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隆慶新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穆宗朱载坖

隆庆新政明朝明穆宗朱载坖統治时期所出現的承平时期。统治期间以隆庆作为年号,朱载坖因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宫外藩邸,所以较为体查民情,且用人不疑,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杨博,武有谭纶王崇古戚继光李成梁。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嘉靖朝有了改观,後世史學家稱其為隆庆新政。

措施

[编辑]

任用贤能

[编辑]

明穆宗即位后,内阁首辅徐阶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明世宗在位时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官职[參⁠ 1]隆庆三年(1569年)高拱复出后,力反徐阶所为,重新评价世宗,停止不加澄辨的平反,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和政治氛围,为进一步改革找到了支点和依据[參⁠ 2][參⁠ 3]

隆庆开关

[编辑]
主条目:隆庆开关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废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參⁠ 4] 。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潮,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中國学者王裕巽经过分析认为,从隆慶元年(1567年)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參⁠ 5]

俺答封贡

[编辑]
主条目:俺答封贡

针对明世宗时的边防弊病,朝廷内阁提出加强北边防务,修筑加固长城,提高军事防御能力,并结合灵活战略战术的边防新政[參⁠ 6]隆庆四年(1570年)底,以把汉那吉降明事件为發軔,明朝与蒙古之间结束了长达二百年的敌对战争状态,达成封贡协议,史称“俺答封贡”。这之后,明朝北方边疆得以休兵息战,此后近百年中,双方再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參⁠ 7]

评价

[编辑]

明史》:“穆宗在位六載,端拱寡營,躬行儉約,尚食歲省巨萬。許俺答封貢,減賦息民,邊陲寧謐。繼體守文,可稱令主矣[參⁠ 8]。”

参考文献

[编辑]

    參:

  1. ^千古一相——张居正之生平介绍. 荆州市张居正研究会.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2. ^赵世明. 《高拱“尽反阶政”浅析》. 《殷都学刊》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2008年, (01期).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3. ^岳天雷.高拱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国学网.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4.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及简介. 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5. ^戳穿清朝盛世的骗局. 中国国学网.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6. ^全太锦.明蒙隆庆和议前后边疆社会的变迁 ——以大同和丰州滩之间碰撞交流为中心. 中国蒙古学信息网.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7. ^胡凡.论明穆宗时期实现“俺答封贡”的历史条件. 中华文史网.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8. ^明史》(卷19)
前期
元末民变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二十四将 ·三打集庆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陽湖之戰 ·灭张士诚 ·灭方国珍 ·平定闽、广 ·北伐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山东、攻克河北上都、平定山西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雲十六州和林之捷平定辽东金山之戰捕魚兒海之戰 ·明蕃關係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创建衛所制 ·建都之议 ·洪武之治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茶马贸易 ·废中书省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海運弛禁 ·朱元璋反腐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南北榜案 ·建文改制 ·靖难之役 ·壬午之难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永乐盛世 ·内阁建制 ·廠衛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郑和下西洋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樂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舊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呂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兒等)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軍營三千營神机营 ·南征安南 ·統治安南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贵州建制 ·三宣六慰 ·唐赛儿民变 ·明成祖北伐封爵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和宁王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衛辽东都司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永乐大典 ·朱高熾監國 ·朱高煦之亂 ·仁宣之治 ·三杨辅政 ·宣德廢后 ·票拟制度 ·建立哈密卫
中期
王振擅政 ·麓川之役 ·浙閩民變 ·大同之战 ·土木堡之变 ·景泰继统 ·午門血案 ·京师保卫战 ·景泰易储 ·夺门之变 ·曹石之變 · 重修《寰宇通志 ·汪直擅政 ·鄖陽民變 ·藤峡盗乱 ·哈密之爭 ·固原盜亂 ·河套之患 ·成化新风 ·成化犁庭 ·王文素与《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弘治中兴 ·九邊建制 ·南徽北晋 ·滿倉兒案 ·海運嚴禁 ·郑旺妖言案 ·劉瑾擅政 ·安化王之乱寘鐇之亂 ·劉六劉七民變 ·川蜀盜亂 ·武宗南巡 ·应州大捷 ·寧王之亂 ·南贛盜亂 ·江彬擅政 ·王阳明阳明学 ·世宗继统 ·大禮議 ·佛朗機葡萄牙〕人東來(葡佔屯門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雙嶼港汪柏-索薩議和租借澳門 ·大同兵變 ·更定祀典 ·嘉靖南巡 ·迁陵之议 ·岑猛之亂 ·壬寅宮變 ·嘉靖中兴 ·楚藩宮變 ·嚴嵩擅政 ·北虜南倭 ·甲寅明葡條約 ·戚继光抗倭 ·李福達之獄 ·议复河套 ·庚戌之变 ·嘉靖大地震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晚期
隆慶新政隆庆开关俺答封贡開中法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萬曆中興 ·重修长城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秦良玉白桿兵 ·萬曆怠政國本之爭礦稅之弊 ·齐楚浙党 ·朱載堉十二平均律 ·伊利亞西班牙〕人東來(呂宋大屠殺 ·明西聯軍滅林鳳 ·明缅战争 ·妖書案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 ·楚藩案伪楚王案楚宗劫槓案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東林黨爭 ·光宗中兴 ·和蘭荷蘭〕人東來(沈有容諭退紅毛番澎湖風櫃尾荷蘭城澎湖之戰崇祯明荷海战 ·天主教再次传入西學東漸利玛窦聖教三柱石南京教案、《崇祯历书》、《几何原本》、红夷大炮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建州女真叛明 ·薩爾滸之戰 ·三饷加派 ·奢安之亂 ·熊廷弼孙承宗抗金 ·魏忠賢擅政阉党 ·复社之兴 ·王恭廠大爆炸 ·袁崇焕督師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崇禎治亂 ·寧遠兵變 ·清兵入塞京畿之戰遵永大捷宣大之戰第二次京畿之戰北直隸山東之戰第二次北直隸山東之战 ·第一次皮岛海战 ·第二次皮岛海战 ·走西口 ·己巳之變 ·沙定洲之亂 ·吳橋兵變 ·英格蘭英國〕人東來(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明英海上衝突虎門之戰 ·天工开物 ·徐霞客遊記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吳有性与《温疫论 ·松錦之戰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瑪瑙山之戰襄阳之战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盧象昇練天雄军 ·四正六隅」灭流寇 ·曹文詔殉国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南迁之议 ·甲申之變 ·一片石之战 ·李自成称帝 ·吴三桂降清
南明

明鄭
南明紛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曆 ·入關戰爭 ·江北四鎮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党争 ·左良玉清君側 ·联虏平寇 ·睢州之变 ·潞王监国 ·张献忠称帝 ·剃髮易服 ·圈地投充 ·明末清初屠殺事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屠蜀廣州之屠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李成栋广东反正 ·姜瓖大同反正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谢迁反清起义 ·榆园军反清起义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贺珍孫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聯寇抗清 ·黄道周北伐 ·靖藩之变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東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何腾蛟经营湖南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沙定洲之亂 ·大西军经营云南 ·李定國兩蹶名王 ·张煌言抗清 ·洪承畴经略江南 ·肇庆之役 ·新会之战 ·十八人之獄 ·曲靖之战 ·宝庆之败 ·孫可望投清 ·重庆之役 ·磨盤山血戰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大西灭亡 ·舟山之役 ·郑芝龙降清 ·鄭成功抗清郑家军鄭成功北伐郑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鄭成功征台 ·交恶(曾德事件 ·鲁监国浙闽抗清 ·咒水之难 ·德勒之战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茅麓山战役 ·明鄭王朝鄭經嗣位之爭鄭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鄭東寧之變 ·迁界禁海 ·明郑灭亡 ·朱术桂殉国 ·安南明鄉人
專門史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隆慶新政&oldid=8637055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