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陳耀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體裁或許更宜作散文而非列表(2025年11月19日)
如有餘力,请协助将此条目改写为散文查看编辑帮助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5年11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陳耀昌"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所述對象于近期逝世
維基百科不是新聞收集处。条目当前的编辑可能较为频繁,請留心記載正確資訊,在資訊相對明确之後編輯更新。編輯時請依可供查證方針,盡可能附上來源。
陳耀昌
出生(1949-02-09)1949年2月9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市中區
逝世2025年11月17日(2025-11-17)(76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臺大醫院
教育程度
职业
  • 醫師
  • 政治人物
  • 作家
政党民主進步黨(至2006年)
台灣人權聯盟(2007年-2019年)
儿女陳雅瀅(長女)
陳雅珣(次女)
陳雅琦(三女)
陳雅婷(四女)
陳智銘(長子)
陳雅虹(五女)[1]
经历
    • 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 臺大醫學系檢驗醫學科教授
    • 臺大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主任
    • 國家衛生研究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
    • 亞太骨髓移植國際協會的理事長
    • 副總統醫療小組召集人
    • 國民大會代表

陳耀昌(1949年2月9日—2025年11月17日),臺灣血液疾病專家、作家與政治人物,生於臺灣臺南[2],自稱有西拉雅族荷蘭人血統。

他曾任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三十多年,1983年完成臺灣第一例的骨髓移植,為臺灣骨髓移植的先驅,並奠立骨髓庫基礎。陳耀昌於1993年-1995年多次赴越南胡志明市,協助越南成立骨髓移植中心。他也是幹細胞研究開拓者,2002年-2004年擔任國衛院第一位幹細胞中心創所主任,2014年創辦臺灣細胞醫療協會。2004年他擔任臺大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2005年推動「法醫師法」三讀通過。[3]

亦曾投入政治界,1996年至2003年陳耀昌擔任民進黨不分區國大代表、行政院顧問,2006年參與倒扁活動並退出民進黨,成為紅黨黨主席,旋又退出紅黨。此外,自2008年-2020年、2022年-2024年他擔任衛福部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推動小組召集人。

陳耀昌是臺灣史小說家,其創作的第一本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即入圍文化部「2012臺灣文學獎」;而2016年出版的小說《傀儡花》則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之後陸續出版《獅頭花》、《苦楝花Bangas》、《島之曦》。

在由骨髓醫學轉至幹細胞研究之後,他致力於建立國家間質幹胞資料庫。陳耀昌喜歡用「3C」來形容他的生涯目標,第一個C是Cell,指的是細胞研究;第二個C是Cinema,他希望他的文學作品能影視化;第三個C是Country,就是臺灣,他是臺灣本土主義者。

學術成就

[编辑]

陳耀昌2015年出版《島嶼DNA》一書,結合醫學專業和歷史考據,研究臺灣人基因。該書中指出:從胃幽門桿菌顯示高山原住民為南島語族祖先;高於一般亞洲人及傳統漢人的僵直性脊椎炎基因,源自於荷蘭的西北歐血統;而比例不低的鼻咽癌患者則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百越祖先。[4]

陳耀昌也研究臺灣史,如臺南四草大眾廟供奉的鎮海大元帥,過去認為是協助清朝弭平朱一貴事件的水師將領陳酉,不過他考證說:「但廟宇建於1700年,朱一貴1722年才發動民變,反推回去建廟時他10歲,根本不合理。」他指出以地理位置來看,四草與鄭成功抵台的汕尾古戰場相近,祭祀擊敗荷蘭人的陳澤將軍才為合理推論。[4]

政治參與

[编辑]

1996年到2003年擔任國大代表

2006年退出民進黨, 加入施明德發起的倒扁總部,參與紅衫軍反貪腐活動。

2007年10月14日成立紅黨並擔任黨主席,於2008年立委選舉後卸任[5][6]

生醫創業

[编辑]

2022年投入生醫產業,與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陳彥榮,以及瑞福生醫執行長許淑幸共同創立「瑞福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目標為建立醫藥級外泌體生產線,開發人類神經幹細胞間質幹細胞的高效培養製程系統,研發人類疾病的新治療模式。該公司亦兼營皮膚護理產品和保健食品。

大事紀

[编辑]
  • 1974年—1978年:臺大內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
  • 1978年—1981年:美國Rush大學血液研究員
  • 1981年—2025年:臺大醫院主治醫師(實診科、内科)
  • 1982年—1985年:臺大醫學院內科講師(實診科、内科)
  • 1983年:完成臺灣首例自體骨髓移植
  • 1984年:完成臺灣首例異體骨髓移植
  • 1985年—1990年:臺大醫學院副教授(實診科、内科)
  • 1989年:日本東京大學第三內科訪問學者
  • 1990年:駐沙烏地醫療團
  • 1990年—1993年: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秘書長
  • 1990年—2025年: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實診科、内科)
  • 1992年:完成臺灣首例週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 1993年:協助臺灣首次捐髓運動(捐給慈濟,成為慈濟骨髓庫第一批資料)
  • 1993年—1996年:協助越南胡志明市建立骨髓髓移植中心
  • 1996年—1999年:臺灣血液病學會理事長
  • 1996年—1999年:亞太骨髓移植醫學會理事長*
  • 1996年—2000年:國大代表
  • 1997年—2002年:臺大法醫學科主任
  • 2000年—2006年:兼呂副總統醫療小組召集人
  • 2000年—2004年:兼行政院顧問
  • 2001年—2006年:兼總統府科技委員 / 人權委員
  • 2001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
  • 2002年—2004年:借調國衛院,擔任幹細胞中心創所主任
  • 2002年—2010年:胎盤幹細胞四項專利申請
  • 2002年:向行政院提出「建立臺灣健全之法醫師培訓和進用制度」建言書
  • 2003年—2006年:臺灣法醫學會理事長
  • 2003年—2007年:財訊、非凡專欄作家
  • 2004年:臺大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 2005年:臺大醫學院免評估教授
  • 2007年:紅黨創黨主席,旋辭職
  • 2008年—2020年:衛生福利部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推動小组召集人
  • 2013年—2025年:擔任亞洲細胞治療組織(ACTO)副主席
  • 2014年:敏盛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 2014年—2025年:自大學退休,任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 2014年—2020年:臺灣細胞醫療協會創會理事長
  • 2022年—2024年:再度擔任衛生福利部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推動小组召集人
  • 2022年—2025年:共同創辦「瑞福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2025年:好心肝診所、好甘心診所、醫者診所 主治醫師

主要著作

[编辑]

醫學論文

[编辑]
  • SCI醫學論文二百多篇,刊載於世界第一流之《Lancet刺胳針》、《BLOOD血液》等學術期刊

小說

[编辑]
  • 福爾摩沙三族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年),另有日文與英文譯本
  • 傀儡花》(臺北:印刻出版,2016年),另有日文、英文及韓文譯本,2016年由公共電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
  • 《獅頭花》(臺北:印刻出版,2017年),英文譯本預計2025年出版
  • 《苦楝花Bangas》(臺北:印刻出版,2019年),日文譯本進行中
  • 《島之曦》(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21年),日文及英文譯本進行中,2024年經「雞屎藤舞蹈劇場」改編為《天光前—林氏好的離別詩 Lighting up the Island》歌舞劇
  • 《頭份之雲:陳耀昌短篇小說集》(臺北:允晨文化,2022年)

非小說

[编辑]
  • 《生技魅影:我的細胞人生》(臺北:財訊出版社,2006)
  • 《冷血刺客之台灣秘帖》(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
  • 《島嶼DNA》(臺北:印刻出版,2015)[4]

主張爭議

[编辑]

陳耀昌曾在臉書寫道:「現在台灣已經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具有1949血緣。」,後台大歷史系周婉窈教授在留言區回應:「陳醫師,要不要科學一點,請算給大家看為何是三分之一?」陳耀昌提出算式:「1945年臺灣人口600萬,其中男性300萬。1949年來臺150~200萬,其中男性以120萬計。120/(300+120)=28%,經婚配後有加乘作用,故以30~35%計之。」隨後周教授又回應:「你的數字完全錯誤……。要談這些問題,要注意最新根據檔案的研究,這不是寫小說,不是自己想了算。其實小說也不是可以任意虛構,尤其關於原住民的文化。」於是陳醫師將三分之一改成四分之一。周教授又回應:「科學一點好不好,你在貼文中寫至少三分之一,一經質問就改為四分之一。……真的像菜市場喊價,一點也不負責任。」對此,陳耀昌辯解:「因為沒有完整統計數字可以分析。」

被陳耀昌封鎖的中山社會學系葉高華教授也寫了一篇〈評陳耀昌的混血迷思〉發表看法,他認為:如果陳醫師想表達的理念是「很難再區分本省、外省」,根本不必計算血緣幾分之幾。我也覺得現在這個時間點算這個沒啥意思。不過既然陳醫師想要計算,那就好好計算,不能推託「沒有完整統計數字可以分析。」怎麼會沒有呢?葉教授接著在文章中引用解密檔案說明,並指出陳耀昌此主張的三個問題,並犀利評點:「陳醫師說他反對血統論。但上網搜尋,卻可發現他最愛講血統。像是到處說自己有荷蘭人、西拉雅人血統;請記者摘下口罩後,看一眼便說對方有西拉雅人血統,簡直是相命師;或者隔空診斷周杰倫有白人血統……族繁不及備載。從實際言論來看,陳醫師反對的是『純血論』。」

貢獻與獎項

[编辑]

醫學

[编辑]
  • 1983年 完成臺灣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
  • 1984年 完成臺灣第一例異體骨髓移植
  • 1986年 完成臺灣第一例冰凍骨髓移植
  • 1989年 促成捐血中心開始對血品推行HTLV-1之測試
  • 1992年 完成臺灣第一例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 1993年 臺大醫學院財團法人青杏醫學文教基金會「青杏醫學獎」
  • 2000年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
  • 2000年 臺南一中校友會「傑出校友獎」
  • 2005年 成功發展人類胎盤間質幹細胞(第一代)(專利1、2)
  • 2010年 成功發展人類胎盤間質幹細胞(第二代)(專利3、4)
  • 2013年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第十屆國家新創獎」
  • 2017年 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 2017年 越南「衛生獎章」
  • 2020年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典範獎」
  • 2021年 臺北保安宮第四屆「醫療奉獻獎」

文學

[编辑]
  • 2012年 《福爾摩沙三族記》入圍文化部「臺灣文學獎」
  • 2016年 《島嶼DNA》獲頒「巫永福文化評獎」
  • 2016年 《傀儡花》獲頒文化部「臺灣文學獎小說類金典獎」[7]
  • 2017年 《獅頭花》獲頒新臺灣和平基金會「臺灣歷史小說獎」[8]
  • 2021年 《島之曦》獲《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
  • 2022年 《島之曦》獲香港浸會大學第九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專家推薦獎

個人生活

[编辑]

陳耀昌曾在美國外遇產下一女,甚至在出書中喚小三黃秀英為内人,讓同為醫生的原配妻子劉美瑾大為光火,怒告兩人通姦,但檢方卻以非在我國境內發生為由,將兩人不起訴處分。[9]

陳耀昌有兄妹四人,陳為長子,下有2弟1妹,其二弟陳耀炳曾任北醫皮膚科主任、三弟陳耀楨為美國康乃爾大學病理學教授。[10]

參考資料

[编辑]
  1. ^陳耀昌. 《福爾摩沙三族記》.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2: 407(中文(臺灣)). 
  2. ^109-2駐校作家駐校活動∣陳耀昌老師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3. ^歷史沿革.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4. ^4.04.14.2郭佳容.醫生眼 看歷史 追溯台灣DNA. 《中國時報》. 2015-07-05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中文(臺灣)). 
  5. ^張玉珂.紅衫軍運動要角組“紅黨” 爭不分區“立委”. 人民網. 2007-11-11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6. ^陳詩婷.紅黨、綠黨不分區 女性掛頭牌. 自由時報. 2007-11-21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7. ^洪瑞琴.行醫兼寫作 陳耀昌獲台灣文學獎. 《自由時報》. 2016-12-11 [2016-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中文(臺灣)). 
  8. ^陳奕.繼“傀儡花”後 醫師作家陳耀昌“獅子花1875”再得獎. 《新頭殼newtalk》. 2017-03-20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中文(臺灣)). 
  9. ^ETtoday新聞雲.名醫陳耀昌外遇生女 境外通姦不起訴. www.ettoday.net. 2012-06-01 [2025-11-20](中文). 
  10. ^財訊月刊. 236-237. 財訊雜誌社: 113. 2001(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陳耀昌
第九屆紅樓夢獎
2000年代(第一屆、第二屆)
第一屆(2006)
首獎
決審團獎
入圍推薦獎
第二屆(2008)
首獎
決審團獎
入圍推薦獎
2010年代(第三屆 - 第七屆)
第三屆(2010)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四屆(2012)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五屆(2014)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六屆(2016)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七屆(2018)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2020年代(第八屆 - )
第八屆(2020)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九屆(2022)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第十屆(2024)
首獎
決審團獎
專家推薦獎
1996年3月23日選舉共334席
中國國民黨
(183席)
民主進步黨
(99席)
新黨
(46席)
綠色本土清新黨
(1席)
無黨籍及其它
(5席)
註1: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2: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国际
各地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陳耀昌&oldid=9023645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