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香港教育大學

坐标22°28′08″N114°11′39″E / 22.468942°N 114.194302°E /22.468942; 114.19430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資料,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2024年11月13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加以改善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2024年11月13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2025年10月19日)
请协助使用中立的观点重写这篇条目明显的广告请加入{{Delete|G11}}提请删除
香港教育大學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校徽
创办时间1853年:香港首個師資培訓課程[1]
1994年4月25日:五間師範學院整併
2016年5月27日:改名大學
学校类型法定公立研究型教育大學[2]
校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現任:李家超
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GBSJP
校长李子建教授JP
副校长
列表
  • 空缺首席副校長
    鄭美紅教授副校長(學術)
    陳智軒教授副校長(研究與發展)
    方永豪博士副校長(行政)及校董會秘書
    盧成皆教授協理副校長(國際化)
    楊少詩博士協理副校長(學術質素保證)
    翁建霖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
    蓋會霞女士協理副校長(內地協作及發展)
行政人員729(2015)[3]
409(2024)[4]
教师人數460(2015)[3]
429(2024)[4]
学生人數8,827[5]
9,128(2024)[6]
本科生人數5,970(2023/24)[6]
研究生人數786(2023/24)[5]
校址香港
新界大埔露屏路十號
(大埔校園)
新界將軍澳敬賢里一號
(將軍澳教學中心)
香港島北角長康街十九號
(北角教學中心)

22°28′08″N114°11′39″E / 22.468942°N 114.194302°E /22.468942; 114.194302
校區郊區
总面积12.5公頃(大埔校園)
代表色  
隶属UNESCO-UNEVOC Network;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網站eduhk.hk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位置
地图
香港教育大學
繁体字香港教育大學
简化字香港教育大学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Xiānggǎng Jiàoyù Dàxué
粤语
粵拼Hoeng1gong2 Gaau3juk6 Daai6hok6
耶魯拼音Hēunggóng Gaauyuhk Daaihhohk
香港教育大學校徽
香港教育大學,蒙民偉圖書館及中央廣場

香港教育大學(英語: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EdUHK),簡稱教大,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法定公立大學及師範大學

2025年,香港教育大學首次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即躋身全球前10%,位列第195位。[7][8][9]QS教育學科全球第12位。USNEWS教育類學科全球第3名[10]

近年畢業生薪資或因少子化持續大幅下降,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之後。[11][12][13]

其歷史可追溯自同期清朝中葉1853年聖保羅書院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1]。由香港五家師範合併[14][15][16]組成香港教育學院[14]

其後⼜因應港府升格了不少學院。[17][18][19][20][21][22]教院依舊叫學院有可能被誤認為比⼤學低⼀級,影響⼈才報讀。窒礙香港教育。故後又改名大學[23]

前中大校長李國章上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時,曾希望教院併入中大,成為亞洲超一流的超級大學,不惜以行政手段打壓,甚至削減資源[24]

歷史

[编辑]
主条目:教育局 (香港)聖保羅書院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柏立基教育學院香港工商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院
聖保羅書院1851-1864施美夫主教

其可追溯自同期清朝中葉1853年,教育委員會主席施美夫首個正規教師培訓課程,開創香港教育的先河。[25][1]故此教大可被視為香港最早的專上培訓院校,及香港現代教育的先驅。[1]

隨着世界教育趨勢,需求不斷增加,香港亦相繼成立官立師範學堂[26]香港實業專科學院官立男子漢文師範學堂[27]、官立女子漢文師範學堂、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28]、鄉村師範專科學校[29]、香港師資學院、官立鄉村師範學校[30]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工商院)和語文教育學院(語教院)等等培訓教師的學院。

為整合資源,1992年6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建議當時所有師訓學院合併[31][32][33]。次年,政府批出原嶺南大學的大埔露輝路山地選址供「香港教育學院」建立永久校舍;嶺南大學則改選原香港科技大學的屯門虎地建立永久校舍。

1993年2月14日,臨時校董會成立,與教育統籌司於交易廣場二座38樓合署辦公籌建。次年3月,政府頒布《香港教育學院條例》並於同年4月25日生效成立香港教育學院(簡稱:教院;英語: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縮寫HKIEd[34],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9-11樓,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

1994年9月1日,教育署延續教育部移交所有教育學院。自此教育署不再兼營任何專上院校。次年,1995年9月1日起,前身五所教育學院(分校)院長權力一併收歸學院,結束書院聯邦制一年過渡期;原教育署職員轉職面試,部分同日由教院聘用。

1996年,加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

2016年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改名[35],2月19日《2016年香港教育學院(修訂)條例草案》刊憲,提交立會三讀到5月27日生效。[36][37]

組織機構

[编辑]

校董會

[编辑]

根據香港行政長官校監必然制,香港教育大學的校監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根據《香港教育大學條例》[38],校董會為學院的管治核心。

校董會學生成員席位通常由學生代表,即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會會長出任。然⽽2022年1⽉20⽇起校⽅ 拒認學⽣會,所以5⽉26⽇開始改由校⽅直接委任。

歷任校長

[编辑]

1994年4月25日至2016年5月26日為香港教育學院。

肖像校長上任卸任備註
1梁志強
博士
1994年
6月
1997年
5月
2許美德
教授
1997年
9月
2002年
3月
3莫禮時
教授
2002年
4月
2007年
7月
不獲續約
-李榮安
教授
2007年
7月
2007年
12月
署任
4張炳良
教授
2008年
1月
2012年
6月
轉任運房局局長而請辭[39]
-鄭燕祥
教授
2012年
7月
2013年
8月
署任
5張仁良
教授
2013年
9月1日
2023年
8月31日
[40]
6李子建
教授
2023年
9月1日
現任

學院與課程

[编辑]

香港教育大學設有3個學院(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人文學院),轄下共16個學系(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健康與體育學系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科學與環境學系社會科學系課程與教學學系幼兒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心理學系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中國語言學系英語教育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文學及文化學系),提供不同本科課程,也為教師提供兼讀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統籌博士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此外,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合作項目,並積極參與社會。

學術學院專業學院、學系網頁
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C&I)、幼兒教育學系(ECE)、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EPL)、國際教育學系(IE)、心理學系(PS)、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SEC)[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學系(CHL)、英語教育學系(ELE)、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LML)、文學及文化學系 (LCS)、語文教育中心(CLE)[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APS)、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CCA)、健康與體育學系(HPE)、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MIT)、科學與環境學系(SES)、社會科學系(SSC)[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研究生院所有學系[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設施

[编辑]

大埔校園

[编辑]
香港教育大學大埔校園入口
教學大樓南翼(背景為羅富國堂宿舍)
位於白石角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瑞安建業(A至D座)、日本青木建設(E座文康中心及聚學樓)及均利建築(宿舍)承建,於1996年5月28日由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41][42][43]

2020年1月起,校方進行出入管制措施,未明確何時重開校園。[44]

曹貴子基金會大樓(A座)

校園行政中心,設有接待處、保安中心、多個行政部門、學生活動場地及保健中心等。[41][42][43]

中央大樓(C座)

中央大樓和兩翼教學大樓直綫連接,形成主體建築。地表層走廊直行,可見蒙民偉圖書館地表入口;平台層則有彥膳坊(飯堂)、東亞銀行香港教育大學分行、學生會室,飯堂外的中央廣場,亦為學生活動的主要地點,如舞蹈學會等;地底層則有資訊科技中心、演講廳及學生活動室等設施。[41][42][43]

教學大樓(B座)及(D座)

由多座建築連接而成(近校園出入口的南翼為B1至B4座,於中央大樓另一端的北翼為D1至D4座)。教學大樓內設有演講廳、課室、實驗室、專業製作室、工作室、資源中心及電腦室等教學設施,同時亦設有各學系及研究中心之辦公室。[41][42][43]

文康運動綜合大樓(E座)

供所有學生使用的教學暨活動設施,室外部分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及游泳池,室內則設有張海源運動場、游泳池、壁球室、健身室及體操房等設施。此外亦設有會議中心等其他設施。[41][42][43]

新教學大樓

配備「教育未來」的科技應用,以推動STEM及人工智能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包括一個可容納400人的多功能大演講廳、10間教室及2個虛擬教室等設施,預計於二零二五/二六年度落成[45][46]

學生及教職員宿舍

教大設有3座傳統宿舍,分別繼承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柏立基教育學院,名為羅富國堂(附職工宿舍)、葛量洪堂、柏立基堂,樓高11層。[41][42][43]除公共空間層外,每層設有多個2人或3人單位、茶水間、浴廁等共用設施。公共空間層設有活動室、洗衣房、電腦室、小賣部、音樂室等設施。

教大亦設有1座賽馬會學生宿舍(Jockey Club Student Quarters)家庭式設計,有多個9人及12人單位,各單位內設獨立浴廁及廚房。原為高級教職員宿舍,興建期間因教資會房屋津貼政策改變,改作學生宿舍,極高層單位仍作教職員宿舍。教大亦會為高級教職員及其他駐校員工提供宿舍。

賽馬會小學
主条目: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大埔校園的示範學校,8層校舍依山而建,附中央庭園及梯階式花園[41][42][43]劉秀成設計,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2002年全年建築大獎」。

幼兒發展中心

附屬於幼兒教育學院,由「香港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捐助785萬港元興建,以自負盈虧及非牟利的形式獨立運作。總部於賽馬會學生宿舍底層。[41][42][43]

香港教育博物館
主条目:香港教育博物館

位於大埔校園教學大樓北翼D1座平台層的博物館[41][42][43]由教大圖書館及教大社會科學系協辦。於2009年5月15日成立,主要介紹香港教育歷史及發展,展覽主題包括教育之地位及教育對社會的貢獻,以及香港師訓發展等等。博物館於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向公眾開放,公眾假期休息[47]

  • 行政大樓
    行政大樓
  • 教學大樓南翼及北翼
    教學大樓南翼及北翼
  • 羅富國堂
    羅富國堂
  •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校內診所

位於曹貴子基金會大樓。[41][42][43]2025年,門診學生20港幣;複雜傷口、手術100港幣;婦科檢查475港幣。[48]

膳食服務[41][42][43]
  • 飯堂:B4座至C座平台
  • 咖啡廳:C座LP層「學習共用空間」
  • 悠然雅座:B4座地面
  • 小食亭:B4座地面
  • 燒烤場:柏立基堂北
  • 便利店:C座平台

運動中心

[编辑]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足球場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白石角優景里,毗連大埔39區香港中文大學拓展用地及天賦海灣,佔地約5.3公頃,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設有可容納1,200名觀眾的有蓋看台、四百米全天候跑道、天然草足球場(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足球場)、可作足球場曲棍球場之人造草場、5個網球場緩跑徑健身室、其他康體活動設施及停車場[41][42][43]

特首林鄭月娥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為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會邀請港鐵以此研究東鐵線白石角站,運動中心重置到本部附近[49],達至附近工作或居住的港鐵乘客及大學雙贏

市區分校

[编辑]

現時共另設有兩間市區分校,正式名稱為「教學中心」,分別位於新界東將軍澳港島北角[41][42][43]

香港教育大學市區分校最初設於原葛量洪教育學院校址內、後來先後遷往西九龍大角咀深旺道3號嘉運大廈及浪澄灣,2011年8月起遷至將軍澳敬賢里1號、原坑口中心成杏芳紀念小學的校舍[50],並易名為「將軍澳教學中心」。設有課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多用途室、藝術室、音樂室、會議室及演講室等。亦設有市區分校校務處、圖書館、資訊科技服務處及香港教育學院持續專業教育學院(SCPE)。2023年,再於北角長康街19號北角衞理小學舊址設立「北角教學中心」,設有12個備有多媒體設施的課室、行政會議室、可容納百多人的演講廳、學習共享空間,以及1間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作為推廣普及人工智能的基地及為現職教師及相關人士提供培訓課程。2023年9月27日,北角教學中心正式啟用[51][52]


校友

[编辑]
主分类:香港教育大學校友

學生組織

[编辑]

從2022年開始,學生組織必須每年向大學申請。

目前存在的學生組織(2024年6月19日):[53][54]

  • 羅富國堂宿生會
  • 葛量洪堂宿生會
  • 柏立基堂宿生會
  • 賽馬會學生宿生會
  • 動物學會
  • 動漫學會
  • 中國舞蹈藝術義工團
  • 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
  • 基督徒團契
  • 舞蹈學會
  • 辯論學會
  • 甜品學會
  • 劇社
  • 環保學會
  • 電子競技學會
  • 足球文化學會
  • 遊戲學會
  • 園藝學會
  • 美食學會
  • 塗鴉學會
  • 健體學會
  • 香港文化學會
  • 日本文化學會
  • Korean Culture Society
  • 劇本推理遊戲學會
  • 普通話演講及辯論協會
  • 攝影學會
  • 解謎學會
  • 養生學會
  • 機械人學會
  • 魔力橋學會
  • 社會服務團
  • 運動攀登學會
  • 遊學學會
  • 塔羅學會
  • 茶藝學會

大專體育協會項目隊伍:[55]

  • 田徑
  • 羽毛球
  • 籃球
  • 越野
  • 龍舟
  • 劍擊
  • 手球
  • 空手道
  • 足球
  • 壁球
  • 游泳
  • 乒乓球
  • 跆拳道
  • 欖球
  • 網球
  • 排球
  • 水球
  • 木球

非大專體育協會項目隊伍:[55]

  • 射箭
  • 合球
  • 投球
  • 賽艇
  • 壘球
  • 巧固球
  • 非撞式欖球
  • 武術

事件

[编辑]

中大超級大學

[编辑]
主条目:香港教育學院風波

前中大校長李國章上任教育統籌局局長後,希望教院併入中大,成為亞洲超一流的超級大學;不惜以行政手段打壓,甚至削減資源。[24]慫恿其優秀員⼯離開。[24]⼜要求辭退批評教育改革的職員[24][56]威嚇及⼲預內部運作。[24]

副校表示在2004年1月,李局長曾致電校長,要求教院主動渴求併入中大,不然「會放手讓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太隨意削減教院的學生名額。[57]

跳樓冒犯標語

[编辑]
主条目:香港教育大學涼薄大字報事件

2017年9月7日,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跳樓後,民主牆同日出現冒犯標語。[58]

隨後,2名貼標語的學⽣被嚴正處理,但沒有公開懲處細節,相信有關紀錄會對兩名涉事學⽣將來升學或⼯作有⼀定影響[59],相反張貼有相同標語的香港城市大學則沒有作出後續處理。

學術重複發表

[编辑]

2018年1⽉,教授江紹祥及助理教授宋燕捷,或在學術期刊重複發表,出版社即時撤回[60]

香港⼤學同期也發⽣陳德儀副教授一稿兩投,但港⼤僅補上勘誤聲明了事[61]

參見

[编辑]
主分类:香港教育家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1.21.3香港教育大學的歷史. 香港教育大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校級研究中心. [202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3.03.1資料及數字 - 教職員人數. 香港教育大學. [2016-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4.04.1資料及數字 - 教職員人數. 香港教育大學. [2025-10-17]. 
  5. ^5.05.1學生人數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 [2016-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6.06.1學生人數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 [2025-10-17]. 
  7.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5-10-01 [2025-10-17](中文(简体)). 
  8.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3-09-12 [2025-10-17](英语). 
  9. ^林遠航.THE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港大中大等5校列首100位 教大一上榜排195. 香港01. 2025-10-09 [2025-10-17](中文(香港)). 
  10.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USNews全球大學榜 4港校列百強. 香港文匯網. [2025-10-17](中文(中国大陆)). 
  11. ^八大畢業生平均年薪逾32萬創新高 懸壺最有「錢途」. 大公文匯網. [2025-10-17](zh-Hans-HK).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12. ^八大畢業生平均年薪逾32萬創新高 懸壺最有「錢途」 「解壓」需求增 社科職業漲薪近一成. 香港文匯網. [2025-10-17](中文(中国大陆)). 
  13. ^盧嘉潁.JUPAS放榜2025|8大畢業生平均年薪$329,000 港大畢業生年薪破40萬(更新2023/24學年最新數據). 香港經濟日報HKET. [2025-10-17](中文(繁體)). 
  14. ^14.014.1大學之道 2002.香港電台.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教院歷史. 香港教育學院.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里程碑. 香港教育學院.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城大、浸大、嶺大、理大、樹仁大學和公開大學成立/升格的過程(PDF).香港教育資助委員會.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黎國燦博士.勿重蹈十年前的錯誤決策 論香港教育學院的正名與發展模式(PDF).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04-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浸大歷史.香港浸會大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理大簡介 - 重要里程.香港理工大學.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在奮進中成長—香港城市大學二十五周年歷程的回顧.香港城市大學.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歷史和發展.嶺南大學.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香港教育學院的發展及名稱更改及2016年香港教育學院(修訂)條例草案及香港教育學院申請獲授大學名銜教資會檢討工作小組報告(PDF). 教統局、教資會、行政會議. [2016-05-27].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24.024.124.224.324.4與香港教育學院有關的指控調查委員會報告,第十四章,香港:香港政府(PDF). [2007-06-20].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07-07-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香港師範教育的濫觴The Beginning of Teacher Training – 百載師道 三秩桃李:香港教育大學三十周年校慶展覽 Heritag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 Exhibition Celebrat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5-10-17](美国英语). 
  26. ^方駿; 何麗芳.官立師範學堂 (1881-1883):香港最早的全日制師訓機構. 教育研究學報. 2001,16 (2) [2025-10-17].ISSN 1990-4428. 
  27. ^方駿.官立男子漢文師範學堂 (1920-1940):早期香港中文師資的重要搖籃. 教育研究學報. 2005,20 (1) [2025-10-17].ISSN 1990-4428. 
  28. ^1926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Taipo Vernacular Normal School – 百載師道 三秩桃李:香港教育大學三十周年校慶展覽 Heritag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 Exhibition Celebrat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5-10-17](美国英语). 
  29. ^搜尋 | 香港教育數碼圖像資料庫. imagedb.museum.eduhk.hk. [2025-10-17]. 
  30. ^1946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Rural Training College – 百載師道 三秩桃李:香港教育大學三十周年校慶展覽 Heritag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 Exhibition Celebrat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5-10-17](美国英语). 
  31. ^里程碑. 香港教育學院.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教育統籌委員會報告書. 教育統籌委員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教院的歷史(PDF).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4-07-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20周年校慶 - 校董會主席. 香港教育學院.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獲升格為教育大學 吳克儉稱對教院多年貢獻予以肯定.香港電台. 2016年1月26日 [2016年1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2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36. ^教院獲授大學名銜. 政府新聞處. [2016-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 ^香港教育學院將於2016年5月27日正式改名為「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電台.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香港法例 第444章《香港教育大學條例》(PDF). [2009-08-2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存档副本.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0. ^存档副本. [201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1. ^41.0041.0141.0241.0341.0441.0541.0641.0741.0841.0941.1041.1141.123D map. 
  42. ^42.0042.0142.0242.0342.0442.0542.0642.0742.0842.0942.1042.1142.12EdUHK - Campus Navigation. www.eduhk.hk. [202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2)(英语). 
  43. ^43.0043.0143.0243.0343.0443.0543.0643.0743.0843.0943.1043.1143.12Wayback Machine(PDF). www.eduhk.hk. [2025-10-18].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24-04-15). 
  44. ^八大校園開學後續拒公眾 重開無期 教局:教資會無硬性規定開放校園. 明報. 2020-01-02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Campus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DF).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2022-06-07. 
  46. ^教大舉行新教學大樓平頂儀式 展望新年新里程. 香港教育大學. 2025-01-24. 
  47. ^香港教育博物館網站. 香港教育學院.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1)(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8. ^醫療診所 - 香港教育大學 - 學生事務處. www.eduhk.hk. [202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18)(中文(繁體)). 
  49. ^【施政報告】重啟馬料水填海增科學園規模 東鐵線設白石角站 推交椅洲、龍鼓灘填海. 立場新聞. 2021-10-06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0. ^教院擬將軍澳設分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11年7月19日。
  51.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經濟日報Topick,2023年9月26日。
  52. ^([//web.archive.org/web/20240522020256/https://www.hk01.com/%E5%B0%88%E4%B8%8A%E6%95%99%E8%82%B2/945203/%E6%95%99%E5%A4%A7%E5%8C%97%E8%A7%92%E8%A8%AD%E6%95%99%E5%AD%B8%E4%B8%AD%E5%BF%83-%E6%88%90%E7%AC%AC%E4%B8%89%E5%80%8B%E6%A0%A1%E5%9C%92-%E8%90%BD%E8%85%B3%E9%BB%9E-%E8%A8%ADai%E6%95%99%E8%82%B2%E5%AF%A6%E9%A9%97%E5%AE%A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大北角設教學中心 成第三個校園「落腳點」 設AI教育實驗室,香港01,2023年9月26日。
  53. ^Student Residents' Association 2023/24(PDF). 
  54. ^Affiliated Societies 2024/25(PDF). 
  55. ^55.055.1運動隊伍 - 香港教育大學 - 學生事務處. www.eduhk.hk. [202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11)(中文(繁體)). 
  56. ^香港電台第1台 千禧年代 節目錄音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2-16.
  57. ^香港電台第1台 自由風自由Phone 節目錄音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10-21.
  58. ^民主牆「恭喜」蔡若蓮 林鄭譴責濫用言論自由 張仁良:給空間教大自行處理. 明報. 2017-09-09 [2017-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9. ^張仁良:已嚴正處理冒犯蔡若蓮教大生. 商業電台. 2018-02-15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0. ^曾任優質教育基金評審 教大教授疑涉一稿兩投 出版社:撤回文章. 香港01. 2018-01-29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1. ^港大前副教授論文抄襲 僅發勘誤聲明了事. 東方日報. 2016-06-22 [2021-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香港教育大學
项目
奖项
场地
會所
冠名赞助
相关
歷史
教院合併前的院校
學術單位
校園
  • 大埔校園
  • 將軍澳教學中心
  • 北角教學中心
學生組織
建築物
  • 曹貴子基金會大樓
  • 中央大樓
  • 白石角運動中心
  • 教學大樓
  • 文康運動綜合大樓
  • 學生及教職員宿舍
  • 香港教育博物館
社會事件
附屬機構
校級研究中心
專業發展中心
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人文學院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
公帑資助界別
法定機構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
政府資助
職業訓練局成員
受資助公營機構
醫院管理局
自資界別
法定機構
私立大學
職業訓練局成員
認可專上學院
根據《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註冊
公帑資助院校轄下的
自資持續及專業教育部門
註冊學校
根據《教育條例》(第279章)註冊
香港藝術中心附屬學院
非本地課程的辦學機構
機構附屬院校
中国 相關院校聯盟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珠海
佛山
东莞
江门
湛江
茂名
韶关
肇庆
香港
澳门
香港師範學校
已合併
已停辦
仍辦學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香港教育大學&oldid=8958482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