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龍王廟 (臺南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治初期的臺南兩廣會館,背景可見重道崇文坊及龍王廟的翹脊屋頂。

龍王廟是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現已不存,原址即今臺南市中西區臺南市美術館1館原臺南警察署),主祀四海龍王[1]臺灣日治時期遭到拆除。

沿革

[编辑]

該廟創建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臺廈道,由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梁文科捐俸助建,據《臺灣縣志》所收之〈新建龍王廟碑記〉,該廟是由東安坊二王廟舊址改建而來,動工自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九月,落成於該年十一月[2][1]

之後該廟曾在乾隆四年(1739年)由臺灣府知府劉良壁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1]

1895年,清朝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福建臺灣省割讓。日治之後,該廟遭官方徵用並拆除,四海龍王神像被移祀到台南大天后宮,後在原址興建臺南警察署、2018年成為美術館1館。。

參考來源

[编辑]
  1. ^1.01.11.2《府城七寺八廟》. 道教學探索出版社. 1993-11-10: 122-124頁. 
  2. ^〈新建龍王廟碑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臺灣縣志·藝文志》
清末形成
城內
八協境
六合境
八吉境
西
六和境
六興境
十八境
二十一境
小西門
內外
四安境
城外
七合境*
三協境*
近代形成
四聯境
四協境
五盟境
註:石萬壽〈臺灣府城的城防〉認為大西門南北由三協境與七合境防守,但謝奇峰《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指出舊籍並未明載大西門南北段對應的境名、七合境實指普濟殿的七角頭、三協境是二戰後與四聯境一同出現,且不包括風神廟。此處暫從舊說列出七合境與三協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龍王廟_(臺南府)&oldid=88876548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