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𠊎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本页有Unihan扩展B区汉字:「𠊎」,這些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𠊎话
越南語Tiếng Ngái
Ngaai1 va4
Sán Ngái và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
 越南
区域廣東省西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越南北部
語系
漢藏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Glottologhakk1236[4]
客家

𠊎ái[5],是廣東省西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區一類方言,客家語一支。該類方言因第一人称“𠊎”(发音:ngái,IPA/ŋai/)而得名。這一類方言在粵西等地分佈較為廣泛,但是調查研究卻較為薄弱,導致這個地區以外的人士對這一類方言了解較少。[6] 因電腦顯示字體問題,網絡及一些文獻上采用近音字表示“𠊎”字,可記作𠊎話,亦可記作“涯話”、“崖話”、“哎話[7]”等。

𠊎話主要分佈在中國廣東省西南部(粤西)和广西南部(桂南)的大部分县市(各县市比例不一),另越南𠊎族也是因使用𠊎话而得名。

歷史

[编辑]

使用𠊎话的人群祖籍主要是福建西部旧汀州府粤东嘉应州地区,祖先大致從宋後開始遷入,明朝期间形成大規模[8]

現狀

[编辑]

內部差異

[编辑]

根据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粤西、桂南𠊎话并不相连在一起(与粤东、闽西、赣南的客家语相区别),而是以小片的形式存在于这些地区,各小片在词汇、发音等方面有差异[9]。甚至同一縣(例如電白縣)內的𠊎話之間都有差異[10]。然而根據2012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粵西地區的𠊎話被歸類為客家语粵西片,桂南的𠊎話仍舊屬於未分片方言島。[11]

受到衝擊

[编辑]

粵西和桂南地區的𠊎話受到其他語言的衝擊較大。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粵語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粤语白话的对外扩张,對處在粤西乡镇地區的𠊎話人群的語言文化产生很大衝擊,例如在茂名地區,使用𠊎話等非粵語族群也被粵語白話侵染[12]。隨著國家推普政策的開展,普通話也深刻衝擊了𠊎話。

流行文化

[编辑]

以𠊎話形式的流行文化並不豐富。網絡上傳播各地𠊎話人創作或改編的𠊎話作品,其中以電白人西桐木創作的𠊎話音樂為代表。

特徵

[编辑]

具有一般客家话所具備的特徵,如:

  • 古全浊声母与次清声母合流,不论平仄多读成送气清塞音、塞擦音;
  • 古非、敷、奉、微母部分字读重唇音;
  • 古全浊、次浊部分上声字读阴平调;
  • 古晓、匣母逢合口大部分读作[f];
  • 古雅、来母不混。

與一般客家话相異的特徵,如:

  • 古心母、生母及崇母部分字讀[ɬ](部分地區如陸川縣等地沒有這個音);
  • 止攝精組部分字讀[t]、[tʰ](以電白[5][7][10]為主)。

分佈

[编辑]

粵西地區

[编辑]

茂名市

[编辑]

电白区,主要分布在:沙琅镇、观珠镇、那霍镇、黄岭镇、罗坑镇、望夫镇、霞洞镇小部、大衙镇小部,林头镇(不含原大衙镇)、马踏镇等也有分布。电白𠊎话以沙琅话为代表。

高州市,主要分布在:根子镇、新垌镇、云潭镇、谢鸡镇、泗水镇、马贵镇、分界镇,其它镇(如大坡镇、古丁镇等)也有零星分布。高州𠊎话以根子话为代表。

信宜市,主要分布在:茶山镇、洪冠镇、平塘镇、钱排镇、合水镇、新宝镇、贵子镇、思贺镇等。信宜𠊎话以合水话为代表。

化州市,主要分布在:合江镇、文楼镇、平定镇、兰山镇、官桥镇、新安镇、中垌镇等。

茂南区,主要分布在:羊角镇青山村委。

阳江市

[编辑]

阳西县,主要分布在:塘口镇、上洋镇、儒洞镇、新墟镇、程村镇等。

阳春市,主要分布在:永宁镇、三甲镇、八甲镇、圭岗镇、马水镇、潭水镇、双滘镇、河口镇等。

阳东县,主要分布在:新洲镇部分村落。

湛江市

[编辑]

廉江市,主要分布在:塘蓬镇、石颈镇、和寮镇、长山镇、石角镇五镇及红湖农场、东升农场各村委,河唇镇、石岭镇、青平镇、高桥镇、雅塘镇、吉水镇六个镇的大部分乡村,原河堤镇、营仔镇两个镇及红江农场、黎明农场的部份乡村。

雷州市,主要分布在:英利镇的部分村庄,客路镇三塘管区部分村庄。

徐闻县,主要分布在:下桥镇的迈埚、信桥、拔园、石板,龙塘镇福田、西洋、黄定,曲界镇石灵溪、南胜,锦和镇高龄、那爱、那郁,城北乡北水、军房、铜铁、火炉桥等地,及城南乡的部分村庄。

遂溪县,分布在附城镇、城西镇、洋青镇、沙古镇、杨柑镇、北坡镇、岭北镇、城月镇等乡镇的部分村落。

云浮市

[编辑]

云安县,分布在托洞镇、富林镇两镇大部和茶洞镇、白石镇、南盛镇、镇安镇、前锋镇、高村镇等的部分村落。

罗定市,分布在东南部素龙街道、太平镇、分界镇、罗镜镇、新榕镇、加益镇、龙湾镇、泗沦镇、都门镇、连州镇等镇街的部分地区。

新兴县,分布在西部簕竹镇西部和河头镇东部。

郁南县,分布在南部平台镇、河口镇、东坝镇、宋桂镇等镇的部分村庄。

桂南地區

[编辑]

北海市

[编辑]

市區,主要分布在:興港镇、涠州镇。

合浦县,主要分布在:公馆镇、曲樟乡,闸口镇、山口镇、白沙镇大部,以及合浦其它乡镇的部分村落。

防城港市

[编辑]

市区:主要分布在:公车、大菉、扶隆、附城、防城、华石、江山、板八、那勤、那良、茅岭、滩营、平旺、垌中、那垌等乡镇。

东兴市,主要分布在:马路镇。

上思县,主要分布在:思阳、在妙、平福、叫安、那琴5个乡镇的部分地区。

钦州市

[编辑]

市区,主要分布在:平吉、大直、大寺、小董、那蒙、贵台、青塘、黄屋屯、康熙岭、沙阜、尖山、大番坡、久隆、东场、那彭、那思等乡镇。浦北县,主要分布在:泉水、石银、张黄、大成、白石水、三合、龙门、樟家、福旺等乡镇。(浦北的𠊎话又称新民话。)

灵山县,主要分布在:三隆、灵城、文利、丰塘、那隆、伯劳、平山、石塘、平南、沙坪、烟墩、新墟、旧州、陆屋、武利、三海、太平等乡镇。

玉林市

[编辑]

博白县,主要在县东、中、南部的凤山、新田、宁潭、文地、黄凌、三江、英桥、大垌、那卜、沙陂、合江、东平、沙河、菱角、松旺、双旺、龙潭、大坝以及西北部的三育、江宁等20多个乡镇。(博白的𠊎话又称新民话。)

陆川县,分布在全部16个乡镇,主要在南部的大桥、乌石、良田、清湖、古城、横山、滩面等乡镇和温泉、月垌、沙湖等乡镇的部分村落。(陆川的𠊎话又称新民话。)

兴业县,分布在龙安、沙塘及高峰镇德部分村落。(兴业的𠊎话又称新民话。)

其他地区

[编辑]

还有其他一些地区,如广西桂平一带、广东云浮、清远一带也有自称为𠊎话的语言,其中桂平金田村还是著名的太平天国发源地。

越南

[编辑]
主条目:艾族 § 人口分布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李如龍 張雙慶.《客贛方言調查報告》(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ISBN 7-5615-0385-7
  2. ^劉綸鑫.《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ISBN 7-5004-2716-6
  3. ^劉澤民.《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2005年4月)ISBN 7-5421-1028-4
  4.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𠊎话.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5. ^5.05.1陈云龙.电白(沙琅)𠊎话记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
  6. ^李如龙,庄初升.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中国广东广州:曁南大学出版社,1999.
  7. ^7.07.1张莹莹.广东那霍客家话(𠊎话)的语法特点.中国广东湛江: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8. ^粤西廉江的客家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梅州網.2009-11-11.
  9. ^李荣,熊正辉,张振兴等.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圖B15)
  10. ^10.010.1陈云龙.广东电白观珠客家话止摄精组字的读音[J].语言研究,2005,25(3),95-97.
  11. ^張振興.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 北京: 商務印書馆. 2012: 116–124 [2014-12-31].ISBN 71000705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中文). 
  12. ^丁世平. 茂名方言与茂名文化. 前沿. 2010,14: 164–166. 
方言
寧龍片
于桂片
銅鼓片
粵台片
嘉應小片
興華小片
新惠小片
韶南小片
粵中片
粵北片
粵西片
惠州片
惠州话(有爭議)
汀州片
漳潮片
漳北小片
南靖話(臺:南靖腔
漳南小片
詔安客語(臺:詔安腔、平和腔、雲霄腔) ·平婆話
饒平小片
埔順小片
大埔話(臺:大埔腔 ·豐順話(臺:豐順腔
揭西小片
海陸小片
陸河話(臺:海陸腔 ·山口洋客家话(介於河婆-陆丰方言之間)
未分片
混合方言(台灣(臺:四海腔(介於四县-海陆方言之間)、未分類) ·印尼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Hakka Kalimantan Barat坤甸客家話(介於梅县-陆丰方言之間) ·新加坡客家話 ·马来西亚客家话 ·泰國客家話 ·水源音(一般歸入粵中片) ·四川客語 ·陝西客語 ·浙江客語珊瑚話 ·贛東北客家話方言島 ·閩東客家話(福安蘭筧客家話、古田風都客家話、霞浦柏洋客家話、柘榮龍山客家話、福鼎碗窑客家話 ·海南客家話 ·富马话 ·孔夫话 ·畲话(有爭議)
代表音
梅县话(語言學界) ·惠陽話(強勢腔) ·四縣腔台灣客家話
標音
拉丁化
其他
漢字
藝文創作
其他
參考:客家人 ·客家地區 ·客家文化
註:「臺」表延伸的台灣客家话的六大腔調
漢語分支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和区域变体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語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官方语言
本地语言
南亚语系
巴拿語支
戈都语支
越芒語支
其他
南島語系
苗瑶语系
汉藏语系
壯侗语系
主要外语
越南手语英语Vietnamese sign languages
  1. ^陶燠民. 閩音研究(中文).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𠊎話&oldid=8570123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