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馬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是關於印度洋國家馬爾地夫的首都,關於非洲國家,請見「馬里」。
马累
މާލެ
首都
马累 މާލެ在馬爾地夫的位置
马累 މާލެ
马累
މާލެ
坐标:04°10′31″N073°30′32″E / 4.17528°N 73.50889°E /4.17528; 73.50889
國家 馬爾地夫
行政環礁卡夫環礁
政府
 • 市長އާދަމް އާޒިމް
面积
 • 总计5.8 平方公里(2.2 平方英里)
人口(2014年)[1]
 • 總計133,412人
 • 密度23,002人/平方公里(59,575人/平方英里)
时区馬爾代夫標準時間(UTC+5
郵政號碼331, 332, 333, 334
網站malecity.gov.mv

马累迪維希語މާލެ發音:[ˈmaːle];英語:Malé),是马尔代夫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马累位于北马累环礁的南部边缘,是马尔代夫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传统上是古马尔代夫王朝统治和王宫的所在地,城市也称为马哈尔(Mahal),曾有城墙。近年,马累岛通过填海扩大陸地面積,更在2018年興建中國—馬爾地夫友誼大橋

概况

[编辑]
馬累的天際線,2005年

虽然马累地理上属于卡夫环礁,但行政上并不隶属。城市的中心区域为马累岛,岛上拥有一个商业港口,是整个国家的商业活动中心。中心岛屿重度城市化,整个岛屿几乎都被建筑物覆盖。全国有略低于1/3的人口集中在首都,从1987年的20,000人上升到2006年的100,000人,许多马尔代夫外地工人和外国工人短暂逗留在岛上,因为它是国家唯一的入口点。政府和官僚机构的中心所在地,2018年更興建中國—馬爾地夫友誼大橋連接韋拉納國際機場

文化

[编辑]

马累是一个保守派穆斯林城市。虽然游客在外岛旅游胜地可能会觉得这个国家非常西化,但是马累城本身与外岛是非常不同的。

Panorama of the Republic Square and main jetty with MNDF Headquarters on the left and Police Headquarters on the right.
共和國廣場的全景,馬爾代夫國防部隊 (MNDF)總部在左碼頭,警察總部在右碼頭。

经济

[编辑]

旅游业是马尔代夫最大的产业,占马尔代夫GDP的28%和超过60%的外汇收入。超过90%的政府税收来自从进口关税和观光相关的税收。中心海港和马尔代夫港口位于马累,該國唯一的國際機場韋拉納國際機場也在這,所以成為这个国家所有商业活动的中心。

马尔代夫航空是马尔代夫的国家航空公司,总部位于马累。

气候

[编辑]

马累是热带季风气候。城市特征分为是干季湿季,其中干季从1月到4月,湿季从5月到12月。不像其他同样气候的城市,马累的温度全年都相对一致,平均高温30摄氏度,平均低温为27摄氏度。城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毫米。

马累(1971-200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F(°C)90
(32)
90
(32)
91
(33)
99
(37)
99
(37)
93
(34)
90
(32)
90
(32)
90
(32)
91
(33)
91
(33)
90
(32)
99
(37)
平均高温 °F(°C)84
(29)
84
(29)
86
(30)
88
(31)
88
(31)
86
(30)
84
(29)
84
(29)
84
(29)
84
(29)
84
(29)
84
(29)
86
(30)
平均低温 °F(°C)79
(26)
79
(26)
81
(27)
81
(27)
81
(27)
82
(28)
82
(28)
84
(29)
84
(29)
82
(28)
82
(28)
81
(27)
82
(28)
历史最低温 °F(°C)79
(26)
77
(25)
77
(25)
79
(26)
77
(25)
79
(26)
79
(26)
79
(26)
79
(26)
79
(26)
77
(25)
77
(25)
77
(25)
平均降水量 英寸(mm)1.8
(46)
0.7
(18)
0.9
(23)
2.3
(58)
7.0
(178)
11.6
(295)
8.9
(226)
7.8
(198)
6.3
(160)
7.3
(185)
5.5
(140)
3.4
(86)
63.5
(1,613)
平均降雨天数3113917141210118493
月均日照時數248.0259.9279.0246.0223.2201.0226.3210.8201.0235.6225.0220.12,775.9
数据来源:[2]

分区

[编辑]

城市分为6个区,其中四个位于马累岛:Henveiru、Galolhu、Maafannu和Macchangolhi。离马累岛最近的一个岛Vilingili,是第五区(Vilimalé)。第六区是胡魯馬累(Hulhumalé),建于2004年的一个人工岛。除此之外,机场岛屿 Hulhule也是城市的一部分。有一个在Gulhi Falu 暗礁建立一个港口岛屿的计划[3]

Nr.行政區劃面積
(公頃)
人口
2006年普查
人口密度坐標備註
1Henveiru59.123,59739,927.24°10′27.96″N73°31′0.19″E / 4.1744333°N 73.5167194°E /4.1744333; 73.5167194馬累島
2Galolhu27.619,41470,340.64°10′20.96″N73°30′41.57″E / 4.1724889°N 73.5115472°E /4.1724889; 73.5115472馬累島
3Machchangolhi32.619,58060,061.34°10′31.42″N73°30′26.88″E / 4.1753944°N 73.5074667°E /4.1753944; 73.5074667馬累島
4Maafannu75.929,96439,478.34°10′32.89″N73°30′13.92″E / 4.1758028°N 73.5038667°E /4.1758028; 73.5038667馬累島
1-4馬累 (島)195.292,55547,415.504°10′28″N73°30′34″E / 4.17444°N 73.50944°E /4.17444; 73.50944 (Malé)馬累島
5Vilimalé31.86,95621,874.24°10′24.84″N73°29′5.33″E / 4.1735667°N 73.4848139°E /4.1735667; 73.4848139维林吉利島英语Villingili (Malé)
6Hulhumalé200.92,8661,426.64°13′0.81″N73°32′25.9″E / 4.2168917°N 73.540528°E /4.2168917; 73.540528人工島
-Hulhule151.91,316866.44°11′22.12″N73°31′44.88″E / 4.1894778°N 73.5291333°E /4.1894778; 73.5291333機場島
-Gulhi Falhu---4°10′35.24″N73°27′28.07″E / 4.1764556°N 73.4577972°E /4.1764556; 73.4577972計劃用作港口島嶼
 馬累(城市)579.8103,69317,884.304°10′28″N73°30′34″E / 4.17444°N 73.50944°E /4.17444; 73.50944 (Malé) 

马累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四高的岛屿。由于没有郊区环绕,所有的基础设施都位于城市本部。城市用水从地下水淡化而來。水泵把微咸的水从地底50-60米深的井抽出,以逆滲透淡化。[4]柴油發電機供應島上電力。[5]污水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出大海。[6]固体废弃物运到附近岛屿,在那里它被用来填海,马累国际机场就是这样建成的,现在Thilafushi 暗礁正在填埋中。[7][8]

馬累的蘇丹花園公園

语源

[编辑]

整个岛屿群,马尔代夫,是由其首都命名的。“马尔代夫”意思是“马累之岛屿”。[9]

马累的起源

[编辑]

第一批在马尔代夫群岛的定居者是达罗毗荼人。在16世纪由葡萄牙人作为一个贸易口岸。

姐妹城市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TABLE PP 9: TOTAL MALDIVIAN POPULATION BY SEX AND LOCALITY (ATOLLS), 2014"(xl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Climatological Normals of Male. [201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Gulhifalhu.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obal Business Park Gulhi Falhu
  4. ^Malé Water & Sewage Company Pvt Ltd.Malé Water & Sewage FAQ. [200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Stelco.Stelco Corporate Profile. [200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Malé Water & Sewage Company Pvt Ltd.Malé Water & Sewage FAQ. [200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and Sewage(PDF). [2008-11-12].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2-03-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Abdullah Waheed.Gold in Garbage — the Experience from Maldives(PDF). [2008-12-11]. [永久失效連結]
  9. ^Caldwell, Comparative Dravidian Grammar, p. 27-28

来源

[编辑]
出版物
  • H. C. P. Bell, The Maldive Islands, An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features, History, Inhabitants, Productions and Trade. Colombo 1883,ISBN 81-206-1222-1
  • H.C.P. Bell, The Maldive Islands; Monograph on the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pigraphy. Reprint Colombo 1940. Council for Linguistic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Male’ 1989
  • H.C.P. Bell, Excerpta Maldiviana. Reprint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New Delhi 2002
  • Xavier Romero-Frias, The Maldive Islanders, A Study of the Popular Culture of an Ancient Ocean Kingdom. Barcelona 1999,ISBN 84-7254-801-5
网站
行政環礁
马尔代夫
城市
粗斜體未被国际普遍承认国家的首都或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首都。
中亚
东亚
南亚
达卡孟加拉国 ·廷布不丹 ·新德里印度 ·马累马尔代夫 ·加德滿都尼泊尔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科特3(正式首都)科伦坡(行政首都)斯里蘭卡
东南亚
斯里巴加湾市文莱 ·金边柬埔寨 ·帝力东帝汶4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5 ·万象老挝 ·吉隆坡(正式首都)布城(行政首都)马来西亚 ·内比都缅甸 ·马尼拉菲律宾 ·新加坡6 ·曼谷泰国 ·河内越南
西亚
备注:
1 日本現在没有以法律規定首都位置,但东京都区部为日本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因而使东京都被广泛认知为日本首都。此外日本在1950年制定过《首都建设法》,但已废除。1956年制定的《首都圈整备法》则将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山梨县规定为首都圈

2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前,以南京首都;之後臺北市隨著兩岸分治,從「臨時首都」逐漸被官方及民間認定為首都。
3 全名為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4 有時會被歸類為美拉尼西亞群島之一。
5 印尼未來計畫迁都努山塔拉
6 新加坡是城邦國
7 国际一般公认以色列首都为特拉维夫
8 土耳其國土橫跨亞洲及歐洲,因而有時會被同時歸類為歐洲國家。
9 因萨那胡塞运动占领,也门首都临时迁往亞丁
10 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主張之首都,實際之政府所在地拉姆安拉

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英联邦总部: 英国英格兰伦敦
国际
各地
地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馬累&oldid=8727786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