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陸河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陸河話/陸河客家話
Liu̍k-hò Hak-kâ-fa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区域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
語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語言代碼
ISO 639-3
客家

陸河話客家語的一種方言,在中國漢語分類屬於客家語海陸片[1]。主要使用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一帶,以縣城河田鎮的陸河話為代表音。

概況

[编辑]

陸河縣位於廣東省汕尾市,位居揭陽、汕尾和惠州三市的交接處。全縣通行客家語,另外有閩語分佈在少數村莊。

陸河客家語可分為兩片:

  1. 河田片:縣城河田及其北部和東南部的螺溪、水唇、東坑、上護五個鎮。口音較厚重,詞彙較受鄰近客家縣影響。
  2. 新田片:西南部的南萬、新田、河口等三個鎮。 口音較尖輕,詞彙較受汕尾市閩南語影響。

另外,陸河還有被稱為“漳州話”的漳州客家語。人口約一萬人,多數分佈在陸河縣的河田鎮圳口管區的田尾、樓下、倉背三個自然村,浦上寨村和螺溪鎮的湯子里、徑子彎和南萬鎮的梅角。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陸豐縣後陂想的上陂、下陂、後陂、潭、寨子和角坑。[2]“漳州話”的語音和當地客語有差別,但和惠東的平婆話和揭西的漳州話卻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在比較早期從福建省漳州市的客家聚集地移居來的。[3]

陸河、海豐、陸豐的客家人在外地有不少移民,主要分佈在台灣、印尼、馬來西亞。其中台灣客家語海陸腔和陆河话语音系统基本一致。[4][5]

音韻系統

[编辑]

以下為河田鎮的陸河話為代表音系。[6]

聲母

[编辑]

陸河話總共有21個聲母(包括零聲母,/ŋ/逢細音會變成/ɲ/)。

p 巴布百pʰ 爬步潑m 馬蚊麥f 方虎或v 蛙聞滑
t 知東得tʰ 天第笛n 拿怒捏l 禮龍律 
ts 精酒卒tsʰ 粗娶切s 蘇產息  
tʃ 章豬質tʃʰ 唱找直ʃ 水社石 ʒ腰夜藥
k 家貴骨kʰ 窮跪極ŋ 惹岸熱h 戲好歇Ǿ 安恩惡

韻母

[编辑]

陸河話總共有63個韻母(包括自成韻母的/m ŋ/)。

ɿ 資醋士a 蛙把畫o 窩朵賀e 嘶齊洗i 美堤去u 豬豎故
ai 該宰敗au 毛牢傲eu 溝某後ua 瓜寡掛ia 斜寫夜
io 靴喲茄uo 果過臥oi 灰財蓋iu 須徐舊ui 飛雷桂
iɤu 舉語魚iau 標小轎uai 乖拐快ioi 艾銳飢(白讀)
am 擔凡站iam 添檢念im 林枕任iem 森參
an 間蠻喚uan 關頑玩in 兵鄰慶un 分頓滾iun 軍群近
on 山短看ion 軟權建uon 官寬趕en 天連恨ien 軒賢現uen 耿炯
aŋ 冷頂鄭iaŋ 星頸命ɔŋ 幫床唱iɔŋ 搶網匠uɔŋ 光礦狂
uŋ 東腫同iuŋ 宮窮供ŋ 五嗯
ap 答合法iap 接獵業ip 粒執入ep 撮澀
at 八達舌uat 刮括it 筆吉直et 北鐵傑ot 襪割辣
iet 血穴歇uet 國或惑ut 屑出物iut 屈鬱
ak 脈客炙iak 壁錫劈ɔk 博索學iɔk 雀卻若
uɔk 郭鑊uk 木竹族iuk 菊肉綠

聲調

[编辑]

陸河話總共有7個聲調,其中平聲去聲入聲分陰陽、上聲不分陰陽。

聲調調值例字
陰平53高開
陽平55人龍
上聲213古草
陰去31菜氣
陽去22謝病
陰入34百鐵
陽入54局讀

語音特點

[编辑]

聲母

[编辑]
  1. 古全濁聲母不論古四聲,今逢塞音、塞擦音一般讀送氣清音。
  2. 部分非組字在口語白讀層保留古“重唇”音 [p pʰ m]。
  3. 古曉匣母合口字讀[f v]。
  4. 古見組細音字今仍讀舌根音和喉音[k kʰ h]。
  5. 古影、喻母字讀[ʒ]。
  6. 古精組、莊組及知組二等字與古章組、知組三等字分立,前者讀[ts tsʰ s],後者讀[tʃ tʃʰ ʃ]。

韻母

[编辑]
  1. 沒有撮口呼韻母。
  2. “窗雙”(江攝)與“聰松”(通攝)合流。
  3. 有一批以[o](或[ɔ])為主元音的韻母。
  4. 梗攝字多數有文白兩讀。
  5. 鼻/塞輔音韻尾[-m -n -ŋ]和[-p -t -k]配搭整齊。
  6. 遇合口三莊組字今讀[o]韻。
  7. 蟹攝合口一等“灰賄隊”韻和止攝合口三等“微尾未”韻逢唇音聲母對[ui]。
  8. 流開一和流開三莊組字讀[eu]。
  9. 止攝開口知精組有兩套元音[ɿ]和[i],前者只拼[ts tsʰ s],後者只拼[tʃ tʃʰ ʃ]。
  10. 深臻攝字分別讀im/ip(針深/十濕)和in/it(真陳/質實)。

聲調

[编辑]
  1. 古上聲全濁和次濁字有相當一部分讀成陰平調。
  2. 去聲分陰陽。

註釋

[编辑]
  1. ^張振興.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 北京: 商務印書馆. 2012: 116–124 [2014-12-31].ISBN 71000705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中文).三、海陸片...廣東省:海豐縣(部分說閩語鄉鎮除外)、陸豐市(部分說閩語鄉鎮除外)、陸河縣... 
  2. ^潘家懿.《萬曆進入海陸豐的漳屬客家話今貌》. 北京: 《方言》. 2010: 211–217 [2015-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中文). 
  3. ^潘家懿.《惠東縣方言述略》. 廣州: 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2015-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7)(中文). 
  4. ^潘家懿.《海陸豐客家話與台灣“海陸客”》. 廣東: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0: 86–93 [2015-10-03](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5. ^張為閔.《台海兩岸海豐客語之變異及其研究》. 台灣: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2008 [2015-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中文). 
  6. ^蘇媺祺.《陸河客家話研究》. 台灣: 國立中央大學. 2010 [2015-10-03](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

[编辑]
  1. 張振興 主編 《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
  2. 蘇媺祺 《陸河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2011年
  3. 潘家懿 《海陸客家話與台灣“海陸客”》,汕頭大學學報,2000
方言
寧龍片
于桂片
銅鼓片
粵台片
嘉應小片
興華小片
新惠小片
韶南小片
粵中片
粵北片
粵西片
惠州片
惠州话(有爭議)
汀州片
漳潮片
漳北小片
南靖話(臺:南靖腔
漳南小片
詔安客語(臺:詔安腔、平和腔、雲霄腔) ·平婆話
饒平小片
埔順小片
大埔話(臺:大埔腔 ·豐順話(臺:豐順腔
揭西小片
海陸小片
陸河話(臺:海陸腔 ·山口洋客家话(介於河婆-陆丰方言之間)
未分片
混合方言(台灣(臺:四海腔(介於四县-海陆方言之間)、未分類) ·印尼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Hakka Kalimantan Barat坤甸客家話(介於梅县-陆丰方言之間) ·新加坡客家話 ·马来西亚客家话 ·泰國客家話 ·水源音(一般歸入粵中片) ·四川客語 ·陝西客語 ·浙江客語珊瑚話 ·贛東北客家話方言島 ·閩東客家話(福安蘭筧客家話、古田風都客家話、霞浦柏洋客家話、柘榮龍山客家話、福鼎碗窑客家話 ·海南客家話 ·富马话 ·孔夫话 ·畲话(有爭議)
代表音
梅县话(語言學界) ·惠陽話(強勢腔) ·四縣腔台灣客家話
標音
拉丁化
其他
漢字
藝文創作
其他
參考:客家人 ·客家地區 ·客家文化
註:「臺」表延伸的台灣客家话的六大腔調
漢語分支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和区域变体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語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1. ^陶燠民. 閩音研究(中文).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陸河話&oldid=8526697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