够看到“目前”吗?一周后这几个条目肯定已经不是“目前”的状态了。--下限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1月20日 (日) 17:34 (UTC)
因此Edouardlicn(→愛國主義在公民教育的效果: 移除非必要的公民教育论述)有失理據。--(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2013年2月15日 (五) 02:06 (UTC)
如题--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爱圆神爱萝莉塔2013年2月15日 (五) 03:13 (UTC)
如题--(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2013年2月15日 (五) 14:18 (UTC)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的理論及政策中,有一派人主張愛國情操教育(尤其是在歷史教學及青少年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而突出爱国教育(patriotic education),然而自由主義者則會質疑愛國主義和民主及正義的價值是否相容,否則會有意識型態灌輸的問題[1]。因此,公民教育中激發愛國心及公民意識的跨國差異,為國際公民權的差異比較關注重點[2][3]。
根據權威[4][5]國際教育研究組織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的公民教育諸多面向的跨國調查比較各國公民教育的研究,其1999跨國比較各國公民及素養調查研究的研究總結,西歐國家及香港特區絕大多數的老師認為學校教育及環境在發展愛國並忠於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操方面, 很少有效果(參見列表);但大多數國家老師則同意學生們在學校內可以且學到了瞭解他人、和他人合作、環境保護、關心社會及投票的重要性等面向的公民教育價值目標[6]。
{{Editprotected}}
回復Edo用戶刪除並不願在討論頁提出刪除理據的內容[3]
這不是編輯爭議,而是該用戶一連串以製造爭議的方式來對其版本的保護措施,注意刪除的內容也是11小時內針對性提刪條目如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等(詳見User:Hanteng/討論頁統計)的合理保留下來的跨國教育比較的權威內容,為愛國教育內容必要的不可遺漏的可靠權威來源,全部遭該用戶以系統性技術性的方式處理,若此編修行為變相受到鼓勵,未來討論頁討論就不必要了,只要警告-回退-技巧性保護的連續手法?--(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2013年2月15日 (五) 19:57 (UTC)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愛國主義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報告軟件缺陷)2017年9月25日 (一) 20:47 (UTC)
引起爭議的重點並不在於「加入歌頌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愛國民族主義內容」。爭議是課程指引強調情感灌輸、要求培育學生對中國的「自豪感」、內容偏頗只提及國家美好的一面,及要求對學生進行情感評核。——愚蠢的人類2019年9月18日 (三) 20:51 (UTC)
|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执行者:Jimmy-bot(留言)2019年9月29日 (日) 08:14 (UTC)。
本主题或以下段落文字,在讨论结束后应存档至Talk:爱国主义。User:Techyan又撤销了爱国主义我的编辑,老是撤销我的编辑,塞点莫须有的理由搪塞了事。
我觉得这用户在滥用、乱改。我提出,这用户每次撤销,都必须在讨论页写清楚为什么。大家评评理。--⼥⼉(留言)2019年9月15日 (日) 10:43 (UTC)
之前没有看到讨论就删除了,补充一下删除的理由:
~&Ouais~2019年10月24日 (四) 14:18 (UTC)
條目的教育部分作者完全只是按照自己的觀點尋找資料來作證自己的內容,實際上我在查證“民族主義”條目的時候就有一篇輔仁大學羅志平教授的《民族主義, 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可以做為很好的參證:
“民族主義經由歷史教育來傳播,而歷史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教科書,掌控了教科書的編寫權力,便擁有歷史的詮釋權,進而確立統治的正當性,任何當權者都不敢忽視歷史教科書所扮演的角色。”
“這幾年,亞洲的三個重要國家都在教科書的編撰上引發很大的 爭議。1995 年 7 月,以東京大學教授藤岡信勝為首的一群知識份子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第七卷第一期 246 開始大肆鼓吹「自由主義史觀」⋯⋯”
“美國著名史家魯格(Harold Rugg)在《哈洛德魯格教科書》(The Textbooks of Harold Rugg)中說:「抨擊教科書是件容易的事,公平地加以評價卻相當困 難」。(引自 Nash, 1995: 40)”
“運作歷史教科書來強化民族主義與愛國心,不是只有日本、韓國與中國這樣做,歐美國家也不例外。”
光光看這一篇文章的論述就知道條目論述是多麼偏頗,例子和觀點是多麼狹隘。何況在我看來,文中所強調的權威也不過如此,作者還需要多次強調這是權威,突出一種歐美就不是這麼做,就只有落後專制才會做,本身就是一種灌輸式論述,真是諷刺。~&Ouais~2020年5月17日 (日) 16: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