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隋朝行政区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隋书·地理志》九州

隋朝的行政区划在其短暂的历史(581-619年)中发生过数次重大变化。隋文帝杨坚鉴于南北朝行政區劃混乱不堪,乃于开皇三年(583年)发起大刀阔斧的改革,省并,废除诸,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于大业二年(606年)大量裁减州县,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从形式上恢复到汉朝时的架构,又设置十四刺史,建立巡查制度。

政区设置

[编辑]

时期,实行郡县二级政区制度。汉武帝创立十三州,作为监察区域。东汉末年,汉灵帝改州刺史州牧,行使行政权力,政区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南北朝时期,政区乱象增多,各政权滥设州郡,又有侨置双头等畸形情况。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取代北周后,近臣杨尚希上表,指出当前诸郡县的辖域过小,数量过多,导致官吏人数过多,财政负担过重,也缺乏足够的人才担任地方官员,因此建议省并一部分郡县。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杨坚采纳建议,于开皇三年(583年)省并21个州、108个县,并全面废除538个郡,改汉末以来的三级政区制度为二级,整顿后全国共190州、903县。开皇六年,因详查户籍时发现原北齐境内藏匿人口超过100万,在北方新增1州、59县。开皇七年合并西梁、九年平定南陈后,在两地同样废除诸郡,并根据全国统一后的形势,裁撤和新设了一批州县。开皇十六年,随着国内人口增长,又在北方增设31州、128县。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于大业二年(606年)在全国范围内精简政区,裁减121个州、216个县。次年又将所有的州改为郡,以恢复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此时全国共185郡、1249县。大业五年平吐谷浑后,在西域设立西海郡河源郡且末郡鄯善郡。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后,置辽西郡辽东郡襄平郡。再加上其他调整,隋末有195郡。

人修《隋书》时,其《地理志》按照《禹贡》之九州来编排。这仅出于一种地理观念,而不是隋朝事实上存在过的行政区划。

更名

[编辑]

隋朝有过三次集中的大规模改名。第一次是开皇初年,配合州县省并,改动了55个县名。其中一部分是为了避讳杨堅之父杨忠,在开皇元年(581年)进行改动,如阆中县改为阆内县。第二次是开皇十八年(598年)更改了169个县名。其中一部分是为了消除前政权影响,如齐昌县改为蕲春县;一部分是为了避免重名,如改泽州永宁县为沁水县,改瀛州永宁县为清苑县,与高州永宁县区分。第三次是仁寿元年(601年)更改了1个州和21个县的名称,以避讳刚即太子位的杨广,如广州改为番州广安县改为延安县

地方行政制度

[编辑]

在州一级,设刺史为长官,有属官三百多人至一百多人不等,首都所在州的长官则为。在郡一级,设郡守为长官,首都所在郡的长官则为。在县一级,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属官多为数十人不等,首都所在县份的属官则有上百人。各级长官每三年迁转一次,佐官每四年迁转一次。

杨坚在位初期,将各州、郡、县都分成上上至下下九等,长官品级、属官规模均有差别。后期又简化为上、中、中下、下四等。杨广改革行政区划后,定首都和陪都所在的大兴县长安县洛阳县河南县京县,居全国诸县之首,又根据各县的事务繁简程度、地理位置重要性,重新划定等级。

杨广又建立对地方的巡察制度。在中央设置司隶台,设司隶大夫一人主管,别驾二人分别巡察东都京师刺史十四人巡察京畿以外的郡县。毎年二月开始巡察,十月回京奏报。但数年后杨广又罢废该制度,只偶尔临时检查。

隋朝郡縣列表

[编辑]

雍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雍州京兆郡22大興縣長安縣鄠縣盩厔縣藍田縣新豐縣渭南縣高陵縣萬年縣三原縣富平縣始平縣武功縣涇陽縣醴泉縣華原縣宜君縣同官縣雲陽縣鄭縣華陰縣上宜縣
同州馮翊郡8馮翊縣朝邑縣澄城縣郃陽縣蒲城縣白水縣下邽縣韓城縣
岐州扶風郡9雍縣岐山縣郿縣虢縣汧源縣汧陽縣南由縣陳倉縣普潤縣
泾州安定郡7安定縣鶉觚縣陰盤縣朝那縣良原縣湫谷县華亭縣
豳州北地郡6定安縣羅川縣彭原縣襄樂縣新平縣三水縣
敷州上郡5內部縣三川縣鄜城縣洛川縣洛交縣
上州雕陰郡11上縣大斌縣城平縣開疆縣撫寧縣延福縣綏德縣真鄉縣開光縣銀城縣儒林縣
延州延安郡11豐林縣因城縣魏平縣臨真縣延安縣延川縣義川縣咸寧縣汾川縣金明縣膚施縣
庆州弘化郡6洛源縣弘化縣合水縣華池縣馬嶺縣弘德縣
原州平涼郡7平高縣默亭縣乌兰县百泉縣平涼縣涼川縣他樓縣
夏州朔方郡3巖綠縣寧朔縣長澤縣
盐州鹽川郡1五原縣
灵州靈武郡6迴樂縣懷遠縣靈武縣豐安縣弘靜縣鳴沙縣
胜州榆林郡3榆林縣金河縣富昌縣
丰州五原郡3九原縣永豐縣安化縣
秦州天水郡6上邽縣冀城縣清水縣秦嶺縣隴城縣成紀縣
渭州隴西郡5襄武縣障縣隴西縣渭源縣長川縣
兰州金城郡2金城縣狄道縣
河州枹罕郡4枹罕縣大夏縣龍支縣水池縣
廓州澆河郡2河津縣達化縣
鄯州西平郡2湟水縣化隆縣
涼州武威郡4姑臧縣昌松縣允吾縣番和縣
甘州張掖郡3張掖縣刪丹縣福祿縣
瓜州敦煌郡3敦煌縣常樂縣玉門縣

梁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梁州漢川郡8南鄭縣城固縣褒城縣西縣興勢縣黃金縣西鄉縣難江縣
金州西城郡6金川縣洵陽縣安康縣石泉縣黃土縣豐利縣
房州房陵郡4光遷縣永清縣上庸縣竹山縣
巴州清化郡14化成縣曾口縣清化縣始寧縣歸仁縣其章縣恩陽縣永穆縣盤道縣長池縣符陽縣白石縣安固縣伏虞縣
通州通川郡7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東鄉縣宣漢縣西流縣萬世縣
渠州宕渠郡7流江縣賨城縣宕渠縣咸安縣鄰水縣鄰山縣墊江縣
成州漢陽郡3上祿縣潭水縣長道縣
洮州臨洮郡11美相縣臨潭縣疊川縣合川縣樂川縣歸政縣洮源縣洮陽縣臨洮縣和政縣當夷縣
宕州宕昌郡3良恭縣和戎縣懷道縣
武州武都郡7將利縣建威縣覆津縣盤堤縣長松縣正西縣曲水縣
扶州同昌郡9尚安縣鉗川縣同昌縣貼夷縣嘉誠縣金崖縣封德縣常芬縣丹嶺縣
凤州河池郡4兩當縣梁泉縣河池縣同谷縣
兴州順政郡4順政縣鳴水縣長舉縣修城縣
利州義城郡7緜谷縣益昌縣義城縣葭萌縣嘉川縣岐坪縣景谷縣
龙州平武郡4江油縣平武縣馬盤縣方維縣
会州汶山郡11汶山縣北川縣汶川縣翼針縣翼水縣通軌縣左封縣平康縣交川縣江源縣通化縣
始州普安郡7普安縣永歸縣臨津縣黃安縣武連縣陰平縣梓潼縣
绵州金山郡7巴西縣昌隆縣魏城縣金山縣神泉縣萬安縣涪城縣
梓州新城郡5郪縣射洪縣鹽亭縣通泉縣飛烏縣
隆州巴西郡10閬內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晉城縣西水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縣
遂州遂寧郡3方義縣長江縣青石縣
涪州涪陵郡3石鏡縣漢初縣赤水縣
渝州巴郡3巴縣江津縣涪陵縣
信州巴東郡14人復縣雲安縣巫山縣大昌縣秭歸縣巴東縣南浦縣梁山縣武寧縣新浦縣盛山縣臨江縣務川縣扶陽縣
益州蜀郡13成都縣郫縣雙流縣新津縣晉原縣清城縣九隴縣雒縣緜竹縣金泉縣陽安縣平泉縣玄武縣
雅州臨邛郡9嚴道縣名山縣依政縣臨卭縣蒲江縣臨溪縣沈黎縣盧山縣漢源縣
眉州眉山郡8通義縣丹稜縣青神縣龍遊縣平羌縣峨眉縣夾江縣洪雅縣
陵州隆山郡4仁壽縣貴平縣始建縣隆山縣
资州資陽郡9資陽縣盤石縣內江縣安岳縣普慈縣隆康縣安居縣威遠縣大牢縣
泸州瀘川郡5瀘川縣緜水縣江安縣合江縣富世縣
戎州犍為郡4僰道縣南溪縣犍為縣開邊縣
巂州越巂郡6卭都縣蘇祗縣可泉縣台登縣卭部縣越巂縣
牂州牂柯郡2牂柯縣賓化縣
黔州黔安郡2彭水縣涪川縣

豫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豫州河南郡17河南縣洛陽縣緱氏縣陽城縣嵩陽縣陝縣閿鄉縣宜陽縣壽安縣熊耳縣澠池縣新安縣陸渾縣伊闕縣桃林縣偃師縣鞏縣
郑州滎陽郡11滎陽縣汜水縣圃田縣陽武縣浚儀縣開封縣滎澤縣酸棗縣管城縣原武縣新鄭縣
宋州梁郡13宋城縣考城縣下邑縣雍丘縣襄邑縣碭山縣楚丘縣寧陵縣陳留縣圉城縣虞城縣穀熟縣柘城縣
亳州譙郡6譙縣城父縣山桑縣臨渙縣谷陽縣酇縣
曹州濟陰郡9濟陰縣定陶縣寃句縣乘氏縣成武縣濟陽縣外黃縣金鄉縣單父縣
汝州襄城郡8承休縣梁縣陽翟縣魯縣犫城縣輔城縣汝南縣汝源縣
许州潁川郡14潁川縣臨潁縣許昌縣扶溝縣襄城縣繁昌縣葉縣汝墳縣北舞縣郾城縣長葛縣尉氏縣𨻳陵縣㶏強縣
蔡州汝南郡11汝陽縣吳房縣朗山縣西平縣新蔡縣城陽縣真陽縣新息縣褒信縣上蔡縣平輿縣
陈州淮陽郡11宛丘縣西華縣柳城縣項城縣南頓縣太康縣鹿邑縣𨞏縣鮦陽縣溵水縣扶樂縣
颍州汝陰郡5汝陰縣潁上縣潁陽縣清丘縣下蔡縣
商州上洛郡5上洛縣豐陽縣商洛縣洛南縣上津縣
虢州弘農郡4盧氏縣長泉縣朱陽縣弘農縣
淅州淅陽郡7內鄉縣南鄉縣丹水縣武當縣均陽縣安福縣鄖鄉縣
邓州南陽郡8穰縣新野縣南陽縣課陽縣新城縣冠軍縣菊潭縣順陽縣
淯州淯陽郡3武川縣向城縣方城縣
显州淮安郡7比陽縣慈丘縣桐柏縣平氏縣真昌縣顯岡縣臨舞縣

兖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兗州東郡9白馬縣胙城縣匡城縣濮陽縣離狐縣韋城縣靈昌縣衛南縣封丘縣
郓州東平郡6鄆城縣鄄城縣宿城縣須昌縣雷澤縣鉅野縣
济州濟北郡9盧縣東阿縣肥城縣壽張縣平陰縣長清縣濟北縣范縣陽穀縣
魏州武陽郡14貴鄉縣觀城縣莘縣武陽縣館陶縣聊城縣元城縣繁水縣魏縣頓丘縣臨黃縣堂邑縣冠氏縣武水縣
沧州渤海郡10陽信縣樂陵縣饒安縣清池縣鹽山縣南皮縣無棣縣滳河縣厭次縣蒲台縣
德州平原郡9安德县平原縣東光縣平昌縣長河縣將陵縣般縣弓高縣胡蘇縣

冀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冀州信都郡12長樂縣棗強縣下博縣阜城縣武強縣蓨縣斌強縣鹿城縣武邑縣南宮縣堂陽縣衡水縣
贝州清河郡14清河縣清陽縣宗城縣清泉縣高唐縣博平縣茌平縣武城縣漳南縣臨清縣清平縣經城縣歷亭縣鄃縣
相州魏郡11安陽縣成安縣臨漳縣洹水縣鄴縣滏陽縣臨水縣林慮縣靈泉縣堯城縣臨淇縣
卫州汲郡8衛縣汲縣黎陽縣湯陰縣隋興縣內黃縣臨河縣澶渊县
怀州河內郡10河內縣安昌縣王屋縣獲嘉縣修武縣新鄉縣共城縣溫縣濟源縣河陽縣
泽州長平郡6丹川縣高平縣端氏縣濩澤縣沁水縣陵川縣
潞州上黨郡10上黨縣襄垣縣長子縣黎城縣鄉縣銅鞮縣沁源縣涉縣潞城縣屯留縣
蒲州河東郡10河東縣虞鄉縣汾陰縣猗氏縣安邑縣夏縣河北縣芮城縣龍門縣桑泉縣
绛州絳郡8正平縣聞喜縣曲沃縣絳縣稷山縣垣縣太平縣翼城縣
汾州文城郡4吉昌縣文城縣伍城縣昌寧縣
晋州臨汾郡7臨汾縣襄陵縣冀氏縣岳陽縣霍邑縣楊縣汾西縣
隰州龍泉郡5隰川縣石樓縣永和縣樓山縣蒲縣
介州西河郡6隰城縣介休縣永安縣平遙縣靈石縣綿上縣
石州離石郡6離石縣平夷縣方山縣修化縣定胡縣太和縣汾源县蔚汾县
代州雁門郡6雁門縣崞縣五台縣靈丘縣繁畤縣秀容縣
朔州馬邑郡4善陽縣神武縣開陽縣雲內縣
云州定襄郡1大利縣
并州太原郡15晉陽縣太原縣文水縣壽陽縣榆次縣太谷縣汾陽縣樂平縣和順縣石艾縣祁縣遼山縣交城縣平城縣盂縣
邢州襄國郡7龍岡縣內丘縣南和縣平鄉縣栢仁縣鉅鹿縣沙河縣
洺州武安郡8永年縣平恩縣臨洺縣武安縣洺水縣肥鄉縣邯鄲縣清漳縣
赵州趙郡11平棘縣高邑縣廮陶縣大陸縣稾城縣元氏縣房子縣欒城縣贊皇縣栢鄉縣鼓城縣
恒州恆山郡8真定縣井陘縣靈壽縣行唐縣九門縣滋陽縣石邑縣房山縣
定州博陵郡10鮮虞縣北平縣恆陽縣毋極縣安平縣義豐縣深澤縣唐縣新樂縣隋昌縣
瀛洲河間郡13河間縣樂壽縣鄚縣高陽縣博野縣清苑縣平舒縣景城縣文安縣長蘆縣饒陽縣束城縣魯城縣
幽州涿郡9薊縣良鄉縣安次縣涿縣潞縣雍奴縣懷戎縣昌平縣固安縣
易州上谷郡6易縣遂城縣永樂縣遒縣淶水縣飛狐縣
玄州漁陽郡1無終縣
平州北平郡1盧龍縣
檀州安樂郡2燕樂縣密雲縣
营州柳城郡1柳城縣

青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青州北海郡10益都縣臨朐縣北海縣都昌縣千乘縣博昌縣壽光縣下密縣臨淄縣營丘縣
齐州齊郡11歷城縣亭山縣臨邑縣祝阿縣長山縣鄒平縣章丘縣淄川縣高苑縣臨濟縣长清县
莱州東萊郡9掖縣昌陽縣膠水縣黃縣牟平縣文登縣盧鄉縣即墨縣觀陽縣
密州高密郡7諸城縣郚城縣高密縣東莞縣安丘縣膠西縣琅邪縣

徐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徐州彭城郡11彭城縣蘄縣穀陽縣沛縣留縣豐縣蕭縣滕縣蘭陵縣符離縣方與縣
魯州魯郡10瑕丘縣任城縣鄒縣曲阜縣泗水縣平陸縣龔丘縣梁父縣博城縣嬴縣
沂州琅邪郡7臨沂縣費縣顓臾縣新泰縣沂水縣東安縣莒縣
海州東海郡5朐山縣東海縣漣水縣沭陽縣懷仁縣
泗州下邳郡7宿豫縣夏丘縣徐城縣淮陽縣下邳縣良城縣郯縣

扬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扬州江都郡16江陽縣江都縣海陵縣寧海縣高郵縣安宜縣山陽縣盱眙縣鹽城縣清流縣全椒縣六合縣永福縣句容縣延陵縣曲阿縣
濠州鍾離郡4鍾離縣定遠縣化明縣塗山縣
寿州淮南郡4壽春縣安豐縣霍丘縣長平縣
光州弋陽郡6光山縣樂安縣定城縣殷城縣固始縣期思縣
蘄州蘄春郡5蘄春縣浠水縣蘄水縣黃梅縣羅田縣
庐州廬江郡7合肥縣廬江縣襄安縣慎縣霍山縣渒水縣開化縣
熙州同安郡5懷寧縣宿松縣太湖縣望江縣同安縣
和州歷陽郡2歷陽縣烏江縣
蒋州丹陽郡3江寧縣當塗縣溧水縣
宣州宣城郡6宣城縣涇縣南陵縣秋浦縣永世縣綏安縣
常州毗陵郡4晉陵縣江陰縣無錫縣義興縣
吴州吳郡5吳縣昆山縣常熟縣烏程縣長城縣
越州會稽郡4會稽縣句章縣剡縣諸暨縣
杭州餘杭郡6錢唐縣富陽縣餘杭縣於灊縣鹽官縣武康縣
歙州新安郡3休寧縣歙縣黟縣
婺州東陽郡4金華縣永康縣烏傷縣信安縣
括州永嘉郡4括倉縣永嘉縣松陽縣臨海縣
闽州建安郡4閩縣建安縣南安縣龍溪縣
睦州遂安郡3雉山縣遂安縣桐廬縣
饶州鄱陽郡3鄱陽縣餘干縣弋陽縣
抚州臨川郡4臨川縣南城縣崇仁縣邵武縣
吉州廬陵郡4廬陵縣泰和縣安復縣新淦縣
虔州南康郡4贛縣虔化縣雩都縣南康縣
袁州宜春郡3宜春縣萍鄉縣新喻縣
洪州豫章郡4豫章縣豐城縣建昌縣建城縣
番州南海郡15南海縣曲江縣始興縣翁源縣增城縣寶安縣樂昌縣四會縣化蒙縣清遠縣含洭縣政賓縣懷集縣新會縣義寧縣
循州龍川郡5歸善縣河源縣博羅縣興寧縣海豐縣
潮州義安郡5海陽縣程鄉縣潮陽縣海寧縣萬川縣
高州高涼郡9高涼縣連江縣電白縣杜原縣海安縣陽春縣石龍縣吳川縣茂名縣
端州信安郡7高要縣端溪縣樂城縣平興縣新興縣博林縣銅陵縣
泷州永熙郡6瀧水縣懷德縣良德縣安遂縣永業縣永熙縣
封州蒼梧郡4封川縣都城縣蒼梧縣封陽縣
桂州始安郡15始安縣平樂縣荔浦縣建陵縣陽朔縣象縣隋化縣義熙縣龍城縣馬平縣桂林縣陽壽縣富川縣龍平縣豪靜縣
藤州永平郡11永平縣武林縣隋建縣安基縣隋安縣普寧縣戎成縣寧人縣淳人縣大賓縣賀川縣
鬱州鬱林郡12鬱林縣鬱平縣領方縣阿林縣石南縣桂平縣馬度縣安成縣寧浦縣樂山縣嶺山縣宣化縣
合州合浦郡11合浦縣南昌縣北流縣封山縣定川縣龍蘇縣海康縣抱成縣隋康縣扇沙縣鐵杷縣
崖州珠崖郡10義倫縣感恩縣顏盧縣毗善縣昌化縣吉安縣延德縣寧遠縣澄邁縣武德縣
钦州寧越郡6欽江縣安京縣內亭縣南賓縣遵化縣海安縣
交州交趾郡9宋平縣龍編縣朱䳒縣隆平縣平道縣交趾縣嘉寧縣新昌縣安人縣
爱州九真郡7九真縣移風縣胥浦縣隆安縣軍安縣安順縣日南縣
驩州日南郡8九德縣咸驩縣浦陽縣越常縣金寧縣交谷縣安遠縣光安縣
荡州比景郡4比景縣朱吾縣壽泠縣西捲縣
农州海陰郡4新容縣真龍縣多農縣安樂縣
冲州林邑郡4象浦縣金山縣交江縣南極縣

荆州地区

[编辑]
隋大业三年(607年)郡县列表
原州名郡名縣數下轄縣(粗體為郡治所)
荆州南郡10江陵縣長楊縣宜昌縣枝江縣當陽縣松滋縣長林縣公安縣安興縣紫陵縣
硖州夷陵郡3夷陵縣夷道縣遠安縣
郢州竟陵郡8長壽縣藍水縣𦰛川縣漢東縣清騰縣樂鄉縣豐鄉縣章山縣
沔州沔陽郡5沔陽縣監利縣竟陵縣甑山縣漢陽縣
辰州沅陵郡5沅陵縣大鄉縣鹽泉縣龍檦縣辰溪縣
朗州武陵郡2武陵縣龍陽縣
庸州清江郡5鹽水縣巴山縣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
襄州襄陽郡11襄陽縣安養縣穀城縣上洪縣率道縣漢南縣陰城縣義清縣南漳縣常平縣鄀縣
昌州舂陵郡6棗陽縣舂陵縣清潭縣湖陽縣上馬縣蔡陽縣
隋州漢東郡8隋縣土山縣唐城縣安貴縣順義縣平林縣上明縣光化縣
安州安陸郡8安陸縣孝昌縣吉陽縣應陽縣雲夢縣京山縣富水縣應山縣
黄州永安郡4黃岡縣黃陂縣木蘭縣麻城縣
義州義陽郡5義陽縣鍾山縣羅山縣禮山縣淮源縣
江州九江郡2湓城縣彭澤縣
鄂州江夏郡4江夏縣武昌縣永興縣蒲圻縣
澧州澧陽郡6澧陽縣石門縣孱陵縣安鄉縣崇義縣慈利縣
罗州巴陵郡5巴陵縣華容縣沅江縣湘陰縣羅縣
潭州長沙郡4長沙縣衡山縣益陽縣邵陽縣
衡州衡山郡4衡陽縣洡陰縣湘潭縣新寧縣
郴州桂陽郡3郴縣臨武縣盧陽縣
永州零陵郡5零陵縣湘源縣永陽縣營道縣馮乘縣
连州熙平郡9桂陽縣陽山縣連山縣宣樂縣游安縣熙平縣武化縣桂嶺縣開建縣

隋书》记载,当时天下共有190郡,1255县,8907546户,46019956人。

参考文献

[编辑]
古代
中古
近現代
606年大業二年)以前(制)
雍州地區
梁州地區
豫州地區
兗州地區
冀州地區
青州地區
徐州地區
揚州地區
荊州地區
607年大業三年)以後(制)
雍州地區
梁州地區
豫州地區
兗州地區
冀州地區
青州地區
徐州地區
揚州地區
荊州地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隋朝行政区划&oldid=89568372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