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齐语 (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介紹的是一支上古汉语方言。
  • 關於近现代鲁西北方言,請見「冀鲁官话」。
  • 關於近现代胶东方言,請見「胶辽官话」。
  • 關於其他同名条目,請見「齐语」。
齐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齐国
区域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
年代先秦时期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无(mis

齐语,又称齐鲁语[1]姜语[2],是上古汉语中一支比较重要的方言[3],现已消失。

概论

[编辑]

先秦时期,齐人居住于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一带,其使用的语言被称为齐语,最早可能成型于商朝,与中原等地发音有别[4],与羌语藏语等有同源字和使动词等同源词汇[2]孟子记载了楚国贵族子弟学习齐语的典故“一齐众楚”,证明楚语和齐语之间无法互通[5][6]

齐语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汉语方言的词汇,其中动词最多,名词形容词其次[7]西汉语言学家扬雄在《方言》中多次提及齐语、鲁语和东齐语,林语堂在《西汉方音区域考》中指出应该将齐语和鲁语合并为一系,理由是“可由汉儒诸儒每言齐语一事而知,《方言》单言齐者共十四次”;东齐语自成一系,理由是“其东齐海岱之间又自成一系,与其最近者惟鲁一地”、“《方言》记东齐语多于齐语,盖言东齐凡七十三次,而不杂入他地者五十次,其自为一特殊方言自不待”[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战争移民等因素的作用下,齐语与周边地区的吴语东夷语等语言之间进行了相互接触渗透,出现“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9]唐朝历史学家颜师古在《刊谬正俗》里将齐语列为“天下四大方言”之一[3]明朝理学家湛若水在《九思九歌·其三》中提及齐语[10]近代,齐语逐渐形成冀鲁官话,东齐语逐渐形成胶辽官话[1]

特征

[编辑]

齐语声母系统具有诸多特色音值,其中,群母匣母澄母崇母船母禅母定母并母不送气音,知母庄母章母见母为同一音位(软腭音闭元音组合演变为舌背塞音),邪母以母定母(与邪母和以母有谐声关系)为同一音位,日母精母儿化现象[1]。此外,齐语存在复辅音,同发音部位声母之间有清音和浊音交替与送气和不送气交替等混用情况,不同发音部位声母之间有塞音鼻化即塞音和同部位鼻音交替与舌音齿音交替等混用情况[3]

齐语韵母系统的特点为:存在入声[1]止摄的之韵、支韵、脂韵和微韵混用,部分效摄的歌韵三字与支韵和脂韵简并,臻摄的真韵、文韵和山摄的元韵混用,梗摄的耕韵定位元音韵尾软腭鼻音前移演变为齿龈鼻音并入真韵和元韵,部分流音韵尾演变为鼻音韵尾,部分流音韵尾脱落,出现“殷”读作“衣”等现象[3]

齐语的用词与中原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均有明显差异,如“突然”一意在齐语中作“诈”,在中原上古汉语中作“卒”,在现代汉语中常作“猝”[11]

影响

[编辑]

齐语可能与闽语的形成有关[12]。当代侗语中保留有不少齐语和吴语的上古音[13]

现代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中常用“一齐众楚”典故强调语言环境的作用[5][6]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杜凤梅. 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 南开大学, 2010.
  2. ^2.02.1俞敏. 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J]. 民族语文, 1991(1):11.
  3. ^3.03.13.23.3刘瑞民. 以《公羊传》为代表的齐语语音研究[D]. 温州大学, 2014.
  4. ^陈明远. 甲骨文的原初读音[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8):14.
  5. ^5.05.1陈经裕. "一齐众楚"的启示——浅谈中学外语教学改革[J]. 山东外语教学, 1987(4):2.
  6. ^6.06.1何常丽. 克服"一齐众楚"现象提高外语教学质量[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0(1):3.
  7. ^郭庆林. 《晏子春秋》方言探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汪启明. 扬雄《方言》中的"东齐"考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3):6.
  9. ^张金木. 魏晋南北朝齐鲁方言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0. ^九思九歌(其三)拼音版 - 古诗词曲网. [202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11. ^杨华, 查中林. 《孙子兵法》"以卒待之"考辨[J]. 滨州学院学报, 2012, 28(1):3.
  12. ^李辉. 人类起源与迁徙之谜[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0.
  13. ^龙耀宏. 侗语中的汉语古音举例[J]. 贵州民族研究, 1987(2):3.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山东主题
历史
地理
经济
政治
军事
文化
景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齐语_(语言)&oldid=7954791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