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颱風森拉克 (2008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2008年的颱風辛樂克。关于其他同名的熱帶氣旋,请见「颱風辛樂克」。
颱風森拉克
Typhoon Sinlaku英語
颱風森拉克
颱風森拉克
路徑圖
颱風森拉克的路徑圖
颱風森拉克的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十分鐘平均風速
強烈颱風JMA185 km/h
(100 kt
強烈颱風CWB185 km/h
(51 m/s
超強颱風 (KMA175 km/h
(48 m/s
強颱風 (HKO175 km/h
颱風 (PAGASA175 km/h
二分鐘平均風速
超强台风 (CMA200 km/h
(55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 (JTWC230 km/h
(125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08年9月8日
轉化日期2008年9月21日
消散日期2008年9月23日
最低氣壓935hPa
瞬間最大陣風260km/h
影響
財產損失臺灣至少80億新台幣
死傷人數31人死亡、13人失蹤
影響地區 菲律賓
臺灣
中国大陆
 日本
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專題 -編輯指南

颱風森拉克(英語:Typhoon Sinlaku,國際編號:0813JTWC編號:15W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名稱:Marce)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森拉克」是密克羅尼西亞所提供的名字,指的是密克羅尼西亞科斯雷(Kosrae)傳說中的女神[1]

發展過程

[编辑]
 本段時間均以协调世界时UTC)為準。

9月8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發現一熱帶低氣壓在Virac之東北形成[2]日本氣象廳已在同日較早把它確認為熱帶低氣壓[3]。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它確認為熱帶低氣壓[4]。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森垃克[5]。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6]

9月9日,日本氣象廳將森垃克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7]。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8]。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9]

9月13日,辛樂克在台灣宜蘭縣蘭陽溪附近登陸[10]。9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0]

影響

[编辑]
 此章節的時間以東八區時間(UTC+8)為準。

 菲律賓

[编辑]

9月10日森垃克的外圍環流掃到菲律賓,使得呂宋島維薩亞斯群島造成淹水,但無重大災情發生。

臺灣

[编辑]
當地發佈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臺灣颱風降雨紀錄
累計降雨紀錄年份風暴名稱發生地點附註
排行公釐英吋
13,060120.52009年颱風莫拉克嘉義縣阿里山鄉[11]
22,31991.32001年颱風納莉臺北縣烏來鄉[12]
32,16285.11969年熱帶風暴芙勞西臺北市北投區[11]
41,98778.21996年颱風賀伯嘉義縣阿里山鄉[13]
51,93376.12024年颱風凱米高雄市茂林區[14]
61,83472.21987年颱風琳恩臺北市北投區[15]
71,77469.82012年颱風蘇拉宜蘭縣宜蘭市[16]
81,72567.92024年颱風山陀兒台東縣卑南鄉[17]
91,67265.81967年颱風解拉宜蘭縣冬山鄉[18]
101,61163.42008年颱風辛樂克臺中縣和平鄉[19]
1960至2016年臺灣颱風各測站降水量紀錄[20]
氣象測站總雨量時雨量6小時雨量12小時雨量18小時雨量24小時雨量備註
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
鞍部1969年芙勞西 (Flossie)2162.11979年歐敏 (Irving)119.52000年象神 (Xangsane)317.12000年象神 (Xangsane)556.12000年象神 (Xangsane)739.42000年象神 (Xangsane)835
竹子湖1930.61981年莫瑞 (Maury)1121987年琳恩 (Lynn)338.91987年琳恩 (Lynn)664.91987年琳恩 (Lynn)967.71987年琳恩 (Lynn)1151.9
淡水86586.81981年莫瑞 (Maury)202.22000年象神 (Xangsane)337.52000年象神 (Xangsane)474.52000年象神 (Xangsane)529.5
台北2001年納莉 (Nari)854.42001年納莉 (Nari)762001年納莉 (Nari)310.52001年納莉 (Nari)4442001年納莉 (Nari)560.52001年納莉 (Nari)603.5
新竹813.61960年崔絲 (Trix)72264475.5519.5602
基隆1987年琳恩 (Lynn)772.11987年琳恩 (Lynn)95.31987年琳恩 (Lynn)276.61987年琳恩 (Lynn)340.81987年琳恩 (Lynn)437.31987年琳恩 (Lynn)490.3
宜蘭1966年艾爾西 (Elsie)1076.91966年艾爾西 (Elsie)1121966年艾爾西 (Elsie)380.51966年艾爾西 (Elsie)518.31966年艾爾西 (Elsie)642.61966年艾爾西 (Elsie)698.7
蘇澳2010年梅姬 (Megi)1195.92010年梅姬 (Megi)181.52010年梅姬 (Megi)6452010年梅姬 (Megi)8612010年梅姬 (Megi)9082010年梅姬 (Megi)1018.5
花蓮2001年利奇馬 (Lekima)6971990年歐菲莉 (Ofelia)1061996年爾尼 (Ernie)3341996年爾尼 (Ernie)4191996年爾尼 (Ernie)4251998年瑞伯 (Zeb)443.5
成功1973年娜拉 (Nora)737.81960艾琳 (Elaine)92.31961年裘恩 (June)263.41961年貝蒂 (Betty)367.31961年裘恩 (June)441.71973年娜拉 (Nora)562.3
台東691.41974年貝絲 (Bess)99.61988年蘇珊 (Susan)247.51998年瑞伯 (Zeb)381.51973年娜拉 (Nora)460.4538.3
大武2009年莫拉克 (Morakot)1209.22005年海棠 (Haitang)1032009年莫拉克 (Morakot)3292009年莫拉克 (Morakot)5492009年莫拉克 (Morakot)7012009年莫拉克 (Morakot)842
梧棲2001年納莉 (Nari)5182001年桃芝 (Toraji)87.52001年桃芝 (Toraji)4152001年桃芝 (Toraji)4412013年蘇力 (Soulik)5082013年蘇力 (Soulik)510
台中2009年莫拉克 (Morakot)588.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120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98.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46.8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67.4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527.7
嘉義2001年納莉 (Nari)1065.52001年納莉 (Nari)1442001年納莉 (Nari)3352001年納莉 (Nari)6022001年納莉 (Nari)8212001年納莉 (Nari)871
日月潭2008年辛樂克 (Sinlaku)854.12001年桃芝 (Toraji)110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911996年賀伯 (Herb)556.81960年雪莉 (Shirley)637.11960年雪莉 (Shirley)681.3
阿里山2009年莫拉克 (Morakot)3059.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1231996年賀伯 (Herb)616.51157.51996年賀伯 (Herb)1537.51996年賀伯 (Herb)1748.5
玉山2160.81998年奧托 (Otto)6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26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480.72009年莫拉克 (Morakot)697.32009年莫拉克 (Morakot)879.3
台南7531994年凱特琳 (Caitlin)112.51994年凱特琳 (Caitlin)283.5353.5458535
高雄848.51962年凱蒂 (Kate)124.81962年凱蒂 (Kate)446.11962年凱蒂 (Kate)607.31962年凱蒂 (Kate)6181962年凱蒂 (Kate)627
恆春2011年南瑪都 (Nanmadol)1103.52012年天秤 (Tembin)167.52012年天秤 (Tembin)472.52012年天秤 (Tembin)562.52012年天秤 (Tembin)591.52012年天秤 (Tembin)618.5
彭佳嶼2008年辛樂克 (Sinlaku)731.52002年娜克莉 (Nakri)1862002年娜克莉 (Nakri)605.52002年娜克莉 (Nakri)632.82002年娜克莉 (Nakri)636.42002年娜克莉 (Nakri)641.7
澎湖2009年莫拉克 (Morakot)445.2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94.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68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21.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29.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30.5
東吉島708.9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75.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235.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377.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458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488
蘭嶼1991年耐特 (Nat)738.31970年魏達 (Wilda)73.61978年婀拉 (Ora)252.61973年娜拉 (Nora)306.61973年娜拉 (Nora)354.11974年范迪 (Wendy)419.5
金門1971年寶佩 (Babe)2582004年艾利 (Aere)46.52013年蘇力 (Soulik)81.32013年蘇力 (Soulik)115.32013年蘇力 (Soulik)118.42010年梅姬 (Megi)122
馬祖1991年耐特 (Nat)227.52013年潭美 (Trami)33.52013年潭美 (Trami)732012年蘇拉 (Saola)932013年潭美 (Trami)109.52008年鳳凰 (Fung-wong)132


颱風辛樂克 (2008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30.7 m/s
彭佳嶼
30.7 m/s
板橋 9 m/s
板橋
9 m/s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23.6 m/s
基隆
23.6 m/s
臺北 8.8 m/s
臺北
8.8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8.7 m/s
新竹
8.7 m/s
宜蘭 25.5 m/s
宜蘭
25.5 m/s
蘇澳 30.1 m/s
蘇澳
30.1 m/s
花蓮 12.1 m/s
花蓮
12.1 m/s
成功(新港) 17 m/s
成功(新港)
17 m/s
臺東 8.6 m/s
臺東
8.6 m/s
大武 7.8 m/s
大武
7.8 m/s
蘭嶼 36.4 m/s
蘭嶼
36.4 m/s
臺中 7.8 m/s
臺中
7.8 m/s
梧棲 21.4 m/s
梧棲
21.4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0.8 m/s
嘉義
10.8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11.2 m/s
臺南
11.2 m/s
高雄 10.1 m/s
高雄
10.1 m/s
恆春 12.9 m/s
恆春
12.9 m/s
澎湖 10.3 m/s
澎湖
10.3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9.1 m/s
金門
9.1 m/s
馬祖 14.7 m/s
馬祖
14.7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颱風辛樂克 (2008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45.8 m/s
彭佳嶼
45.8 m/s
板橋 19.3 m/s
板橋
19.3 m/s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39.6 m/s
基隆
39.6 m/s
臺北 23.5 m/s
臺北
23.5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23.6 m/s
新竹
23.6 m/s
宜蘭 44.7 m/s
宜蘭
44.7 m/s
蘇澳 58.6 m/s
蘇澳
58.6 m/s
花蓮 19.8 m/s
花蓮
19.8 m/s
成功(新港) 28.5 m/s
成功(新港)
28.5 m/s
臺東 24.5 m/s
臺東
24.5 m/s
大武 20 m/s
大武
20 m/s
蘭嶼 52.8 m/s
蘭嶼
52.8 m/s
臺中 20 m/s
臺中
20 m/s
梧棲 30.7 m/s
梧棲
30.7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9 m/s
嘉義
19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22.7 m/s
臺南
22.7 m/s
高雄 21.9 m/s
高雄
21.9 m/s
恆春 28.4 m/s
恆春
28.4 m/s
澎湖 21.3 m/s
澎湖
21.3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11.2 m/s
金門
11.2 m/s
馬祖 31.3 m/s
馬祖
31.3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綺麗溫泉飯店倒塌前照片

中央氣象局於9月9日2時將森垃克升格為輕度颱風;9月10日2時升格為中度颱風;9月11日8時30分發佈海上颱風警報;同日14時30分升格為強烈颱風;9月12日5時30分發佈海上陸上颱風警報[21];9月13日8時30分再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22]

9月14日1時50分左右,森垃克於宜蘭縣蘭陽溪附近登陸[23];登陸後不久,森垃克強度減弱並向南偏移呈現打轉現象後,自蘇澳出海;並於10時前掠過台灣新北市萬里區進入台灣北部海面;同日下午,森垃克滯留不動。同日20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23]。9月15日20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陸上颱風警報[23],9月16日14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海上颱風警報[24]

森垃克侵襲台灣時間相對較長,中央氣象局共發佈警報單43報,警報單數之多與1999年的颱風丹恩並列史上第三,僅次於2012年的颱風天秤的54報,以及2001年的颱風納莉的64報[25]

森垃克對台灣帶來強風豪雨,出現較大陣風地區有蘇澳17級、蘭嶼16級、宜蘭14級等[23];自12日0時至15日止,各地有多處累積雨量超過1,000毫米[26],宜蘭淹水情況嚴重[27]臺東則出現連續18個小時的焚風,打破臺東氣象史的紀錄[28]

災情

[编辑]

由於時序已入秋,颱風已轉為吹西北風及東北風,導致此次災情集中於花蓮和中部以北地區,南部地區影響不大。造成的災情部分,台中市后豐大橋后里的一段於9月14日晚間出現斷裂,斷裂時有3輛車6個人墜落大甲溪,造成2人死亡及4人失蹤[29]。翌日,往豐原段出現了可能斷裂的情況,交通部部長毛治國現場指揮[30],此事稱為后豐大橋斷落事件。另一方面,由於八掌溪溪水暴漲,五虎寮橋橋樑斷裂[31][32]中潭公路出現雙頭斷裂,草屯埔里的交通中斷[33]

9月15日,南投縣發生多處土石流;而在仁愛鄉廬山溫泉區的土石流發生較為最嚴重,除了已知的賓館老闆娘當場被活埋外,多名員工和遊客也被活埋;除了公主小妹飯店、綺麗溫泉飯店倒塌外,多家民宿的建築物也因而傾斜[34]。此外,同樣也在南投縣,豐丘明隧道南口發生土石流,路上的車輛遭到活埋,造成7人死亡及9人受傷,是本次風災死傷人數最多的單一災情[35]

截至9月19日為止,森垃克共計造成14人死亡、7人失蹤、20人受傷,全台灣曾有逾28萬戶處停電,138處道路阻斷,封閉橋樑7處[3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並曾針對323條溪流發佈土石流黃色警戒、430條溪流發佈土石流紅色警戒[35]。另據農委會統計,包括農業產物估計損失及民間設施毀損在內的農業損失,至9月19日15時止之統計達新台幣8億8,896萬元[37]。此外,至9月26日16時止之統計,僅南投縣的災情損失即高達新台幣75億7,491萬元[38]。台北市也出現將近600毫米的雨量,許多地區繼2001年納莉風災之後再度淹水。

中国大陆

[编辑]

由於預測颱風森垃克有可能迫近福建,福建省氣象局於2008年9月14日早上7時40分發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39]。同日早上9時13分升格為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隨着森垃克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並逐漸由臺灣海峽轉向東北方向移動,福建省氣象局在9月15日早上9時30分把颱風橙色預警信號下降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40][41]。同日晚上取消有關的信號,但仍然對福建省北部中部沿海發出強颱風警報。

辛樂克於中國大陸共計造成17人死亡、6人失蹤。

 日本

[编辑]
 此章節的時間以東九區時間(UTC+9)為準。

在登陸台灣之前,森垃克已為日本沖繩南部帶來強風豪雨,森垃克於9月12日掠過日本的與那國島石垣島,包括那霸南方的先島諸島都受到嚴重影響[42]

森垃克遠離台灣後,以東北偏北的方向朝日本九州移動,其後掠過日本南方海面,在日本東方海面變性為溫帶氣旋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编辑]

臺灣[43]

[编辑]
臺灣地區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海上颱風警報
    2008.09.11 08:30 - 2008.09.16 14:00
下一熱帶氣旋
中度颱風如麗中度颱風哈格比
中度颱風鳳凰陸上颱風警報
    2008.09.12 05:30 - 2008.09.15 20:30
中度颱風哈格比

參考資料

[编辑]
  1. ^熱帶氣旋名字的意義. [200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8). 
  3.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90800.RJTD. [2008-09-08].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連結]
  4.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815-WTPN.PGTW. [2008-09-09].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連結]
  5.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821-WTPN.PGTW. [2008-09-09].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連結]
  7.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915-WTPN.PGTW. [2008-09-10].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連結]
  9.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10.010.1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13 (SINLAKU)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9-14 [200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11.011.1侵臺颱風資料庫.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0年 [2011-10-19]. 
  12. ^莫拉克颱風暴雨量及洪流量分析(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09-09-09 [2011-07-17]. 
  13. ^莫拉克颱風暴雨量及洪流量分析(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09-09-09 [2011-07-17]. 
  14. ^黃紹欽、李宗融、徐理寰、陳淡容、王安翔、黃柏誠、于宜強;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氣象組.2024 年凱米颱風氣象與衝擊分析(PDF). 災害防救電子報. 2024-09, (230): 5 [2025-04-0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5. ^李清勝、羅英哲、張龍耀.琳恩颱風(1987)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產生強降水之研究(PDF) (报告).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2007 [November 7, 2015]. 
  16. ^Typhoon Saola dumps heavy downpours around Taiwan. Chen Zhi. 新華社. 2012-08-02 [2012-08-02]. 
  17. ^113山陀兒颱風. 水利災害應變學習中心. 經濟部水利署. [2025-04-18]. 
  18. ^Topic 2.1 Observing and forecasting rainfall.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ropical Cyclones. Lianshou, Chen. [2012-08-04]. 
  19. ^辛樂克颱風應變災情第12報(PDF).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2008-09-16 [2009-01-13]. 
  20. ^1960--2016年歷來侵臺颱風各測站降水量統計. 中央氣象局. 
  21. ^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200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200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23.023.123.223.3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200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TDB防災颱風資料庫網頁系統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15.
  26. ^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宜蘭大淹水 20年來僅見[永久失效連結]
  28. ^颱風異象/臺東 連颳18小時焚風.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辛樂克颱/1死5失蹤 后豐斷魂橋天災人禍劫[永久失效連結]
  30. ^2008年9月15日,19:34分,中天新聞
  31. ^【洪水摧殘 橋斷呈V字型】蘋果日報 A13版 2008年09月16日
  32. ^阿里山公路五虎寮橋封橋後崩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地方新聞 2008年09月15日
  33. ^2008年9月15日,19:42分,中天新聞
  34. ^2008年9月15日,20:10分,中天新聞
  35. ^35.035.1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辛樂克颱風災害應變處置報告第13報[永久失效連結]
  36. ^辛樂克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災害應變處置報告[永久失效連結]
  3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辛樂克颱風農業災情報告.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辛樂克颱風災損 南投初估超過75億元[失效連結]
  39. ^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2
  40. ^【on.cc新聞】《福建省氣象台降低颱風預警信號》
  41. ^【新華網】福建省气象台降低台风预警信号.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颱風(強颱風)森垃克颱風威力不容小覷!為日本南部帶來狂風豪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3. ^中央氣象局TDB防災颱風資料庫網頁系統.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條目

[编辑]
颱風辛樂克 (2008年)在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

外部連結

[编辑]
熱帶氣旋等級
臺灣史上死傷最慘重熱帶氣旋——2009年莫拉克
熱帶氣旋警特報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官方機構
民間相關組織
  • 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 財團法人中華氣象環境研究發展中心
  •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
  • 氣象新聞公司(緯哲氣象公司)
所有有紀錄的
颱風災害
20世紀
1940年代之前
1940年代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代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代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代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代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1世紀
2000年代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代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代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颱風辛樂克_(2008年)&oldid=828560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