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龺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本页有Unihan新版汉字:「𠐱𠦝𦩻」,這些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龺部,或𠦝部,是為簡體字部首之一,歸於八劃部首,由於龺部是漢字簡化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出版局於1983年發布的《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中添加的新部首,故此在《康熙字典》查無此部首[1][2],但仍有提及「𠦝」此字[3]。因此在康熙字典中,含有「龺」這個部件的字都是歸類在其他部首。

部首單字解釋

[编辑]

漢字部件。「幹」、「乾」字左旁。同「卓」字。拼音:跟“卓”一样。

詳細說明

[编辑]

“龺部”是不在康熙字典裡的部首,也不存在於正體中文的簡體中文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這些字的大篆原形都是從「倝」的,例如:

  • 乾(倝 + 乙)[4] 、幹(倝 + 干)、榦(倝 + 木)、斡(倝 + 斗)、翰(倝 + 羽)、戟(倝 + 戈)
  • 另有“朝”字,实际上并非从「倝」,在甲骨文字典[5]中,“朝”的形象就是“日在艹(艸)中,月未落下”是会意字,《說文解字》[6]和《康熙字典》[7][8]說“倝+舟𦩻”是“朝”的本字是錯誤的,實際上“倝+舟𦩻”是後世經過大篆訛變產生的。

不過由於有些字後來變成楷書時簡化了,失去了「倝」的特徵,所以只好另造「龺部」。而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也有說明。[9]

另外,「𠦝(卓)」字的起源與「倝」字事實上毫無關聯。「𠦝(卓)」為从匕从早,本作「㔬」;而「倝」最初由「旦」和「㫃」構成。

部首字元

[编辑]

目前的繁體中文依循康熙字典將龺歸類在十部,而簡體中文歸類在龺部。龺的編碼是U+9FBA,在繁體中文中為異體字[10]歸十部劃。

簡繁差異

[编辑]

而在簡體中文中歸於其他“龺部”的字,在繁體中文中則以「龺」字旁地另外一邊的偏旁或其一部分為部首,例如:,簡體中文為“龺部”,而繁體中文歸為「乙部[4];另一例是韓,簡體中文歸為“龺部”,但在繁體中文歸為「韋部」。

但有些時候簡體中文為了回應古文需求,因此有些簡體中文的資料或辭典會取消“龺部”改為原來的部首[11][12],使其與康熙字典保持一致,不過大部分中國大陸出版的簡體字字典都會採用“龺部”,另外,有些字典會將一字歸於多部。

名稱

[编辑]
  • 漢語:龺部(拼音:zhuó,注音:ㄓㄨㄛˊ)
  • 日本:卓部(龺部)、じょくぶ

字例

[编辑]
部首外筆劃字例
0
3
4韩戟朝
5
6榦斡
8
9
10
13

繁體中文

[编辑]

上列中文字在正體中文中皆不屬於龺部,下面列出它們原本的部首:

漢字簡體部首正體部首
龺部十部
乙部
戈部
月部
干部
木部
斗部
羽部
韋部
隹部
鳥部

参考文献

[编辑]
  1.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 China-language.gov.cn.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4). 
  2. ^存档副本.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倝.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4.04.1康熙字典:乾.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0). 
  5. ^《新編甲骨文字典》,刘兴隆,三九一页。
  6. ^《說文解字》:𦩻:旦也。从倝,舟聲,「朝」本字。.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御定康熙字典 第1012頁 第7行.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8. ^御定康熙字典 第506頁 第3行.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說文解字:倝部.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0. ^A00439 【卓】.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 
  11. ^漢典(簡體中文)將戟歸於戈部. Zdic.net.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2). 
  12. ^漢典(簡體中文)將乾歸於乙部. Zdic.net.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補充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lda/lda01850.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画

* * *丿 * *(亅乚乙)

二画

* *(𠂆) * *(⺊) *(⺆) *(丷) *(亻入) * * * *(𠘨) * * * * *(㔾) *(刂⺈) * * * *

三画

* * *(士) *(艸) * * * *(兀尣) * *(⺌) * * * * * * * * *(爿) *广 *(門) * *(辵) *(⺕彑) * *(已巳) * * * * *(飛) *(馬) * *

四画

*(𤣩玉) *(旡) *(韋) *(朩) * *(犭) *(歺) *(車) * * * * * *(攵) *(曰⺜) *(貝) *(氵氺) *(見) *(牜) *(扌龵) * * *(镸長) * * *(爫) * *(⺝) * * *(風) * * * *(灬) * * *(忄⺗) *(母)

五画

*(礻) * * *(龍) * * * * * * * * * * *(鳥) * * * *(𤴔) * * *

六画

* *(耂) * * *(西) * *(頁) * *(虎) * * * * *(𥫗) *(𦥑) * * * * *(齊) *(衤) *(⺶𦍌) * *(肀⺻) * * *(纟糹)

七画

*(麥) * * * * * * *(鹵) * *(𧾷) *(⻏,在右) * * * * *(龜) * *(讠) *

八画

* * *(⻗) * *齿(齒) *(黽) * *(⻖,在左) *(钅) *(魚) *

九画

* * * * * * *(饣飠) * *

十画

* * * *

十一画

* * *鹿

十二画

* * *

十三画

* *

十四画

*

十七画

*

模板展示了《GF 0011-2009 汉字部首表》列出的201个主部首和100个附形部首,“()”内为附形部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龺部&oldid=8294628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