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香港房屋委員會

坐标22°18′55″N114°10′53″E / 22.315319°N 114.1813239°E /22.315319; 114.181323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或許过多或不当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图像及多媒体文件。(2025年6月14日)
请细阅有关合理使用媒体文件的方针指引,并协助改正违规內容,然后移除此消息框。条目讨论页可能有更多資訊。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2025年6月14日)
請協助以中立的觀點撰寫本條目,非常明显的广告内容请加入{{Delete|G11}}提请删除
香港房屋委員會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英語
法定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73年4月1日,​52年前​(1973-04-01
類型政府機構
管轄范围香港特別行政區
驻地 香港九龍何文田佛光街33號
首长
授權法源
  • 第283章《房屋條例》
網站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

22°18′55″N114°10′53″E / 22.315319°N 114.1813239°E /22.315319; 114.1813239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語: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於1973年4月1日成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房屋署。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1][2]

此外,房委會也擁有和經營一些分層工廠大廈,以及附屬商業設施和其他非住宅設施。行政長官在《2011至12年施政報告》中宣布,由房委會負責推展新居者有其屋計劃[3]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179個公共屋邨、逾76萬個租住單位[4]

宗旨

[编辑]

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宗旨是為有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一個優質的居住環境。

歷史

[编辑]

1973年,為配合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之十年建屋計劃,將當時隸屬市政局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重組為目前的房委會(但英文名稱不變)、徙置事務處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署[5];接收了17個政府廉租屋邨、屋建會的10個廉租屋邨和所有徙置大廈,負責管理及規劃公共屋邨。到了1978年,為了使中產社會提供多一個置業選擇,房委會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

1986年,為配合建屋計劃及相關人手擴展,房委會決定於何文田佛光街興建新總部[6],並於1990年竣工。

2000年,香港爆發居屋短樁醜聞,位於沙田圓洲角愉翠苑D及E座兩幢大廈因大部份樁柱短樁而被迫拆卸,而像元朗天水圍天頌苑這些短樁情況嚴重的居屋亦需要作維修補樁工程,並承諾額外十年結構保養,於2007年仍未出售全數有問題居屋給市民。房屋署於2007及2013年銷售曾出現結構問題的剩餘居屋單位,提供額外十年結構安全保證作為招來,吸引市民購買此曾出現結構問題樓宇[7]

2000年天水圍天頌苑短樁醜聞,廉政公署先後控告7人,於2003年經審訊後,只有兩名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串謀訛騙罪成判監7年。兩人上訴得直,案件原發還高院重審,惟兩人最後選擇認罪,於高院同被判囚4年8個月,短樁事件成為主權移交十年公屋工程最大醜聞,部份工程監督卻仍在房署工作,纏繞多年的短樁案亦告一段落[8]

因1999至2000年間,東涌天水圍油塘等房屋署公營房屋地盤接連出現短樁,廉政公署於2007年拍攝《廉政行動2007》第二集之《沙丘城堡》是改編自「沙田愉翠苑短樁案」,並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出[9]

2005年起,房委會將轄下大部份屋邨商場商舖街市停車場等設施,出售予領匯(現已更名為領展),由其管理該等設施。由於領展近年大幅加租引起民憤[10][11][12],房委會後來終止把新落成屋邨的商業設施出售予領展的計劃[13]

房委會成員

[编辑]

2025/2026年度委員名單

[编辑]
主席
副主席
官方委員: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
    • 候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庫務)(2) 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庫務)(管理會計)
  • 地政總署署長
    • 候補:地政總署副署長(一般事務) 或 地政總署副署長(專業事務)
非官方委員:

歷任主席

[编辑]
1973年至1988年,由房屋司以官守成員兼任
  • 黎保德(1973年-1977年)
  • 施恪(1977年6月1日-1980年5月14日)
  • 廖本懷(1980年5月15日-1985年2月10日)
  • 霍德(1985年2月-8月)
  • 彭玉陵(1985年8月-1986年4月)(署任房屋司)
  • 杜迪(1986年4月-1988年3月31日)
1988年至2003年,由總督或行政長官委任非官守成員出任
房屋委員會主席與房屋司(回歸後改稱房屋局局長)由不同人擔任,被批評為「政出多門」;2002年「公營房屋架構檢討報告」決定房屋委員會主席改由主管房屋政策政府官員,即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兼任[14]
2007年政策局改組,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任
  • 鄭汝樺(2007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
  • 張炳良(2012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
  • 陳帆(2017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2022年政策局改組,由房屋局局長兼任

常務小組委員會

[编辑]

房委會下設有六個常務小組委員會,分別是建築小組委員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下設資金管理附屬小組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下屬審計附屬小組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及投標小組委會員。

轄下物業

[编辑]

屋邨

[编辑]

原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

[编辑]
主条目:廉租屋邨

原模範屋宇會屋邨

[编辑]

原政府廉租屋邨

[编辑]
主条目:政府廉租屋

徙置事務處屋邨

[编辑]
主条目:徙置區

接收前身屋邨時的名稱更改

[编辑]

香港房屋委員會在1973年成立,接收前身(市政事務署徙置事務處)屋邨時,大部分前身屋邨均直接將原有的「政府廉租屋邨」/「徙置區」通名改為「邨」;惟部分地區出現原政府廉租屋邨及原徙置事務處屋邨重名的情況,即「石硤尾」、「白田」、「黃大仙」、「牛頭角」及「觀塘」。大部分情況下,屬於乙類屋邨的徙置事務處屋邨位處下方,而屬甲類屋邨的政府廉租屋邨位於上方,因此在屋邨名字使用「下邨」、「上邨」可反映市民對兩者的期望(葵涌邨一度以大窩口道分隔上下兩邨,惟與重名情況無關)。

然而,觀塘徙置區觀塘政府廉租屋邨位於相若水平,因此屋邨名字加上所處道路名字,分別是徙置事務處屋邨的翠屏道及政府廉租屋邨的鯉魚門道,並改名觀塘(翠屏道)邨觀塘(鯉魚門道)邨

房屋委員會屋邨

[编辑]
主条目: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

[编辑]
主条目:香港資助出售房屋列表

房屋委員會中轉房屋

[编辑]
主条目:中轉房屋 § 使用情況

2018/19年度公營房屋建屋量於2018/19年度,房委會完成11個公屋/綠置居發展項目和七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發展項目,合共建成約26,800個新單位,當中包括公屋/綠置居單位約20,2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約6,600個。年內新落成的零售設施總樓面面積約26,500平方米,並增設私家車和貨車泊車位約990個[15]

研究重建屋邨

[编辑]

房委會在2013年完成22個高齡屋邨的重建潛力研究,可能重建屋邨包括模範邨西環邨馬頭圍邨和樂邨彩虹邨福來邨華富(一)邨、華富(二)邨坪石邨美東邨(美東樓及美寶樓)、葵盛西邨荔景邨梨木樹(二)邨興華(二)邨麗瑤邨南山邨長青邨漁灣邨彩雲(二)邨富山邨象山邨石硤尾邨(19-24座)。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於2013年的邨齡介乎34—61年,但到2043年將達到64—91年樓齡,保養費將相當高昂,若拆卸重建,可重新規劃,以符當時的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美東邨確定重建。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的公屋。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是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表示在可見未來就可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16]

工廠大廈

[编辑]
主条目:香港房屋委員會工廠大廈列表

在房委會成立前,徙置事務處除發展房屋外,也發展工廠大廈,其對象為受天災或政府收地影響的家庭式工業小規模工場。首座徙置工廠大廈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第1座,於1957年10月落成。其後亦在柴灣佐敦谷大窩口新蒲崗觀塘元朗葵涌興建徙置工廠大廈。這些大廈的設計分為「H型」及「I型」,全為七層設計,當中「H型」設計與第一型徙置大廈相似,其公共廁所及浴室設在兩翼中間;而「I型」則為單幢式設計,廁所設在大廈兩側。

至1973年,房委會接管原徙置事務處的8處徙置工廠大廈,及於1973年至1984年間與建多9處工廠大廈,新廈樓層亦由原來的7層增至20多層,而樓宇設計亦會按地勢而改動。及至工廈的需求減少,房委會停建新工廈,並把大部份工廈拆卸,改建為住宅、學校、寫字樓或康樂設施等。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徙置工廠大廈,現在只有「柴灣工廠大廈」僅存。由房委會興建的工廠大廈,則現在只有「晉昇工廠大廈」、「石硤尾工廠大廈」及「開泰工廠大廈」僅存。

  • 長沙灣工廠大廈 (已拆卸)
    長沙灣工廠大廈
    (已拆卸)
  • 觀塘工廠大廈 (已拆卸)
    觀塘工廠大廈
    (已拆卸)
  • 九龍灣工廠大廈 (已拆卸)
    九龍灣工廠大廈
    (已拆卸)
  • 柴灣工廠大廈
    柴灣工廠大廈
  • 晉昇工廠大廈
    晉昇工廠大廈
  • 穗輝工廠大廈 (已拆卸)
    穗輝工廠大廈
    (已拆卸)
  • 宏昌工廠大廈 (已拆卸)
    宏昌工廠大廈
    (已拆卸)
  • 業安工廠大廈 (已拆卸)
    業安工廠大廈
    (已拆卸)

商業樓宇

[编辑]
参见:香港房屋委員會商場列表
油塘「大本型」為房委會自分拆出售多個大型商場後,目前最大型的購物商場。

2005年之前,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附屬商場和停車場均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持有,其中曉麗商場、華心商場及平田商場(已於2005年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為整體承租商場,整個商場外判予承辦商營運及分租。1997年,房委會開始將商場管理服務外判。2005年,房委會將大部份商場及停車場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現時香港房屋委員會仍持有四十多個商場及多個停車場,其中不少為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前沒有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舊式商場。自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後香港房屋委員會也新建了不少商場,其中大本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旗艦商場。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商業樓宇租金收入28.78億港元(2017年為26.15億港元)帳目盈餘13.71億港元(2017年為12.66億港元)

目前,香港房屋委員會旗下的商場及停車場由商業樓宇小組負責督導,管理及租務由房屋署屬下屋邨管理分處下的商業樓宇小組負責,其中大部份商場和停車場的管理工作由房屋署外判予管理公司。

以下是部份香港房屋委員會商場及停車場:

香港島
東區
南區
九龍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黃大仙區
觀塘區
新界
葵青區
荃灣區
屯門區
元朗區
北區
大埔區
沙田區
西貢區
離島區
備註:
  • 旗艦商場
  • 1 建築中
  • 2 名字有待確定
  • 3 計劃拆卸重建
  • 4 重建/重置中
  • 5 沒有在房署網站列出的商場/零售設施
  • 6 擴建中/正興建新一期商業設施

批評

[编辑]
  • 2017年底至2018年1月的海麗邨清潔工潮揭發房署外判商榨壓工人。工黨翻查文件發現,屋邨約10年前清潔承辦商百花齊放,但其後中標的潔淨合約,主要由三大外判商組合壟斷,涉嫌「左手交右手」轉換外判公司,涉及30條屋邨,涉及金額逾3.6億元。結果被指涉嫌瓜分市場、顯示外判商之間關係密切,疑違反房委會指引、及投標制度令清潔工人被剝削。[17]不過房委會投標小組主席張達棠指,經審視過去十多年批出的合約後,認為競爭激烈,圍標的機會低,不認為有「左手交右手」情況。[18]
  • 1970至1990年代興建的香港公屋大多有不同特色的水池,希望能吸引人到中央聚集,同時為地區建立身分。不過截至2018年10月,203個公共屋邨中只得13個噴水池仍如常運作。有些已乾塘、被清拆填平。香港園境師學會前會長姚寶隆對此感到失望,批評房署以水池衛生和溺斃意外為由,一刀切停止水飾設計,其實是懶於管理。認為應恢復現有的公屋水池運作,並優化設計。而近年新落成東匯邨內設的水池房署也不太滿意。房署以「水池不是標準裝置和管理困難為由,表示無意在將來的公屋加入水池」。[19]
  • 一對在外國結婚的男同志在港申請公屋,被房委會指不符合一夫一妻的「夫婦」定義而拒絕其申請,高等法院在2020年3月裁定房委會違憲,構成性傾向歧視[20]不過到同年4月3日,房委會就判決向上訴庭提出上訴。[21]到2023年10月17日,高等法院上訴庭駁回房委會上訴,維持原審判決。居屋案的申請人原為吳翰林,他於2020年受抑鬱困擾自殺離世,由丈夫李亦豪繼續處理申請。李透過律師表示,對今次判決表示感激,但遺憾無法與吳翰林一同見證。他又指案件已拉鋸 4 年,「衷心希望房委會經過深思熟慮後,不會上訴,讓事件早日止息,亦終於可以讓吳翰林得到安息。」[22]
  • 2021年4月,建制團體公屋聯會在Facebook專頁帖文,指海達邨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的對落位置裝上了「晶片」,引起居民和網民擔憂會被監控,會有竊聽或追蹤的用途,而網上獲得的資料亦不多。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房署做法合理,稱晶片只能讓房署找出所屬單位是否有違規行為和拆除安全的設施,相關的配套是由防火及安全角度出發,認為大門、鐵閘和廚房門在防火功效有重要作用。房屋署表示自2012年起建成的所有公營房屋,在預製混凝土外牆、鋁窗、木門和鐵閘等安裝具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晶片,以記錄構件的生產資料、型號批次、出廠地點、日期及安裝位置等資料。不過未有回應晶片是否用來監控租戶有否拆除和進行違規改動。[23]

圖片集

[编辑]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與註釋

[编辑]
  1. ^房屋委員會.房屋委員會. 房屋委員會.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關於房委會. [201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公共房屋. [2018-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公營房屋在規劃和建造方面的組織架構(PDF). [2007-11-12].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04-11-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房委會總辦事處 將在何文田興建. 大公報. 1986-07-24. 
  7. ^天富苑重售單位結構安全.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07-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短樁案兩被告囚56月 發還重審 認串謀詐騙[失效連結]
  9. ^《廉政行動 2007》:「短樁秘笈」水溝泥. [2007-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領匯瘋狂加租激起民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09年7月29日。
  11. ^領匯逆市狂賺 緣何為富不仁. 太陽報. 2009-11-20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領匯車場偷步加價 加幅逾一成 吸血惹民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12年7月10日。
  13. ^《房會撇領匯重設商業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10年4月27日。
  14. ^《公營房屋架構檢討報告》. housingauthority.gov.hk. [200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香港房屋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報告 2018/19(PDF). 可持續發展報告 2018/19. 香港房屋委員會. [2020-11-18].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研重建22屋邨曝光 多市區公屋 涉北角模範西環邨等 團體促人口少先行.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3月4日. [永久失效連結](繁體中文)
  17. ^工黨指三大陣營「左手交右手」 壟斷30屋邨3.6億清潔合約. 蘋果日報. 2018-01-17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張達棠指無發現房委會合約有圍標情況. 881903.com. 2018-01-18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舊池遭荒廢 新池無人建 公屋水池將成追憶?. 明報. 2018-10-20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已婚同性伴侶申公屋提覆核勝訴 陳志全促修例完善同志權益. 頭條日報. 2020-03-04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同志平權】高院裁定同志配偶能以家庭資格申請公屋 房委會已提出上訴. 蘋果日報. 2020-04-03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配偶被裁違憲 房委會上訴被駁回 申請人盼房委會不再上訴讓亡夫安息. 法庭線. 2023-10-17 [202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大門鐵閘都有裝 入伙市民憂監控 房署:2012年中開始 用作品質控制. 蘋果日報. 2021-04-15 [2021-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法定組織
議會
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
  • 水喉匠牌照諮詢委員會
  •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標準諮詢委員會
  • 消防安全條例諮詢委員會
  • 旅行代理商諮詢委員會
  • 《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第636章諮詢委員會
  • 古物諮詢委員會
  • 銀行業務諮詢委員會
  • 接受存款公司諮詢委員會
  • 保護稀有動植物諮詢委員會
  •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
  • 氣體安全諮詢委員會
  •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諮詢委員會
  • 保險業監管局一般業務業界諮詢委員會
  • 保險業監管局長期業務業界諮詢委員會
  • 本地船隻諮詢委員會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
  • 個人資料(私隱)諮詢委員會
  • 領港事務諮詢委員會
  • 警察子女教育信託基金投資諮詢委員會
  • 警察教育及福利信託基金投資諮詢委員會
  • 產品諮詢委員會
  • 安全主任諮詢委員會
  • 海員諮詢委員會
  •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諮詢委員會
  • 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投資諮詢委員會
  • 常務諮詢委員會(貯油裝置)
顧問委員會
  • 農產品獎學基金顧問委員會
  • 懲教署人員子女教育信託基金投資顧問委員會
  • 香港海關人員子女教育信託基金投資顧問委員會
  • 魚類統營顧問委員會
  • 香港太平洋戰爭紀念撫恤金顧問委員會
  • 海魚獎學基金顧問委員會
  • 統營顧問委員會
  • 在囚人士教育信託基金投資顧問委員會
  • 麥理浩爵士信託基金投資顧問委員會
事務委員會
  • 認可人士註冊事務委員會
  • 博彩及獎券事務委員會
  • 競爭事務委員會
  • 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一般建築承建商)
  • 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專門承建商)
  • 岩土工程師註冊事務委員會
  • 檢驗人員註冊事務委員會
  • 小型工程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
  • 結構工程師註冊事務委員會
  • 電訊事務委員會
基金委員會
  • 蒲魯賢慈善信託基金委員會
  • 懲教署人員子女教育信託基金委員會
  • 香港海關人員子女教育信託基金委員會
  • 教育獎學基金委員會
  • 緊急救援基金委員會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
  • 葛量洪獎學基金委員會
  • 嘉道理農業輔助貸款基金委員會
  • 李寶椿慈善信託基金委員會
  • 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
  •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委員會
  • 證券賠償基金委員會
  •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委員會
  • 社會工作訓練基金委員會
管理委員會
小組委員會
  • 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
  •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
審裁、仲裁及
上訴機構
上訴委員會
  • 行政上訴委員會
  • 空氣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
  • 上訴委員會(遊戲機中心)
  • 上訴委員會(床位寓所)
  • 上訴委員會(博彩稅條例)
  • 上訴委員會(會社(房產安全))
  • 上訴委員會(旅館業)
  • 封閉令(對健康的即時危害)上訴委員會
  • 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
  • 上訴委員會(電力)
  • 上訴委員會(娛樂特別效果)
  • 上訴委員會備選團(受規管產品的豁免)
  • 《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之下的上訴委員會
  • 上訴委員會(房屋)
  • 稅務上訴委員會
  • 婚姻監禮人委任事宜上訴委員會
  • 排水事務上訴委員會備選小組
  • 海上傾倒物料上訴委員會委員團
  • 環境影響評估上訴委員會小組
  • 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上訴委員會
  • 香港太平洋戰爭紀念撫恤金上訴委員會
  • 牌照上訴委員會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上訴委員會
  • 市政服務上訴委員會
  • 噪音管制上訴委員會小組
  • 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上訴委員會
  • 職業退休計劃上訴委員會
  • 退休金上訴委員會
  • 私營骨灰安置所上訴委員會
  • 產品環保責任上訴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
  • 電訊(競爭條文)上訴委員會
  • 酷刑聲請上訴委員會
  • 非應邀電子訊息(執行通知)上訴委員會
  • 廢物處置上訴委員會小組
  • 水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
上訴委員團
  • 上訴委員團(機動遊戲機(安全))
  • 上訴委員團(建築工地升降機及塔式工作平台(安全)條例)
  • 上訴委員團(消費品安全)
  • 上訴委員團(區域供冷服務條例)
  • 上訴委員團(能源效益)
  • 上訴委員團(氣體安全)
  • 上訴委員團(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
  • 上訴委員團(城市規劃)
  • 上訴委員團(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
  • 狂犬病條例(第421章)上訴委員團
  • 上訴委員團(建造業工人註冊條例)
  • 上訴委員團(市區重建局條例)
  • 上訴委員團(教育事宜)
  • 上訴委員團(地產代理條例)
  • 上訴委員團(物業管理服務條例)
  • 建築物能源效益上訴委員團
審裁團
  • 上訴審裁團(建築物)
  • 大律師紀律審裁團
  • 公證人紀律審裁團
  • 律師紀律審裁團
審裁處
  • 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覆核審裁處
  • 銀行業覆核審裁處
  • 版權審裁處
  • 存款保障上訴審裁處
  • 入境事務審裁處
  • 保險事務上訴審裁處
  • 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
  • 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
  • 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上訴審裁處
  • 藥劑業及毒藥上訴審裁處
  • 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覆核審裁處
  • 人事登記審裁處
  • 處置補償審裁處
  • 處置可行性覆檢審裁處
  • 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
  • 交通審裁處
覆核委員會
紀律審裁機構
  • 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 工程師紀律委員團
  • 建築物能源效益紀律委員團
  • 紀律審裁委員團(工廠及工業經營(安全管理)規例)
  • 紀律審裁委員團(土地測量)
  • 紀律審裁委員團(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
  • 香港會計師公會紀律小組A
  • 紀律審裁委員團(建築工地升降機及塔式工作平台(安全)條例)
  • 紀律審裁委員會(電力)
  • 註冊承建商紀律委員團
  • 註冊檢驗人員紀律委員團
  • 註冊消防裝置承辦商紀律委員會
  • 社會工作者註冊局 - 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
仲裁機構
  • 槓桿式外匯買賣仲裁委員會
  • 第三者資助仲裁及調解的諮詢機構
  • 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
  • 仲裁人名單
大學校董會
專業團體
公司
小組
  • 旅館牌照簽發諮詢小組
  • 基因改造生物(管制釋出)專家小組
  • 香港會計師公會調查小組A
  • 電影檢查員小組
  • 電影檢查顧問小組
慈善基金機構
  •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信託委員會
  •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理事會
  • 伊利沙伯女皇弱智人士基金理事會
  • 馬理遜獎學基金受託人委員會
  • 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
    • 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受託人委員會
    • 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
其他
法定組織轄下
已解散、改組、
沒有營運
或悉數出售股權
劃線為已解散、改組、沒有營運或悉數出售股權
非法定組織(包括有官守及非官守委員在內)
議會
委員會
  • 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委員會
  • 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受託人委員會
  • 建造商委員會
  •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審批委員會
  • 中央康復服務資訊科技委員會
  • 簽證聯絡委員會
  • 香港加拿大電影及電視聯合製作查核委員會
  •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
  • 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 兒童事務委員會
  • 扶貧委員會
  • 防止虐待兒童委員會
  • 向捨身救人者家屬提供經濟援助委員會
  •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 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
  • 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
  • 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
  • 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 中藥研究及發展委員會
  • 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
  • 邊緣青少年服務委員會
  • 公民教育委員會
  • 促進種族和諧委員會
  • 殘疾僱員支援計劃委員會
  • 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
  • 顧問工程師委員會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 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委員會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安老事務委員會
  • 環境運動委員會
  • 擴大建築小組委員會
  • 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
  • 水喉及水務材料專家委員會
  • 撲滅罪行委員會
  • 消防安全委員會
  • 海濱事務委員會
  • 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
  • 香港扶輪社暨星島基金貸款助學金遴選委員會
  • 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
  • 入境事務處使用服務人士委員會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投資委員會
  • 社會福利界資訊科技聯合委員會
  • 政府助學金聯合委員會
  •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
  • 確認全港消滅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委員會
  • 確認全港消除麻疹和風疹委員會
  •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
  • 港口行動事務委員會
  • 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
  • 預防退伍軍人病委員會
  • 小一入學委員會
  • 節目與發展委員會
  • 優質教育基金投資委員會
  • 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
  • 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
  • 科學委員會
  • 中四學位安排委員會
  • 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
  • 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投資委員會
  • 姬達爵士獎學基金評選委員會
  •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
  • 體育委員會
  • 科技券計劃委員會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 婦女事務委員會
  • 青年發展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
  • 認可諮詢委員會
  •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諮詢委員會
  • 攜手扶弱基金諮詢委員會
  • 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
  • 漁農業諮詢委員會
  • 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
  • 暢通無阻通道諮詢委員會
  • 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
  • 指定機械及設備操作員資歷評定諮詢委員會
  • 中醫藥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
  • 認可核證機關業務守則諮詢委員會
  • 廉政公署貪污問題諮詢委員會
  • 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
  • 郵輪業諮詢委員會
  • 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諮詢委員會
  •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
  • 前任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離職後工作諮詢委員會
  • 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
  • 仲裁推廣諮詢委員會
  • 回收基金諮詢委員會
  • 社會工作訓練及人力策劃諮詢委員會
  • 橋樑及有關建築物外觀諮詢委員會
  • 水務諮詢委員會
  • 食物及環境衞生諮詢委員會
  • 環境諮詢委員會
  • 農業園諮詢委員會
  • 航空發展與機場三跑道系統諮詢委員會
  •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諮詢委員會
  • 方便營商諮詢委員會
  • 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
  • 中文界面諮詢委員會
  • 廉政公署社區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
  • 公務員培訓諮詢委員會
  • 空間數據共享諮詢委員會
  • 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諮詢委員會
  • 賑災基金諮詢委員會
  • 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
  • 電氣安全諮詢委員會
  • 能源諮詢委員會
  • 高速船諮詢委員會
  • 香港船隊運作諮詢委員會
  • 創科創投基金諮詢委員會
  •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
  • 群芳慈善基金會-群芳救援信託基金諮詢委員會
  • 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
  • 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
  •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
  • 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諮詢委員會
  • 獎券基金諮詢委員會
  • 博物館諮詢委員會
  • 廉政公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
  • 平和基金諮詢委員會
  • 壓力器諮詢委員會
  • 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
  • 無線電頻譜及技術標準諮詢委員會
  • 康復諮詢委員會
  • 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
  • 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
  • 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
  • 郵票設計諮詢委員會
  • 統計諮詢委員會
  • 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
  •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
  • 電訊規管事務諮詢委員會
  • 電訊服務用戶及消費者諮詢委員會
  • 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
  •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諮詢委員會
  • 交通諮詢委員會
  • 車輛維修技術諮詢委員會
  • 青年廣場管理諮詢委員會
  • 促進殘疾人士就業諮詢委員會
顧問委員會
督導委員會
  • 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
  • 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
  • InnoHK督導委員會
  • 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
  • 新能源運輸基金督導委員會
  • 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督導委員會
  •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督導委員會
  •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督導委員會
  • 調解督導委員會
  •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和資歷架構督導委員會
  •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督導委員會
  • 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
上訴委員會
  • 自願醫保計劃紀律處分上訴委員會
  • 公務員公積金計劃政府自願性供款上訴委員會
  • 自置居所津貼上訴委員會
  • 社會保障上訴委員會
覆檢委員會
  • 程序覆檢委員會
  • 財務匯報局程序覆檢委員會
  • 保險業監管局程序覆檢委員會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程序覆檢委員會(強積金覆檢委員會)
  •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程序覆檢委員會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信託基金覆檢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
  • 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
  • 消防安全審核委員會
  • 自訂車輛登記號碼審核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
管理委員會
  • 香港教師中心諮詢管理委員會
  • 地區管理委員會
  • 禁毒基金會管理委員會
  • 香港展能精英運動員基金管理委員會
  • 鄧肇堅何添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
  • 消費者訴訟基金管理委員會
  •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計劃管理委員會
  • 清潔生產伙伴計劃項目管理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
  • 一般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
  • 創新及科技基金研究項目評審委員會
  •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
  • 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
  • 工商機構支援基金評審委員會
投訴委員會
  • 處理航班時刻分配投訴委員會
  • 廉政公署事宜投訴委員會
  • 整筆撥款獨立處理投訴委員會
技術委員會
  • 歷史建築的樓宇安全及衞生規定技術委員會
  • 地盤監督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樓宇能源效益設計和建造規定技術委員會
  • 《設計手册:暢通無阻的通道》技術委員會
  • 水喉工程技術委員會
  • 恆載及外加荷載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建築物拆卸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技術委員會
  • 基礎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預製混凝土建造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混凝土結構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玻璃結構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鋼結構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建築物外部維修安全設計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香港風力效應作業守則技術委員會
  • 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技術委員會
其他
公司
小組
  • 審查娛樂遊戲/遊戲機諮詢小組
  • 動物福利諮詢小組
  • 「指定本地研究機構」專家小組
  • 放射防護諮詢小組
  • 風險傳達顧問小組
  • 旅遊業策略小組
  • 關注親密伴侶暴力及成年人性暴力工作小組
  • 虐待長者問題工作小組
非法定組織轄下
其他
已解散、改組、
沒有營運
或悉數出售股權
劃線為已解散、改組、沒有營運或悉數出售股權
非法定組織(只包括官守委員)
  • 政府產業工程策略小組
  • 行政工作電腦化計劃委員會
  • 社區建立政策委員會
  • 競爭政策咨詢委員會
  • 紀律部隊評議會
  • 地區管理委員會
  • 小規模建築工程委員會
  • 第一標準薪級公務員評議會
  • 警察評議會
  • 產業策略小組
  • 產業檢審委員會
  • 宿舍編配委員會
  • 高級公務員評議會
  • 公務員醫療及牙科診療常務委員會
  • 投標委員會/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香港房屋委員會&oldid=8959322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