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香港科學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敘述香港科學園,關於管理香港科學園的機構請參照香港科技園
香港科學園全貌(2018年)
香港科學園(2006年)

香港科學園(英語:Hong Kong Science Park縮寫HKSTP)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白石角吐露港沿岸,毗鄰白石角海濱長廊,鄰近香港中文大學,發展佔地22公頃,第一至第三期總樓面面積達330,000平方米,第二期工程於2006年竣工,第三期於2016年竣工。

香港科學園與數碼港相似,同樣採用類似大學校園的低密度規劃,以高科技應用科技(包括生物醫療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電子綠色科技物料及精密工程)為主的研究基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於2001年5月7日開始運作。

科學園所在地原為吐露港海域,故該處原來的大埔區沙田區分界採用直線劃界的方式(由樟樹灘南端向丫洲方向劃出一條直線作爲兩區界線),填海工程完成後,這條直線便將科學園建築地盤範圍切割成東南和西北兩部分,其中東南部屬沙田區,西北部屬大埔區(但目前整個科學園所屬的三張地契均使用大埔市地段編號),界線位置約為現今的科研路以東綠悠臺一帶。隨着科學園第二、三期工程完成,有關分區劃界有待調整。

發展

[编辑]
香港科學園,左方正興建兩幢科研大樓(2018年5月)

第一期

[编辑]
香港科學園第一期樓宇群
科學園核心大樓內的食肆
第一期休憩空間

香港科學園第一期於2004年7月移交香港科技園公司管理,全部9幢樓宇於2004年10月落成,開幕典禮於同月29日舉行。截至2017年1月31日,科學園共有超過600間科技企業進駐,接近13,000名科技專才在園內工作。

香港科學園第一期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科學園核心大樓及共享設備技術支援大樓。

  • 科學園核心大樓(第一期A,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3棟核心大樓位於香港科學園中心區域,適合小企業租用,同時是後勤服務中樞,提供商務/會議中心、餐廳、和停車場等多項重要設施。
    • 科技大道東1號(會議廳)
    • 科技大道西1號(核心大樓第1座,核心大樓第2座)
    • 科技大道西3號(停車場大樓)
    • 科技大道西5號(企業廣場)
  • 共享設備技術支援大樓(第一期B,由建築署設計):
    • 科技大道東2號:光電子中心(Photonics Centre
    • 科技大道東3號:無線電中心(Wireless Centre
    • 科技大道東5號:5E大樓(Building 5E)(前稱飛利浦大廈Philips Electronics Building
    • 科技大道東6號:新科中心(SAE Technology Centre
    • 科技大道西2號:生物資訊中心(Bio-Informatics Centre
    • 科技大道西6號:集成電路開發中心(IC Development Centre
  • 科學園核心大樓
    科學園核心大樓
  • 停車場大樓
    停車場大樓
  • 生物資訊中心
    生物資訊中心
  • 集成電路開發中心
    集成電路開發中心
  • 光電子中心
    光電子中心
  • 無線電中心
    無線電中心
  • 飛利浦大廈
    飛利浦大廈
  • 新科中心
    新科中心

第二期

[编辑]
科學園二期地標:高錕會議中心(俗稱:金蛋)
議事廣場(Forum)

香港科學園第二期佔地面積77,32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105,000平方米,預算支出為33億2千5百萬港元,於2007年9月15日開幕。第二期合共建有10幢大樓,包括2座能源大樓、2幢實驗室大樓及4幢研發辦公室大樓。此批樓宇一律由利安顧問有限公司設計。

  • 於2006年年底完成兩座能源大樓;
  • 於2007年年初完成尚湖樓及浚湖樓,包括一座備有288座位的演講廳,以已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科學園前董事高錕命名;
  • 於2007年年中完成海濱大樓一座及二座;
  • 於2007年年底完成生物科技中心一座及二座。

第二期大樓分佈:

  • 科技大道東12號:海濱大樓一座(Harbour View 1)
  • 科技大道東16號:海濱大樓二座(Harbour View 2)
  • 科技大道西8號:尚湖樓(Lakeside 1)
  • 科技大道西10號:浚湖樓(Lakeside 2)
  • 科技大道西7號:能源大樓一座(Energy Tower 1)
  • 科技大道西9號:生物科技中心一座(Biotech Centre 1)
  • 科技大道西11號:生物科技中心二座(Biotech Centre 2)
  • 科技大道西13號:能源大樓二座(Energy Tower 2)
  • 第二期休憩空間
    第二期休憩空間
  • 海濱大樓
    海濱大樓
  • 浚湖樓內設科學園會所
    浚湖樓內設科學園會所
  • 高錕會議中心內貌
    高錕會議中心內貌
  • 尚湖樓的食肆
    尚湖樓的食肆

綠景樓

[编辑]
綠景樓

位於科技大道東18號的綠景樓(Green 18)於2011年5月落成,樓高8層[1],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築採納多項環境保護設計元素,例如外牆裝上可開合式的玻璃幕牆和垂直懸掛式綠化牆及大樓天台更設有風力渦輪發電機,利用自然的風力,為建築物提供可再生能源[2]。綠景樓榮獲2012環保建築大獎,新建建築類別「已落成建築」優異獎。[3]

  • 大堂
    大堂
  • 入口旁的水池
    入口旁的水池
  • 外牆裝上可開合式的玻璃幕牆
    外牆裝上可開合式的玻璃幕牆

第三期

[编辑]
已落成的大樓(2016年1月)
綠化園林廣場

香港科學園第三期於2011年12月15日舉行動土儀式,造價約49億港元,包括興建5幢8至9層高的科研及實驗室大樓、停車場地庫及各大樓之間的連接路和天橋,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擔任環保顧問;總建築面積約105,000平方米。大樓可以容納約150家科技公司,並且引入最新的綠色科技及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包括40%用地設定為綠化園林,栽種1,400棵樹木,裝置大規模的雨水回收系統,並且採用具備成本效益的節能措施,讓園內企業共同實踐綠色概念。首三幢大樓於2014年9月落成,餘下的兩幢大樓於2016年落成[4]

第三期大樓分佈:

  • 科技大道西12號
  • 科技大道西15號
  • 科技大道西16號
  • 科技大道東20號
  • 科技大道東22號:TCL大廈(TCL Building)

第三期於2014年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新建築類別 – 已落成建築」大奬[5]

  • 科技大道東通往第三期地盤(2007年12月)
    科技大道東通往第三期地盤(2007年12月)
  • 第三期地盤(2011年8月)
    第三期地盤(2011年8月)
  • 首三幢大樓於2014年9月落成
    首三幢大樓於2014年9月落成
  • 已落成的大樓(2015年4月)
    已落成的大樓(2015年4月)
  • 中庭
    中庭

擴建計劃

[编辑]
科學園三期擴建計劃有兩座大樓(17W和19W)

香港科學園擴建計劃位於科學園三期西面,於2016年11月22日舉行動土儀式,造價約44億港元,包括興建2幢14至15層高的科研大樓,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在2020年落成。[6]

  • 第三期地盤(2016年7月)
    第三期地盤(2016年7月)
  • 大堂(2021年2月)
    大堂(2021年2月)
  • 大堂閒座區(2021年2月)
    大堂閒座區(2021年2月)

創新斗室

[编辑]
2021年初落成的創新斗室(InnoCell)

創新斗室(InnoCell),為香港首個建築項目採用創新的「組裝合成」建築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 MiC)建成,大廈樓高17層,提供392個房間,511個住宿單位,由Leigh & Orange Architects負責建築設計。項目同時提供約3萬平方呎的公共空間,設有會議室、公共廚房、健身中心、酒吧及燒烤區等。項目在2021年4月下旬起正式招租,月租由7,000港元至10萬港元不等,只限香港科學園公司的員工和外國到訪人才租住。[7]

第四期(已中止)

[编辑]

原定科研路、科進路、博研路、創新路一帶劃為科學園第四期,但為滿足市民對私樓的需求,政府2014年將合共約8公頃用地,改劃為四個中密度住宅項目,連及附近恒地蕉坑項目,供應逾6,300伙住宅單位。有關改劃惹來不少批評,在公眾諮詢期間有九成九反對政府的修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會對交通配套造成不勝負荷,質疑政府放棄支持本地的創新科技產業發展。[8]但政府認為辦公室樓面的需求已足夠,認為「絕對可滿足現有及新增人口的需要」[9],結果形成科學園現有規模。

再度擴建

[编辑]

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過《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21年施政報告》宣佈,正研究科學園的第二度擴建工程,並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配合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的計劃騰出現址,可提供總共88公頃的新土地,新增土地主要會用作創科發展,強化東部走廊地區以創科為主要經濟功能。同時,政府會邀請港鐵公司研究以現時位處白石角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綫科學園╱白石角站。

休憩設施

[编辑]

香港科學園彷如城市綠洲,設有休憩設施包括海洋廣場、議事廣場及園中湖等美景。

海洋廣場
第二期園中湖

入駐企業

[编辑]

部分入駐企業包括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巴士(現時只有3條對外全日專營巴士路線,最接近為74D272X582,乘客可在科學園第一期車站下車步行前往;其餘一般對外全日路線最接近為7272A73A74A,乘客可在九肚山路車站下車步行前往)
香港科學園巴士總站
九龍新界巴士
43P荃灣西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43S石蔭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64X洪水橋洪元路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65X天恩邨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82C沙田(廣源)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63A屯門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1B大埔(富亨)佐敦(西九龍站)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A大學站白石角
272K大學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S鑽石山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582白石角西沙及十四鄉
香港科學園第三期巴士總站
九龍新界巴士
43P荃灣西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43S石蔭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64X洪水橋洪元路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65X天恩邨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4P香港科學園觀塘碼頭特別班次,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82C沙田(廣源)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63A屯門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1B大埔(富亨)佐敦(西九龍站)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A大學站白石角
272K大學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S鑽石山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582白石角西沙及十四鄉
白石角 (科城路) 公共運輸交匯處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900白石角灣仔會展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服務
創新路
九龍新界巴士
64X洪水橋洪元路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65X天恩邨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3D廣福邨
大埔(富善)

荃灣(如心廣場)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74富蝶總站油塘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74D九龍坑觀塘碼頭
74P大埔中心觀塘碼頭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82C沙田(廣源)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82D白石角大圍站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6康盛花園大埔工業邨
263A屯門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63C屯門站香港教育大學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1B大埔(富亨)佐敦(西九龍站)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A大學站白石角
272K大學站香港科學園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P大埔(富亨)葵興站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2X大埔中心旺角東站
274上水(太平)烏溪沙站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274P烏溪沙站大埔工業邨只限每日繁忙時間服務
582白石角西沙及十四鄉
過海隧道巴士
900白石角灣仔會展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服務
900X白石角灣仔會展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07D大埔汀太路粤语汀太路小西灣運動場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非專營巴士(僱員服務),由冠忠巴士營運
  • SP1:西環(均益大廈第2期) → 香港科學園(上午班次);香港科學園 → 金鐘(海富中心)(下午班次)
  • SP2:香港科學園 → 北角(健康村)
  • SP2A:柴灣(新翠花園)→ 香港科學園
  • SP2B:西灣河(太安樓)→ 香港科學園
  • SP3:香港科學園 → 佐敦(上海街)
  • SP4:香港科學園 → 屯門(邁亞美海灣)
  • SP4A:屯門(邁亞美海灣) → 香港科學園
  • SP4B:屯門(仁政街) → 香港科學園
  • SP5:香港科學園 → 天水圍(嘉湖銀座)
  • SP5A:天水圍(嘉湖銀座) → 香港科學園
  • SP5B:元朗(元朗信義書院) → 香港科學園
  • SP6:將軍澳(煜明苑) → 香港科學園(上午班次);香港科學園 → 港鐵寶琳站(下午班次)
  • SP7:香港科學園 → 葵芳(葵涌廣場)
  • SP7A:青衣(青敬路保良局世德小學) → 香港科學園
  • SP7B:青衣站公眾上落客貨區 → 香港科學園
  • SP8:香港科學園 ⇄ 太和站
  • SP9:香港科學園 ⇄ 上水站
  • SP10:馬鞍山廣場 → 香港科學園
  • SP11:香港科學園 → 鑽石山(鳳德道)/寶琳站
  • SP12:香港科學園 ⇄ 荃灣站
  • SP13:西環(卑路乍街)/南昌站 → 香港科學園
穿梭巴士
過境巴士
  • 深港創新圈公務直通巴士:深圳高新區 ⇄ 九龍塘鐵路站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財政司司長:創新科技產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1年5月24日. [2015年4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6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城市中的綠建築 Derek Lui 2012年1月4日. [2015年4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JRP.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香港科學園第三期正式開幕 透過擴闊科技社群 推動本地科研發展 香港科技園 2014-09-25.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我們的成就及奬項 香港科技園.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科學園擴建兩座大樓耗資44億元. Now新聞台. 2016-11-22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Eric Chung.科學園創新斗室啟用 月租 7 千至 10 萬港元. PCM 電腦廣場. 2021-04-08 [202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科技界反對白石角改建住宅. 太陽報. 2014-08-30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白石角東部土地改建住宅. 2014-06-12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香港科學園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大埔區
北區
元朗區

本區主要地方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
西貢區

白石角 -大埔滘 -元洲仔廣福) -運頭塘 -
大埔墟/大埔舊墟太和市) -林村 -大埔頭太和) -大埔中心 -
大埔工業邨 -船灣 -大尾篤 -吐露港 -西貢北 -塔門 -東平洲

區內其他地方

碗窰 -運頭角 -泰亨 -九龍坑 -康樂園 -鳳園 -三門仔 -馬屎洲 -
洞梓 -汀角 -船灣淡水湖 -十四鄉-企嶺下 -海下 -黃麻地 -高流灣
其他島嶼:丫洲 -銀洲 -磨洲 -赤洲 -弓洲
更多:大埔區島嶼

荃灣區沙田區西貢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沙田區
大埔區
荃灣區
葵青區

本區主要地方

西貢區

沙田沙田市中心) -火炭 -馬料水 -科學園 -顯田 -大圍
沙田圍 -圓洲角 -小瀝源 -石門 -大水坑 -馬鞍山 -烏溪沙

區內其他地方

銅鑼灣山 -禾輋 -九肚山 -香粉寮 -沙田嶺 -沙田頭 -水泉澳
梅子林 -亞公角 -落禾沙 -白石

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
新界的士營運範圍
屯門區
可營運的地區
  • 全區
可行經的道路
  • 全區道路
元朗區
可營運的地區
  • 全區
可行經的道路
  • 全區道路
大埔區
可營運的地區
  • 全區
可行經的道路
  • 全區道路
北區
可營運的地區
  • 全區
可行經的道路
  • 全區道路
西貢區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沙田區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荃灣區
大嶼山東北除外)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葵青區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離島區大嶼山赤鱲角)及大嶼山東北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觀塘區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深圳市南山區
可營運的地區
可行經的道路
香港創新及科技業
政府機構
科技園區基礎建設
初創企業孵化器/支援培育計劃
  • 數碼港培育計劃
  • 初創企業支援初創企業的計劃
  • 科技創業培育計劃
  • 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
  • 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
  • 香港科技園創科學院
  • 「創客中國」香港分站賽
  • 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
  • HK Tech 300 創業計劃
  • 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平台及種子)
初創企業社群生態系統
  • 數碼港iStartup@HK
共用工作空間創業工場
  • 數碼港Smart-Space
  • 科學園創新中心Lion Rock 72
  • 科技園公司西區中心iAXON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知創空間
  • 騰訊眾創空間
創業種子基金/天使投資者/研究資助
  • 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
  •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 香港科學園創業投資夥伴計劃
  • 天使投資配對
  •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 創新及科技基金
  • 企業支援計劃
  • 創科生活基金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
  • HK Tech 300 天使基金
科研機構/技術轉移/產業界/學術界
法定機構
組織/團體
政策
  •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
  •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 研究員計劃
  • 博士專才庫
研究報告
香港創新科技業概況研究報告
相關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香港科學園&oldid=8878692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