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文化和历史意義上的雅利安人。关于
人種 意義上雅利安人,請見「
雅利安人種 」。
民族學單元系列 印歐學 宗教與神話
遠古與重建 历史發展 印度體系
伊朗體系
亚洲其他體系
欧洲體系
宗教習俗
雅利安人 (英語:Aryan )一般指印度西北部的一支族群。而在當今學術界,這個術語在大多數情況下指“印度-伊朗人”,即講“印度-伊朗語族 ”語言的人;現在“雅利安”幾乎僅用於語言學術語印度-雅利安語支 中,“雅利安人”就是講這個語支的語言的人,主要指印度-雅利安人 。[ 1]
雅利安人原本为印度-伊朗人的自称,也是“伊朗”这一词的语源。在梵文经典中,这一词被用于指称“贵族阶层”。
印度-雅利安語支 是印歐語系 的分支。據目前的考古研究與學術界的假說,印度-雅利安語支 可能源自西伯利亞西部的辛塔什塔文化 [ 2] 。與其他印歐語系 人群在東歐大草原 有共同的起源。[ 3]
但根據目前最新的考古研究與分子人類學研究,原始印歐人 被推測發源於東歐大草原 ,透過考古基因還原,原始印歐人的長相是淺膚色,金髮,淺色眼睛。[ 4]
阿唎耶 一词源於天城體 梵文 :आर्य (ārya ),意为“光榮的,可敬的、高尚的”[ 1] [ 5] [ 6] 。印度北部也叫“雅利安·伐爾塔 ”,巴利文 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可解為“雅利安人的國土”)。耆那教 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和蔑戾车 之间的差别;在泰米尔 文献中,北印度的国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国王。種姓制度 把人分成“雅利安 瓦爾那 ”与“達薩瓦爾那 ”。
在佛教 中,阿唎耶 [ 7] 或阿哩耶 [ 8] 是聖 的意思,ariya-puggala 是聖 人 的意思,即證悟四聖諦 的人,包括了佛陀 與證道的聖弟子。在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中,雅利安人的概念不必然關聯於族群 或人種 。然而这词的来源一般被认为是印度-伊朗人征服印度的途中的自称。
大夏國 自稱阿里亞(αριαο [arjaː],注意此处显示的是大夏文希腊字体,正常大夏文字体更加狂草及连体,显示为类似“oριoο”的字体如同粟特文的形式)。
在古波斯的阿維斯陀語 經典《阿維斯陀 》中明確使用airya/airyan作為族群名稱(Vd. 1; Yt. 13.143-44, etc.),其含義就是伊朗人。
在十九世纪,由于对于梵文 佛經 的误解,一些西方学者产生了种族主义 的观念:认为一支金髮 且膚色 白皙的北欧“雅利安人”从北欧出发,征服了世界各处,而创始了各大文明。在此之后,他们和各地当地人种通婚混血 ,而变得不纯正。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二十世紀初,纳粹德国 把優等民族 (Herrenrasse)稱為雅利安人。他们认为德国人是血统最纯正的北欧民族之一,而对犹太人 和吉普赛人 施行歧视、征服和灭绝策略。纳粹 黨通過種族清洗 ,把德國國內剩下來的、優秀的人口冠上「雅利安人」一名稱。這群人就是希特勒 口中高挑如木、堅硬如鐵的優秀種族。
纳粹 黨員常常改变「雅利安」本义,在优生学 之外,更常用“雅利安”一詞指称“纯粹的德国人”,从而达到歧视其它人种比如拉丁人 、斯拉夫人 的目的,雖然拉丁人 與斯拉夫人 亦屬於納粹黨說的雅利安人。
納粹黨 追求優秀種族,就算是雅利安人也常常被肅清 甚至殺害,他們透過迫害所謂的次等人類 来達到目的,特别針對德國國內的殘疾 人士、同性恋 人士、精神病 患者、德國犹太人 、和德國境內的羅姆人 等。[ 9]
學者研究印度 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 》和其他古印度书籍,得出一個说法,在古代,有一个叫“雅利安人”的人群从印度西北部(即旁遮普五河地带)向东南进发,到达恒河 流域以及阎牟拿河中游地区,逐步占领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在18世纪及以前,雅利安人还仅仅相当于现在的“印度-雅利安人 ”的概念。
在19世纪,马克斯·穆勒 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说。
约瑟夫-阿瑟·高比诺 、豪斯顿·张伯伦 等学者对“雅利安人”的概念进行了扩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从印度-雅利安人 扩大到原始印欧人 。[ 10] 他们认为原始印欧人是金发碧眼的北欧人種 ,之后扩散并征服了各其他人种,建立文明。这一理论已被证明不可靠。如今印欧人的发源地有多种假说,但不包括北欧(另一說是北歐人種是自南方遷入北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