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9′02″N120°31′38″E / 22.650586°N 120.527111°E /22.650586; 120.527111
| 麟洛鄉 Linluo Township 舊稱:遴珞庄、麟樂庄、玲珞社、凌洛社 | |
|---|---|
| 鄉 | |
| 坐标:22°39′02″N120°31′38″E / 22.650586°N 120.527111°E /22.650586; 120.527111 |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 省 | 臺灣省(已虛級化) |
| 上級區劃 | 屏東縣 |
| 設立 | 1951年(設麟洛鄉) |
| 下級區劃 | 7村112鄰 |
| 政府 | |
| • 行政机构 | 麟洛鄉公所 (立法機關:麟洛鄉民代表會) |
| • 鄉長 | 鍾慶平(麟洛鄉鄉長列表) |
| 面积 | |
| • 总计 | 16.2600 平方公里(6.2780 平方英里) |
| 海拔 | 25 公尺(82 英尺) |
| 人口(2025年9月)(4,364戶) | |
| • 總計 | 10,418人 |
| • 排名 | 屏東縣的第20位 |
| • 密度 | 641人/平方公里(1,659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 郵遞區號 | 909 |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3070 |
| 毗鄰 | 內埔鄉、長治鄉、屏東市、萬丹鄉[1]、竹田鄉 |
| 網站 |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 漢字 | 麟洛鄉 |
| 注音 | ㄌㄧㄣˊ ㄌㄨㄛˋ ㄒㄧㄤ- |
| 汉语拼音 | Lín luò xiāng |
| 通用拼音 | Lín luò siang |
| 威妥瑪拼音 | Lin2 lo4 hsiang |
| 台語白話字 | Lîn-lo̍k Hiong |
| 台語羅馬字 | Lîn-lo̍k Hiong |
| 客語白話字 | Lìn-lo̍k Hiông |
| 客羅 | 南四縣腔:linˇ log hiongˊ |

麟洛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linˇ log hiongˊ),舊稱「遴珞庄」[2]:181、「麟樂庄」[3],位於臺灣屏東縣中部偏北,屏東平原中心地帶,西側緊鄰屏東市[4]:23,為高雄都會區的衛星城市。該地屬於客家六堆中的前堆,境內居民主要為客家人,約佔全鄉總人口的87%[5],其他尚有閩南人、外省人、原住民及外籍移民等[4]:23。
麟洛地區早期屬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生活領域,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代記為「凌洛」。麟洛鄉與竹田、萬巒、內埔三鄉同時開墾,清康熙年間,即西元1698年前後,廣東省嘉應州徐俊良先賢來此一帶開墾,傳說在開設水圳時發現許多巨龜,所謂「有龜必有麟」乃象徵「麟趾呈祥」之兆,就取地名為「麟落莊」,後來改稱為「麟洛」。由濫濫庄溯上麟洛河而至麟洛再發展到竹架下庄,田心庄、老田尾庄等,幾乎全部為客家庄。
到了大正九年(1920年),本鄉地區與今長治鄉地區由阿緱廳直轄之麟洛區改名為高雄州屏東郡長興庄,戰後初期,改制為高雄縣屏東區長興鄉,1946年又被劃入「省轄屏東市」管轄,長興鄉被改制為屏東市的「長治區」。1950年10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改隸屏東縣長治鄉[6]。1951年4月25日,麟洛由長治鄉獨立出來,升格為「麟洛鄉」,下分7個村,即麟蹄村、麟頂村、麟趾村、田心村、田道村、田中村,新田村,全境面積16.26平方公里[7]。
| 年份 | 人口 | ±% |
|---|---|---|
| 1981 | 11,310 | — |
| 1986 | 11,151 | −1.4% |
| 1991 | 11,154 | +0.0% |
| 1996 | 11,828 | +6.0% |
| 2001 | 12,060 | +2.0% |
| 2006 | 11,716 | −2.9% |
| 2011 | 11,406 | −2.6% |
| 2016 | 11,125 | −2.5% |
| 2021 | 10,629 | −4.5% |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內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
根據屏東縣萬丹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麟洛鄉戶數約4.2千戶,人口約1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麟趾村與田道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809人與688人[8]。

麟洛鄉公所是麟洛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麟洛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麟洛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3室等6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9][10]。
麟洛鄉民代表會是麟洛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麟洛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麟洛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1]。
現今麟洛鄉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51年4月25日,將麟洛等地由長治鄉獨立出來,升格為麟洛鄉,直隸於屏東縣[6]。麟洛鄉的行政區劃轄有新田村、麟頂村、麟蹄村、麟趾村、田中村、田心村、田道村等7個村,共計112個鄰[7]。
YouBike2.0系統於2023年2月1日正式營運,截至2025年7月18日於麟洛鄉內設置3處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