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饶子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饶子和
性别
出生1950年9月(75歲)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历

饶子和(1950年9月—),男,江苏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子生物物理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等职。

生平

[编辑]

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师从结构生物学家梁栋才先生。后赴澳洲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后赴英国牛津大学David Stuart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曾在《自然》《细胞》论文。留英期间,饶还担任过全英中国学联主席。

1997年从牛津大学回到清华大学,创建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现在的清华-南开-生物物理所联合实验室),任实验室主任,教授至今。在清华任教的十余年间,饶子和兼任过本科生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曾荣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2003年,兼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

2006年,饶子和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在任期间,饶子和引进了多名海外归国人才,更换了14个专业学院的院长,促成南开大学与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办学,并曾与静海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谋划建设南开大学静海新校区,但最终,新校区选址津南区[1]。2011年1月,饶子和离任南开大学校长,被增补为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饶子和回到中国后,曾多次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细胞》《自然》发表学术论文。因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又因在SARS基础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的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

奖励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孙滔.当南开遇上饶子和. 科技新闻. 2009-04-28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网易. [201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沿革
校史
校园
校园景观
纪念碑
雕像
早期建筑
现代建筑
校区
在用校区
八里台校区(南开区) ·津南校区(津南区) ·泰达学院校区(滨海新区)
历史校区
在建校区
滨海校区(滨海新区)
专业
学院
八里台
校区
津南
新校区
泰达校区
学术
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部委
重点实验室
省级
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信息光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分子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肿瘤微环境与神经血管调节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活性材料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传感与分子识别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医药数据分析与统计研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稀土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协同创新中心
牵头
参与
海河实验室
交叉科学
研究中心
国际联合
研究中心
其他机构
医学研究院
历史机构
校办
机构
学校
企业
全资
控股
参股
医院
直属医院
校医院
南开大学医院(八里台校区 · 津南校区)
联合办学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南开大学口腔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南开大学临床医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南开大学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市儿童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天津市胸科医院(南开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文化场馆
图书馆(逸夫馆 · 理科馆 · 经济分馆 · 中心馆) ·博物馆 ·校史馆 ·档案馆
培训机构
地方机构
历史机构
文化
传统
传统
纪念日
首届开学典礼纪念日(1919年9月25日) ·校难日(1937年7月28日) ·校庆日及复校纪念日(1946年10月17日) ·百年校庆(2019年10月17日)
重要
人物
创始人
严修(校父) ·張伯苓(创校校长)
建校早期
捐赠者
早期校董
校长
党委书记
终身校董
校友
基金
出版
刊物
学术期刊
普通刊物
历史刊物
其他
中国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生物学地学部
1955年
1957年
生物学部
1980年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生命科学
和医学学部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
2025年
注1:蒲慕明于201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注2:谢晓亮于201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者列表
饶子和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职务
饶子和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职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
2006年5月-2011年5月
名誉主席
主席
常务副主席
副主席
常务委员
书记处第一书记
书记处书记
荣誉委员
顾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
2011年5月-2016年6月
主席
常务副主席
副主席
常务委员
书记处第一书记
书记处书记
荣誉委员
顾问
规范控制数据库:学术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饶子和&oldid=8249455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