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香港文化博物館

坐标22°22′38″N114°11′07″E / 22.37720°N 114.18533°E /22.37720; 114.1853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博物館
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
沙田城門河對岸的香港文化博物館
成立日期2000年12月17日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
坐标22°22′38″N114°11′07″E / 22.37720°N 114.18533°E /22.37720; 114.18533
類型綜合性博物館
面积28,500平方米
参观人數479,000人次(2009/10年)
管理者黃秀蘭(總館長)
鄭煥棠(藝術館長)
許小梅(歷史館長)
司徒嫣然(藏品/服務館長)
鄒興華(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長)
公共交通港鐵
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三至六:10:00-18: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10:00-17:00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初二:全日休館
網站www.heritagemuseum.gov.hk
地图
地图
香港文化博物館側門入口

香港文化博物館(英語: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位於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文化等範疇。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1]。館內設有12個展覽場館,陳列面積達7,500平方米,於當時為香港最大型的博物館。2009/10年度總參觀人數達到479,000人次。2023年,政府宣佈初期政策,包括將會重置香港文化博物館,把香港科學館搬遷至文化博物館。而文化博物館將會「殺館」,不過遭到反對而作罷[2]

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博物館亦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學校參與博物館活動。

香港鐵路博物館上窰民俗文物館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分館。

歷史

[编辑]

區域市政局早於1991年2月通過發展其轄區內的博物館服務,並通過於沙田大涌橋臨時房屋區位置興建一所博物館。隨後,館址前身的臨屋區於同年8月15日正式清拆,所有居民遷入廣源邨三期[3]。至1995年2月,博物館的建築工程獲得正式批准,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及監督,3月16日由時任區域市政局主席張人龍主持奠基。工程於2000年完成,同年8月展開展覽工程,於2000年12月16日由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開幕禮,並於翌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香港文化博物館現任總館長是林國輝,歷任的總館長如下:

第1任嚴瑞源
第2任明基全現任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
第3任黃秀蘭現任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第4任盧秀麗現任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
現任林國輝

設施

[编辑]
設於地下的金庸館
粵劇文物館
徐展堂中國藝術館
四合院中庭
兒童探知館
兒童探知館內的「香江童玩」展覽
「武‧藝‧人生──李小龍
博物館禮品店
博物館餐廳

博物館開幕時是屬全港規模最大博物館[4],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佈局。博物館共設有6個長期展覽廳及6個專題展覽廳、一個可容納400人的劇院、可供租用的演講室及教育活動室,亦設有博物館禮品店及餐廳,讓參觀者購買紀念品、刊物及稍事休息。博物館亦設有私家車及單車停車場。

常設展覽廳

[编辑]

地下

[编辑]
  • 兒童探知館:介紹自然及文化歷史,包括香江童玩展覽,回顧香港昔日流行玩具
  • 金庸館:於2017年2月28日揭幕,3月1日對外開放,連同其互動節目展區佔地約2500平方呎,透過300多項展品,展示查良鏞博士武俠小說的創作歷程與貢獻。

1樓

[编辑]
  • 粵劇文物館:介紹香港粵劇表演及發展,博物館蒐藏的粵劇文物包括昔日名伶的表演用品和服飾。2016年獲李香琴女士捐出其使用過的大戲物品,並設立了以她為名的展覽。[1]
  • 趙少昂藝術館:展出趙少昂與其他當代大師作品。
  • 瞧潮香港60+:前身為新界文物館,在2021年7月28日開放,展示超過1000件展品,介紹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00年代初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台廣播等發展,漫畫和玩具。[5]

2樓

[编辑]
  • 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展示徐氏藝術基金捐贈的珍貴中國文物及藝術品,如歷代陶瓷、陶塑、青銅器、西藏珍品等文物。
  • 李小龍展覽:2013年7月20日(即李小龍逝世40周年當日)揭幕,與李小龍基金會聯合籌劃,為期13年至2026年,場地總面積達850平方米。
    • 第一期展覽名為《武.藝.人生——李小龍》,展出李小龍逾600件文物,包括戲服、親筆繪圖和筆記等。場內設有多組特別裝置,包括布置了李小龍5齣經典武術電影的重要場景、模擬李小龍的健身室及書室。展覽亦特設收藏家系列,定期更換和展出來自不同收藏家借出的珍藏[6]
    • 第二期展覽名為《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在2021年11月27日李小龍81歲冥壽當日開幕。展覽展示約400件文物,並使用大量多媒體藝術,參觀者可在光影中感受李小龍的格言,如「動,如水;靜,如鏡;反應,如回聲」("Moving, be like water; still, be like mirror; respond like an echo.")。同時首次展示《龍爭虎鬥》場景設計原圖和《死亡遊戲》動作場面筆記。不過館方指由於版權問題,場內仍然維持不可拍照。[7]
  • 粵劇文物館內的佛山祖廟戲台「萬福台」
    粵劇文物館內的佛山祖廟戲台「萬福台」
  • 2021年7月28日開放的瞧潮香港60+
    2021年7月28日開放的瞧潮香港60+
  • 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內貌
    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內貌
  • 趙少昂藝術館內參照趙氏位於太子道嶺南藝苑畫室「蟬嫣室」舊貌仿設的畫室
    趙少昂藝術館內參照趙氏位於太子道嶺南藝苑畫室「蟬嫣室」舊貌仿設的畫室

已关闭的常設展覽廳

[编辑]
  • 視聽導賞廳:位於地下,佔地2,000平方呎,透過一套以《文化承傳》為題的短片展現香港的文化特色,細說博物館在保存文化遺產上的角色。導賞廳內亦陳列多項精選文物,可以先睹藏品的精彩部份。導賞廳已於2015年10月暫停開放,改為「金庸館」,原預計2016年12月開幕,已於2017年3月1日向公眾開放。[8]
  • 新界文物館:位於1樓,介紹香港新界歷史及文物,館內陳列逾300件新界文物,利用「自然環境」、「史前生活」、「貿易與海防」、「漁家掠影」、「鄉村情貌」、「英國管治」、「舊貌展新顏」及「新里程」時光隧道,追溯自然環境及社會變遷,並展出香港未來建設和發展。該館由2016年6月28日起暫停開放,有部份文物轉放香港歷史博物館[9]原址籌備「香港文化廳」,以香港流行文化為主題。
新界文物館入口
新界文物館「漁家掠影」

專題展覽廳

[编辑]

專題展覽館在不同時間推出多元化的展覽主題。曾經展出的節目包括:

展覽記錄
展覽名稱展覽日期
家:春秋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10月2日
萬壽無疆——乾隆八旬賀壽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3月15日
未來的生活藝術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2月28日
藝術+01: 數碼藝術的探索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2月28日
中國傳統木版印刷藝術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10月2日
香港漫畫世界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10月2日
中學生創作展優異作品社區美術展2001年4月3日 - 2001年4月26日
花樣的年華——關蕙農家族捐贈文物展2001年5月18日 - 2001年11月12日
拉闊印象——版畫藝術變奏2001年5月18日 - 2001年8月31日
書畫緣——方召麐的藝術2001年7月24日 - 2001年8月12日
海報的魅力——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01年10月31日 - 2002年4月29日
大自然印記2001年10月17日 - 2002年11月25日
筆墨前奏——趙少昂寫生及繪畫2001年10月24日 - 2002年11月25日
藝影春秋——香港藝術攝影1900-20002001年12月8日 - 2002年5月26日
銀裝盛彩——中國少數民族服飾2001年12月19日 - 2002年3月17日
粵劇花旦王芳艷芬2002年10月9日 - 2003年4月7日
陳幼堅——生活的藝術2003年7月6日 - 2003年10月27日
港飲港食2003年9月17日 - 2004年4月26日
亞洲拼圖——第十八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2003年12月10日 - 2004年3月8日
四寶獻瑞:圓明園生肖頭像展2004年1月10日 - 2004年1月25日
建——香港精神紅白藍2004年11月17日 - 2005年4月18日
絲路珍寶——新疆文物大展2005年12月21日 - 2006年3月19日
三星閃爍 金沙流采——神秘的古蜀文明2007年6月6日 - 2007年9月9日
產品・設計・生活2006年11月26日 - 2007年6月25日
歌潮・汐韻——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2007年11月11日 - 2008年8月4日
生活佩飾 珠寶演繹2008年5月17日 - 2009年2月16日
兒童樂園——羅冠樵的藝術世界2008年7月13日 - 2009年3月2日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大英博物館奧運珍藏展2008年8月3日 - 2008年11月24日
戲台上下——香港戲院與粵劇2008年10月19日 - 2009年5月18日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12月21日 - 2009年2月16日
梨園生輝——唐滌生任劍輝2009年12月20日 - 2010年9月27日
彼思動畫25年2011年3月28日 - 2011年7月11日
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2011年12月21日 - 2012年7月30日
天風舊夢——高奇峰師徒作品展2012年4月18日 - 2013年9月16日
畢加索——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珍品展2012年5月19日至7月22日
《西蜀天工》: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覽2012年6月15日 - 2012年6月21日
禮重情隆:回歸賀禮精選2012年6月20日 - 2013年2月25日
俄羅斯藝術展——「法貝熱——俄羅斯宮廷遺珍」2013年2月6日 - 2013年4月29日
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高畑勲宮崎駿動畫的秘密2014年5月14日 - 2014年8月31日
敦煌——說不完的故事2014年11月28日 - 2015年3月16日
嶺南獨秀——紀念趙少昂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展覽2015年5月23日 - 2015年9月7日
海外藏珍——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趙少昂作品展2015年5月23日 - 2015年9月7日
時間遊人2015年4月11日 - 2015年9月28日
潛行・夢空間2015年6月3日 - 2015年9月28日
聲藝永存——向林家聲致敬2015年9月9日 - 2015年11月2日
祝福的印記——傳統童服裏的故事2015年12月18日 - 2016年3月21日
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2016年5月4日 - 2016年7月11日
宮囍——清帝大婚慶典2016年11月30日 - 2017年2月27日
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2017年4月26日 - 2017年7月24日
敦煌韻致——饒宗頤教授之敦煌學術藝術展2017年5月24日 - 2017年9月18日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2017年6月30日 - 2017年10月15日
彼思動畫30年:家+友・加油!2017年11月18日 - 2018年3月5日
李永銓「玩・物・作」設計展2018年6月9日 - 2018年9月24日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2018年7月11日 - 2018年10月22日
香港電台《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2018年11月7日 - 2019年2月25日
港彩流金:二十世紀香港彩瓷2018年12月19日 - 2019年3月18日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2019年5月18日 - 2019年9月9日
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2021年5月29日 - 2021年8月29日
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2022年8月24日 - 2022年11月21日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2023年3月29日 - 2023年10月9日
虛擬凡爾賽宮之旅2023年4月19日 - 2023年7月9日
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2023年5月3日 - 2023年9月4日
保赤安良145年——以善心建善業2023年10月18日 - 2024年2月19日
迁想無界——韓秉華藝術與設計展2023年11月15日 - 2024年4月15日
梨園遺珠——衞明珠2023年12月6日 - 2025年12月5日
絕代芳華・梅艷芳2023年12月24日 - 2024年9月2日
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2024年3月16日 - 2024年10月7日
滄海一聲笑——黃霑2024年7月17日 - 2025年2月10日
藏域梵珍・佛學之路——徐氏藝術基金捐贈佛教文物展2024年10月30日 - 2026年10月26日
無域——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42024年12月7日 - 2025年11月17日
漫眾同樂——幽默港漫格格趣2025年5月21日 - 2026年3月9日
文化薪傳——香港文化博物館二十五周年2025年7月23日 - 2026年2月23日
嶺南風範:趙少昂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展2025年9月17日 - 2026年2月23日
  • 2011年「彼思動畫25年」展覽
    2011年「彼思動畫25年」展覽
  • 2012年「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展覽
    2012年「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展覽
  • 2014年「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高畑勲與宮崎駿動畫的秘密」展覽,吸引達43萬人參觀
    2014年「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高畑勲與宮崎駿動畫的秘密」展覽,吸引達43萬人參觀
  • 香港文化博物館於2014年一項以「椅子」為題的活動,在大堂展示三百張創意無限的椅子
    香港文化博物館於2014年一項以「椅子」為題的活動,在大堂展示三百張創意無限的椅子
  • 2014年「敦煌——說不完的故事」的大堂佈置
    2014年「敦煌——說不完的故事」的大堂佈置
  • 2016年「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的大堂佈置
    2016年「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的大堂佈置
  • 2016年「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中的日式「水園」互動專區,觀眾可透過平板電腦,建設屬於自己的睡蓮池塘
    2016年「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中的日式「水園」互動專區,觀眾可透過平板電腦,建設屬於自己的睡蓮池塘

非物質文化遺產組

[编辑]

2004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確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適用於香港,隨著《公約》於2006年4月生效,特區政府於同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組,以執行《公約》要求的具體工作。按《公約》第12條規定積極籌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制訂一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於2008年7月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就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向政府提供意見。

開放時間

[编辑]
  • 星期一、星期三至五:10:00-18:0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10:00-17:00
  •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初二:全日休館

入場費

[编辑]
  • 常設展覽

常設展覽於2016年8月1日起免費開放。專題展覽則需另外收費。

  • 博物館通行證

凡購買博物館通行證的參觀者,於博物館通行證有效期內可無限次參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的常設及專題展覽(特定的專題展覽除外)。

地址

[编辑]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A41沙田(碩門邨)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E42沙田(博康)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E42C沙田(博康)飛機維修區只限每日繁忙時間服務
E42P東涌逸東邨火炭(山尾街)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N42馬鞍山(耀安)東涌站(經機場通宵服務
R42大圍站迪士尼樂園往迪士尼樂園: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往大圍站:香港迪士尼樂園煙花表演結束後約20分鐘開出
過海隧道巴士
982C碩門邨西灣河太康街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專線小巴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全港最大的博物館即將啟用 (新闻稿). 政府新聞網. 2000-11-18. 
  2. ^2009/2010年度財務數據. heritagemuseum.gov.hk. [2011-01-01](中文(香港)). [永久失效連結]
  3. ^沙田新市鎮居住公屋人口不斷上升 增逾三十五萬人 房署統計共有十三屋邨十二居屋七個臨屋區 預期至八月底人口均續增進將拆大涌橋臨屋.《華僑日報》,1991年6月24日.
  4. ^區域市政局文化博物館. RC.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7-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博物館展覽重溫香港普及文化. 政府新聞網. 2021-07-27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李小龍展覽下月於文化博物館展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島日報》 2013年6月26日
  7. ^文化博物館推李小龍展覽2.0免費入場 荷里活武俠片劇本首曝光. 香港01. 2021-11-28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蘋果生活:文化博物館擬展出歷年著作 金庸館搜羅大俠珍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2015年2月18日
  9. ^新界文物館完歷史任務上月底關閉. 香港商報. 2016-07-07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香港島
九龍
新界
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管理
其他機構及團體設立
已經停辦
1:香港歷史博物館分館 ·2:香港文化博物館分館 ·3:香港藝術館分館 ·4:古物古蹟辦事處管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香港文化博物館&oldid=8953373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