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黎尚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尚雯(1868年—1918年3月),字桂苏湖南省浏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1]

生平

[编辑]

1868年(清朝同治七年)5月,黎尚雯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城营盘里的一个书香门第。后来,其家迁至西乡青草市元甲山。黎尚雯自幼受祖父黎宗学“不踏入仕途”、 “培养儿女的民族气节”的教育,遍读经史。稍长,乃研究王夫之顾炎武等的学说,并鄙视科举,在父母的劝说下才勉强赴试,成绩列于前茅。[1]

1895年,浏阳发生旱灾,饥民聚于浏阳县衙门呼吁赈灾,湖南巡抚乃倡设救灾机关,聘请黎尚雯为幕僚。黎尚雯将薪水及家产捐献,购买粮食放赈,并开采煤矿,以工代赈。当地士绅称赞黎尚雯,奏请清廷授予其官衔。黎尚雯提倡学习西方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支持维新,参与唐才常梁启超等人创办时务学堂、《湘报》、《湘学报》的活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黎尚雯仍然“不改素志”,“本性难移”。[1]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策划发动起义时,黎尚雯奔波于长沙武汉间,参与自立会的策划活动。8月,自立军起义事泄,唐才常在武汉被捕并被处决,黎尚雯逃到衡州,从事教育。1906年5月,黎尚雯参与禹之谟宁调元等人公葬陈天华姚宏业岳麓山的活动。同年,萍浏醴起义爆发,黎尚雯在北京策动会党准备响应。1907年,黎尚雯回到湖南,获悉此次起义失败于缺乏坚强的领导机关,便同龙璋焦达峰谭人凤、宁调元等人重组中国同盟会湘支部。[1]

1909年(宣统元年),黎尚雯当选为湖南谘议局正式议员,10月又当选为资政院议员。[1]

中华民国成立后,黎尚雯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来,他参加过讨袁世凯、驱汤芗铭等活动,并曾经被捕入狱,获朋友营救才出狱。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就任大元帅,开始护法战争,电召黎尚雯赴广州,当时黎尚雯因积劳成疾而未赴任。[1]

1918年3月,黎尚雯在长沙病逝,享年51岁。其灵柩公葬于岳麓山于右任书写墓碑:“故参议院议员黎尚雯之墓。”[1]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1.51.6刘磊,黎尚雯与广益中学,文史拾遗2012年2期总88. [201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大清资政院職官及議員(1907年-1912年)
總裁
  • 貝勒銜溥倫(1907年9月20日-1911年3月22日)
  • 孫家鼐(1907年9月20日-1909年11月30日)
  • 世續(1911年3月22日-1911年10月30日)
  • 李家駒(1911年10月30日-1912年1月26日)
  • 許鼎霖(1912年1月26日-1912年2月12日)
副總裁
  • 沈家本(1910年9月15日-1911年1月28日)
  • 李家駒(1911年3月22日-1911年10月30日)
  • 達壽(1911年10月30日-1912年2月12日)
秘書長
民選議員
共98名
奉天
吉林
黑龍江
直隸
江蘇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山東
河南
山西
陝西
甘肅
四川
廣東
廣西
雲南
貴州
新疆
  • 暫緩辦理
欽選議員
共98名
宗室王公世爵
大臣世爵
外藩王公世爵
宗室覺羅
各部院衙門官
碩學通儒
納稅多額
增補議員
欽選
注:總裁、副總裁及秘書長皆為欽選且有表決權。
參議院議長:張繼王家襄/參議院副議長:王正廷
直隸(10)

奉天(10)
吉林(10)
黑龍江(10)
山東(10)
河南(10)
山西(10)
陝西(10)
甘肅(10)
新疆(10)
四川(10)
湖南(10)
湖北(10)
江西(10)
安徽(10)
江蘇(10)
浙江(10)
福建(10)
廣東(10)
廣西(10)
貴州(10)
雲南(10)
華僑(6)
蒙古(27)
西藏(10)
青海(3)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黎尚雯&oldid=89311785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