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黨政軍退出媒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黨政軍退出媒體[1]臺灣在1990年代後的社會運動與政策,以1995年由許多民間社團發動「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為起點,自2003年起陸續完成立法,結束戰後長期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壟斷及控制傳媒的局面。[2][3]

背景

[编辑]
此章節尚無參考來源,內容或許無法查證(2024年7月16日)

臺灣在1990年代以前僅有三家電視台,分別為臺灣電視公司(台視)、中國電視公司(中視)與中華電視公司(華視),合稱「老三台」。當時臺灣正處於戒嚴時期,由中國國民黨掌握國家機器,因此老三台雖然在名義上均是民營企業(均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設立),但實際上都具有官方經營、也就是所謂的「黨」背景:

過程

[编辑]

臺灣民主化後,民間認為三台的「黨政軍」背景可能使得第四權難以運作,加上自由化的思潮,因此在解嚴後逐漸出現黨政軍退出三台的呼聲。隨著解嚴後廣播電台廣播)、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的解禁與發展,此議題也擴及到所有廣播媒體。例如:1997年因民主進步黨內部鬥爭造成民視楊憲宏調職爭議[原創研究?]

民主進步黨於2000年執政後,為推行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研擬修訂廣電三法(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及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法成果於2003年12月24日公布實施,新增條款包括廣播電視法第5條「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直接、間接投資民營廣播或電視事業、系統經營者」、衛星廣播電視法第5條「除依據法律之特別規定,政府、政黨不得捐助成立民營廣播或電視事業、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有線廣播電視法第19條(2015年改列第10條)「黨政人員投資、任職,其特別親屬持股等應受限制」等規定,被稱為「黨政軍條款」。[4]

但在成效上,黨政軍影響媒體的狀況仍無法有效的解決。

重大事件

[编辑]

中華電信與網路影音業者愛爾達電視擬合作在中華電信MOD進行2008年奧運數位轉播,由於交通部持有中華電信股權,中華電信又持有愛爾達股權,因此牴觸「黨政軍條款」。中華電信緊急將愛爾達股權售予台達電,始得以順利於中華電信MOD播放奧運數位轉播,自此中華電信MOD只能經營純平台業務,不可經營頻道內容,無法與有線電視業者公平競爭。[5]

台灣大哥大於2009年擬併購凱擘有線電視系統,因台灣大哥大母公司富邦金控部份股權由臺北市政府持有,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駁回,後改由台灣大哥大正副董事長以私人資金成立大富媒體進行購併,才獲得NCC核可。[5]

NCC於2010年處理中國電視公司所屬的中視文化公司2010年申請經營頻道案時,意外發現台北市政府間接持有中視股權,違反廣電法黨政軍條款,NCC除依法處以罰款之外,也要求中視必須於一年內改善。[6]

遠傳電信於2015年擬與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MSPEA)合作購併中嘉集團,但由於遠傳的部份股權屬政府四大基金持有,遠傳遂認購MSPEA公司債,以持有債權而非股權的迂迴方法避免違反黨政軍條款。[5]

爭議

[编辑]

黨政軍條款無限上綱式「一股都不能有」的認定,讓被投資的媒體業者承受NCC裁罰、無法換照及限期改正等壓力。然而NCC目前依然無法迅速以修法方式解決此問題,因此即便行政法院判決業者勝訴,下一次仍然會被NCC以同樣理由裁罰,讓業者在NCC與行政法院間陷入無限迴圈。[7]

此外,依現行黨政軍條款之規定,其所處罰對象並非投資人,而是被投資之廣電事業。因此導致由廣電事業承擔政府、政黨違法行為之不利益,而違背原本係為了避免政府、政黨干預,以保護廣電事業之立法初衷。[8]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論文)莊春發,《論以市場結構為基礎規範黨政軍退出媒體的適當性》,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7月4日
  2. ^楊鎵民.黨政軍條款的爭議事件始末.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 卓越新聞電子報.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中文). 
  3. ^李光儀.冷眼集/黨政軍重返媒體 民進黨毫不避嫌. 聯合新聞網. 2019-12-12 14:24 聯合晚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中文).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 ^謝宜峯,〈修正廣電法規 明確法律規範 廣電三法中黨政軍條款修正之研析〉(2011),《NCC NEWS》,15卷3期,https://nccnews.com.tw/202109/ch4.html(最後瀏覽日:04/18/2023)。
  5. ^5.05.15.2同前揭註4。
  6. ^〈中視有黨政軍持股 NCC要求一年內改善〉,《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7082(最後瀏覽日:04/18/2023)。
  7. ^〈媒體「黨政軍條款」 改革聲音大〉,《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445028(最後瀏覽日:04/18/2023)。
  8. ^張永明,〈黨政退出廣電媒體條款之再檢視〉(2020),《教育法學評論》,第6期,頁12。
这是一篇與台灣政治政府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媒體改革運動及相關事件
早期
現代
媒體改革相關法規
媒體改革團體
推動改革人士
主管機關與公共媒體
臺灣主題
历史
歷史年表
兩岸關係史
對外關係史
亞太
歐美
地理
政治
內部
外部
議題
经济
交通
社会
概觀
文化輸出
文化
人口
媒體
媒體操縱
醫療
教育
環境
國家象徵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黨政軍退出媒體&oldid=8816421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