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將當時的土埆厝摧毀 | |
| 日期 | 1904年11月6日 (0004-11-06) |
|---|---|
| 震级 | 6.1 |
| 震源深度 | 7公里(4英里) |
| 震中 | 23°30′00″N120°16′30″E / 23.500°N 120.275°E /23.500; 120.275[1] |
| 影响地区 | |
| 伤亡 | 145人死亡 |
斗六地震是指1904年(明治37年)11月6日凌晨4點25分在日治臺灣南部地區嘉義廳、斗六廳(今嘉義縣、雲林縣)附近發生的一起災害地震[1]。震源深度僅7公里,屬於淺層地震,將當時耐震程度較低的茅草屋、竹屋、土埆厝摧毀[2]。此次地震造成了广泛的破坏,範圍包含嘉義廳、斗六廳、彰化廳、鹽水港廳,致使145人死亡,158人受傷,房屋全倒661棟,3,179棟房屋損壞[3]。嘉義廳受損最大[4],其中新港地區有約三分之二的房屋全倒、半倒或破損[1]。这次地震是台湾於20世纪死亡人数排在第五位的災害地震[5][3]。
|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这是一篇與地震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