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霍山县

坐标31°23′34″N116°19′57″E / 31.39278°N 116.33250°E /31.39278; 116.332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霍山县
霍山县竹海风光
霍山县竹海风光
坐标:31°23′34″N116°19′57″E / 31.39278°N 116.33250°E /31.39278; 116.33250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安徽省六安市
設立元封五年置县,隋朝称霍山县
政府駐地衡山镇
政府
 • 县委书记项跃文
面积
 • 总计2,043.76 平方公里(789.10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286,197人
 • 密度140人/平方公里(363人/平方英里)
 • 城镇198,342人
語言
 • 母语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37200
電話區號0564
車輛號牌皖N
行政区划代码341525
气候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均温15.2 °C(县城) ℃
国内生产总值¥176.69亿元(2018)
人均¥48695元(2018)
網站霍山县人民政府网

霍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区域总面积为2043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約29万。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县,隋朝始称霍山县。总体为山地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

行政区划

[编辑]

霍山县下辖13个、3个[2]

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土市镇、​单龙寺镇、​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安徽霍山经济开发区

历史沿革

[编辑]

霍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隶属楚国,曰“灊”;楚汉相争时,改潜为衡山国;南北朝时期,梁置霍州开皇初年始称霍山县;以后曾一度改名为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时废县设镇,为故埠镇,属六安州;弘治年间复置霍山县,沿袭至今。[3]

人口民族

[编辑]

根据(安徽省)六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霍山县常住人口为286197人[4],男性占比50.71%,女性占比49.29%,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3.68%,15-59岁占比63.27%,60岁以上占比23.06%,65岁以上占比17.47%。

交通

[编辑]

纵横穿境或环绕县域的道路:

自然资源

[编辑]

霍山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5.1%,主要出产茶叶石斛毛竹药材矿产、蚕等。

霍山黄芽是主产于霍山县大化坪镇的一种黄茶,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

霍山毛竹资源丰富,有江北毛竹第一县之称,全县毛竹林面积35.7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竹子之乡”。

霍山主要的药材有断血流、天麻杜仲、石斛和百合等,其中霍山石斛与漫水河百合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另外霍山县还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迎驾贡酒、霍山黄芽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霍山灵芝)的县。[6]霍山县的矿产主要有黄金花岗石石英等,其中霍山东西溪乡黄金矿业公司年产黄金100公斤。由于地处大别山区、淮河上游,霍山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蕴藏水能资源20万千瓦。[7]

地理

[编辑]

位置

[编辑]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偏南,大别山北麓偏东,北与六安市市辖区接壤,南接安庆市岳西县,西连金寨县,东邻舒城县。县境西南部与湖北英山县接壤。距离省会合肥120公里、南京310公里、上海670公里。

六安市金寨县六安市裕安区
六安市金安区
六安市金寨县六安市舒城县
西
 霍山县  
湖北省英山县安庆市岳西县
安庆市桐城市

气候

[编辑]

霍山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霍山县全境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是一个天然的基因宝库。

霍山县的自然风光
1981−2010年间霍山县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3.5
(74.3)
28.8
(83.8)
34.9
(94.8)
35.8
(96.4)
38.4
(101.1)
39.0
(102.2)
41.6
(106.9)
43.3
(109.9)
40.1
(104.2)
35.7
(96.3)
31.2
(88.2)
25.9
(78.6)
43.3
(109.9)
平均高温 °C(°F)7.8
(46.0)
10.2
(50.4)
15.1
(59.2)
22.0
(71.6)
27.0
(80.6)
29.7
(85.5)
32.7
(90.9)
31.5
(88.7)
27.3
(81.1)
22.4
(72.3)
16.6
(61.9)
10.7
(51.3)
21.1
(70.0)
日均气温 °C(°F)2.6
(36.7)
5.0
(41.0)
9.6
(49.3)
16.2
(61.2)
21.3
(70.3)
24.7
(76.5)
27.7
(81.9)
26.6
(79.9)
22.1
(71.8)
16.4
(61.5)
10.1
(50.2)
4.6
(40.3)
15.6
(60.0)
平均低温 °C(°F)−1.0
(30.2)
1.2
(34.2)
5.3
(41.5)
11.4
(52.5)
16.5
(61.7)
20.6
(69.1)
23.9
(75.0)
23.1
(73.6)
18.4
(65.1)
12.3
(54.1)
5.7
(42.3)
0.5
(32.9)
11.5
(52.7)
历史最低温 °C(°F)−17.4
(0.7)
−14.2
(6.4)
−7.8
(18.0)
−1.3
(29.7)
4.7
(40.5)
10.9
(51.6)
15.5
(59.9)
15.1
(59.2)
8.0
(46.4)
−1.1
(30.0)
−6.1
(21.0)
−14.9
(5.2)
−17.4
(0.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56.3
(2.22)
69.8
(2.75)
100.3
(3.95)
109.1
(4.30)
125.1
(4.93)
190.1
(7.48)
218.3
(8.59)
211.3
(8.32)
122.5
(4.82)
80.1
(3.15)
70.6
(2.78)
37.9
(1.49)
1,391.4
(54.78)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9.410.314.312.313.312.814.113.812.410.88.97.3139.7
平均相對濕度(%)80797775768082858482807880
月均日照時數120.9113.5123.9158.2177.9169.7194.1191.4148.8155.8146.8142.71,843.7
可照百分比38373441424045474044464642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8][9]

经济

[编辑]

自改革开放以来,霍山县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18亿元,财政收入5.11亿元,年出口创汇5468万美元。2010年生产总值上升到81.33亿元。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4.7亿元,增长16.6%,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32%。[10]

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一直占领主导地位,霍山县诞生了一批较大的企业,如安徽迎驾集团、世林集团、应流集团、一隆羽绒等。[11][12]

生态建设

[编辑]

2001年,霍山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纳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2010年,霍山县通过环境保护部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第4个)国家级生态县。[13]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行政区划搜索:霍山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3. ^霍山县历史沿革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8-08.
  4. ^中國: 安徽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5. ^霍山交通概况[永久失效連結]
  6. ^霍山新闻网-漫水河百合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 [201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7. ^霍山县人民政府网-走进霍山-资源篇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3-06.
  8.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9.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中国气象局. 
  10. ^新霍山 新征程 新跨越-网易新闻中心. [201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11. ^霍山县人民政府网-工业经济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8-22.
  12. ^经济发展概况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9-0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5-03.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霍山县
霍山县行政区划
类似乡级单位
六安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金安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金安区
5街道
14镇
3乡
裕安区
3街道
12镇
7乡
叶集区
2街道
3镇
1乡
霍邱县
25镇
5乡
舒城县
15镇
6乡
金寨县
13镇
10乡
霍山县
13镇
3乡
安徽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安徽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生态市、区、县
华北
3
北京2
天津1
东北
2
辽宁2
华东
26
上海1
江苏17
浙江6
安徽1
山东1
中南
4
广东4
西南
2
四川2
西北
1
陕西1
:内容涵盖了2011年7月22日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市县区名单
截至2011年7月22日,全国共有38个国家级生态市县区。
中国竹子之乡
安徽省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四川省
浙江省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霍山县&oldid=895474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