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拯 | |
|---|---|
| 大明貴州左布政使 | |
| 籍貫 | 山東濟南府武定州 |
| 出生 |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四月二十三日 |
| 逝世 | 萬曆四十五年四月初一日 |
| 配偶 | 娶李氏 |
| 出身 | |
| |
馬拯(1552年—1617年),字吉甫,號鏡石,山東濟南府武定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萬曆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東鄉試第五十六名舉人,十一年(1583年)聯捷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九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進士[1][2]。吏部觀政,授河南寧陵縣知縣,丁憂。十七年復除唐山縣,二十三年官饒州府同知,二十四年丁憂。二十七年復補平阳府同知,三十年升大同府知府,三十四年(1606年)二月升山西副使[3],調遼東寧前道兵備副使。三十七年(1609年)四月升山西大同左衛道參政,七月留任寧前道,三十九年晉山西按察使,四十二年(1614年)正月升廣東右布政使,尋復任山西右布政使,四十三年(1615年)十二月代山西左布政使韓策入覲,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升貴州左布政使,患病卒官。天啟二年(1622年)贈太常寺卿。
曾祖馬德水;祖父馬海;父馬志仁,歲貢生。母李氏。慈侍下。弟馬捷[4]。妻邢慈靜。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十一年癸未科殿試登科錄》
| 官衔 | ||
|---|---|---|
| 前任: 陸觀德 | 明朝饒州府同知 1595年-1597年 | 繼任: 鄭和乾 |
| 前任: 高维垣 | 明朝大同府知府 萬曆三十年-三十四年 | 繼任: 高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