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雷州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雷州」重定向至此。關於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請見「雷州 (古代)」。
雷州市
县级市
雷州博物馆
雷州博物馆
雷州市的地理位置
雷州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20°54′53″N110°04′50″E / 20.91471°N 110.08058°E /20.91471; 110.08058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湛江市
政府駐地雷城街道
下级行政区
政府
 • 市长黄廉东[1]
面积
 • 总计3,709.33 平方公里(1,432.1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2]
 • 常住1,321,091人
 • 密度356人/平方公里(922人/平方英里)
 • 城镇412,291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524200
電話區號759
車輛號牌粤G
行政区划代码440882
網站www.leizhou.gov.cn
雷州市
繁体字雷州
简化字雷州
郵政式拼音Leichow[3]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Léizhōu
粤语
粵拼leoi4zau1

雷州市邮政式拼音Leichow)是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两面临海。雷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著名水产加工生产基地、中国橡胶种植和生产基地。市人民政府駐雷城街道

据明代黄佐《广东通志》载,公元前355年,楚子熊恽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今雷州市委党校附近),建楚豁楼,以表其界。这是雷州建城之始。

历史

[编辑]
清中期的雷州府疆域图,出自清雍正郝玉麟版《广东通志》(1731年)
清中期的雷州府城郭图,出自清雍正郝玉麟版《广东通志》(1731年)
雷州市博物馆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4]

西汉设徐闻县,县治在今雷州城。隋开皇九年(589)改置海康县。据《今县释名》:“县南、西皆濒海,本汉徐闻,隋改徐闻为隋康,析隋康地置县,因名海康。”

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辖境约为今雷州半岛全境,海康县属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海康县属之。

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为雷州路,海康县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雷州府,海康县属之。清袭明制。

民国二年(1913年)废雷州府,海康县由广东省直辖。

后几经变迁,1961年恢复海康县建制。1994年4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64号)同意撤销海康县,设立雷州市,由地级湛江市代管。

地理

[编辑]
雷州西湖

雷州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市。

雷州湾是雷州半岛最大的天然海湾,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

气候

[编辑]

雷州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两面靠海,东为南海,西为北部湾。夏秋季节长且多台风雷暴雨,是世界第二雷区,年平均雷击天数两百多天,降水量1707毫米,平均气温23℃,历史最高气温38.5℃(1977年6月8日),最低气温0℃(1975年12月2日、29日),气温年较差明显。平均年降水量为1172毫米,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6-9月,以南风为主。市内降水不匀,东、中、北部多雨,西、南部少雨。年平均湿度84%。

雷州(1981−201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9.5
(85.1)
34.4
(93.9)
37.5
(99.5)
37.3
(99.1)
38.6
(101.5)
37.7
(99.9)
38.5
(101.3)
36.5
(97.7)
36.3
(97.3)
33.3
(91.9)
32.9
(91.2)
29.6
(85.3)
38.6
(101.5)
平均高温 °C(°F)19.5
(67.1)
19.8
(67.6)
22.8
(73.0)
27.3
(81.1)
30.7
(87.3)
32.5
(90.5)
32.9
(91.2)
33.2
(91.8)
30.7
(87.3)
28.5
(83.3)
25.3
(77.5)
21.3
(70.3)
27.0
(80.7)
日均气温 °C(°F)15.9
(60.6)
16.8
(62.2)
19.6
(67.3)
23.9
(75.0)
26.8
(80.2)
28.4
(83.1)
28.7
(83.7)
28.3
(82.9)
27
(81)
24.8
(76.6)
21.2
(70.2)
17.3
(63.1)
23.2
(73.8)
平均低温 °C(°F)13.5
(56.3)
14.7
(58.5)
17.5
(63.5)
21.5
(70.7)
24.1
(75.4)
25.5
(77.9)
25.7
(78.3)
25.6
(78.1)
24.4
(75.9)
22.1
(71.8)
18.3
(64.9)
14.4
(57.9)
20.6
(69.1)
历史最低温 °C(°F)4.7
(40.5)
3.7
(38.7)
4.8
(40.6)
10.8
(51.4)
15.6
(60.1)
20.1
(68.2)
21.8
(71.2)
21.6
(70.9)
17
(63)
12.3
(54.1)
6.6
(43.9)
2.4
(36.3)
2.4
(36.3)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19
(0.7)
36
(1.4)
43.7
(1.72)
99.4
(3.91)
213
(8.4)
210.4
(8.28)
231.2
(9.10)
288.3
(11.35)
244.4
(9.62)
147.1
(5.79)
47.4
(1.87)
26.9
(1.06)
1,606.8
(63.2)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5]

行政区划

[编辑]

雷州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8个[6]

雷城街道、​西湖街道、​新城街道、​白沙镇、​沈塘镇、​客路镇、​杨家镇、​唐家镇、​企水镇、​纪家镇、​松竹镇、​南兴镇、​雷高镇、​东里镇、​调风镇、​龙门镇、​英利镇、​北和镇、​乌石镇、​覃斗镇、​附城镇和​湛江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编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427664人。[7]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321091人。[8]

2021年末,雷州市常住人口132.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69万人。

交通

[编辑]
  • 公路: 207国道G15 沈海高速S50 东雷高速
  • 铁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粤海铁路
  • 海港: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06公里。海域宽广,港湾众多,有通明港、芙蓉港、北家港、河北港、双溪港、后郎港、雷州港、三吉港、烟楼港、月岭港、流沙港、那沃港、三教港、乌丸港、龙斗港、海康港、芙楼港、企水港等大小18个港口。其中乌石、企水、流沙三大渔港是广东的重点渔港之一。

经济

[编辑]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09.67亿元。[9]

农业

[编辑]

雷州市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以盛产水稻、糖蔗、花生、芒果、菠萝、香蕉、西瓜、蔬菜等农作物闻名于世。农业主产水稻甘蔗花生等,渔业则以对虾珍珠养殖为主。

全市现有农作物212万亩,其中粮食92万亩,拥有22万亩连片的东西洋田素有“雷州粮仓”之称;水果92万亩,其中芒果6.4万亩,菠萝12万亩,西瓜10万亩,香蕉、杨桃、石榴等均以万亩计。可以常年种植青椒、苦瓜、青瓜等优质蔬菜33万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等地。海水珍珠年产量占全国一半多。

雷州流沙镇被誉为珍珠第一村。雷州黄牛品种优良,是“雷州黄牛”的繁育地;林业种植发达,种植桉树林15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桉树林基地之一。

两大天然渔场,即雷州湾渔场、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990平方海里。海产极其丰富,品种繁多。常见的鱼类有521种, 主要是马鲛鱼、金鲳鱼、石斑鱼、鱿鱼、魣鱼、墨鱼、青鳞鱼、 鲨鱼、赤鱼、二长棘鲷、园腹鲱、蓝园魣、鲶鱼、鲱鲤、小公鱼、鲍鱼、金钱鱼、沙丁鱼、门鳝鱼等。

工业

[编辑]

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4.98亿元。

语言

[编辑]
主条目:雷州话
参见:黎话琼雷话

雷州方言俗称雷州话,雷州半岛本地人称之为黎话(勿與黎語混淆),原被認為是閩南語的方言,但由於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琼雷话的直屬分支。分布于今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及湛江市区,以及廉江市南部、坡头区西部、吴川市东北部等地,人口覆盖600多万。

雷州市區的雷城话是雷州方言的代表。

现出版有《雷州话注音字汇》、《雷州方言词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风景名胜

[编辑]
参见:雷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雷州古代有雷阳八景:雷冈耸异(雷祖祠)、万顷连云(东西洋)、东海波恬(双溪口)、一龙烟绕(捍海大堤)、雁塔题名(三元塔)、西湖翠拥(雷州西湖)、七星拱秀(七星岭)、双髻梳妆(双髻岭)。

雷州的文物古迹甚多。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在此屯驻,后人遂建伏波庙以纪念。雷州古时偏僻荒凉,地处天南,远离中原,多为朝廷流放谪戍罪臣之所。其中尤以宋代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等十位最为著名,号称“十贤”,因而建有十贤祠和雷州西湖。还有雷祖祠、天宁寺、真武堂、三元塔等重要古迹和许多清代民居,也都保存较好。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分類:雷州人”。

参考文献

[编辑]
  1. ^领导之窗.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2.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3. ^根據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這裡以官話拼寫。
  4. ^明嘉靖黄佐版《广东通志
  5. ^雷州- 气象数据 -中国气象数据网. Weather China(中文(中国大陆)). 
  6. ^行政区划搜索:雷州市.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7. ^《湛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8. ^《雷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9. ^存档副本.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雷州市
雷州市行政区划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湛江市  市政府驻地:雷城街道
街道
湛江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赤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赤坎区
8街道
霞山区
10街道
湛江开发区
2街道
坡头区
2街道
5镇
麻章区
3镇
湛江开发区
3街道
1镇
县级市
廉江市
3街道
18镇
雷州市
3街道
18镇
吴川市
5街道
10镇
遂溪县
15镇
徐闻县
1街道
12镇
2乡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广州市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地级市
韶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注1: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2:陆丰市碣石镇东沙群岛中华民国控制,参见臺海現狀
注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管理區,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144处(截至2024年12月):
华北
15
北 京1
天 津1
河 北6
山 西6
内蒙古1
东北
7
辽 宁2
吉 林3
黑龙江2
华东
51
上 海1
江 苏14
浙 江10
安 徽7
山 东10
福 建5
江 西6
中南
30
河 南8
湖 北5
湖 南4
广 东8
广 西3
海 南2
西南
22
四 川8
重 庆1
贵 州2
云 南8
西 藏3
西北
17
陕 西6
甘 肃4
青 海1
宁 夏1
新 疆5
国际
各地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雷州市&oldid=8486845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