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mail原本運行於FreeBSD平台和Solaris操作系统上。最初,微軟試圖將運行於FreeBSD上的部分過渡至基於Windows NT 4.0的系統上,但告失敗。之後微軟又嘗試將系統過渡至Windows 2000平台。2001年6月,微軟宣佈過渡完成。但幾天以後微軟又收回這一言論,並承認Hotmail的部分功能事實上仍依賴於FreeBSD。
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微軟的網絡認證系統Passport(後稱“Windows Live ID”)被應用在了Hotmail上,同時Hotmail還與微軟的即時消息和社交網絡軟件MSN Messenger及MSN Spaces(現分別稱“Windows Live Messenger”和“Windows Live Spaces”)整合在了一起。但就在這時,Hotmail出現了一個安全問題,這個問題允許任何人只需輸入密碼“eh”即可登入任一Hotmail帳戶。這在當時可謂是“網絡史上波及最廣的安全事件”。[1]
微軟在宣佈這一新的郵件系統將取名“Windows Live Mail”時曾計劃廢除Hotmail這一品牌,但由於測試人員對名稱的變更會產生混淆而且偏好“Hotmail”這個已經被熟知的名字,開發者很快便放棄了這一計劃,並最終決定將新的郵件系統命名為“Windows Live Hotmail”。測試版的研發工作於2007年4月完成,2007年5月7日,Windows Live Hotmail開始接受新用戶註冊。原來的MSN Hotmail界面只能被在Windows Live Hotmail發佈日期前註冊Hotmail帳戶並且選擇不升級到Windows Live Hotmail的用戶訪問。
Windows Live Hotmail郵件服務在全球很多國家都開通,是網路上最大的郵件提供商,為用戶提供免費郵件空間來儲存發送及接收的郵件。
Outlook.com提供電郵查送、聯絡人、行事曆和OneDrive功能。Outlook.com使用Ajax技術,並支持更高版本的瀏覽器。界面支援鍵盤控制。支持結構化查詢語法搜索郵件,郵件過濾器,文件夾組織郵件,地址自動完成,聯繫分組,導入和導出CSV文件,文本格式,簽名,垃圾郵件過濾和病毒掃描。Outlook.com亦提供活動視圖、與Office Web Apps和Skype整合等功能。另外,訊息中心(類似即時通)可以和其他人對話,可以連接Facebook、Google等其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