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5月19日日食 | |
|---|---|
| 日食類型 | |
| 性質 | 日偏食 |
| 伽瑪 | 1.0720 |
| 食分 | 0.8406 |
| 食甚(定義) | |
| 位置 | 苏联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東南部 |
| 坐標 | 63°12′N81°06′E / 63.2°N 81.1°E /63.2; 81.1 |
| 時間(UTC) | |
| 食甚 | 21:28:43 |
| 參考 | |
| 沙羅周期 | 147(80次中的第21次) |
這次日食已經結束(更新) | |
1985年5月19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85年5月19日(東半球大多為5月20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偽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亚洲東北部、欧洲北部、北美洲北部。[2]
本次日偏食可在中國東部和東北部、蒙古中東部、朝鲜半岛、日本、太平洋西北部諸島嶼、苏联中東部(今屬俄罗斯)、北歐北部北冰洋沿岸及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中北部、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格陵兰看到。依時區不同,欧洲、北美洲大多在5月19日看到日食,亚洲大多在5月20日看到日食,而苏联欧洲部分的北冰洋沿岸等處於極晝的部分地區日食從5月19日深夜持續到5月20日凌晨。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註:1982年1月25日和1982年7月20日的日偏食屬於上一組交點年系列。
| 升交點 | 降交點 | |||
|---|---|---|---|---|
| 沙羅週期 | 地圖 | 沙羅週期 | 地圖 | |
| 117 | 1982年6月21日 偏食(南) | 122 | 1982年12月15日 偏食(北) | |
| 127 | 1983年6月11日 全食 | 132 | 1983年12月4日 環食 | |
| 137 | 1984年5月30日 環食 | 142 新西兰吉斯伯恩的日偏食 | 1984年11月22日 全食 | |
| 147 | 1985年5月19日 偏食(北) | 152 | 1985年11月12日 全食 | |
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47,共包含80次日食,依次為1624年10月12日至1985年5月19日的21次日偏食、2003年5月31日至2706年7月31日的40次日環食、2724年8月11日至3049年2月24日的1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424.38年。本周期並無日全食。[4]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11次日食,是第17至27次:
| 17 | 18 | 19 |
|---|---|---|
1913年4月6日 | 1931年4月18日 | 1949年4月28日 |
| 20 | 21 | 22 |
1967年5月9日 | 1985年5月19日 | 2003年5月31日 |
| 23 | 24 | 25 |
2021年6月10日 | 2039年6月21日 | 2057年7月1日 |
| 26 | 27 | |
2075年7月13日 | 2093年7月23日 |
| 日食 | ||
|---|---|---|
| 上一次日食: 1984年11月22日日食 (日全食) | 1985年5月19日日食 (日偏食) | 下一次日食: 1985年11月12日日食 (日全食) |
| 上一次日偏食: 1982年12月15日日食 | 下一次日偏食: 1986年4月9日日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