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際泰 |
|---|
| 大明行人司行人 |
| 籍貫 | 江西臨川縣 |
|---|
| 族裔 | 漢族 |
|---|
| 字號 | 字大士,號方城 |
|---|
| 出生 | 萬曆元年(1573年)癸酉六月十一日 江西臨川縣 |
|---|
| 逝世 | 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十一月初二日 山东济宁 |
|---|
| 配偶 | 饶氏,封孺人 |
|---|
| 親屬 | (父)陳儀、(母)钟氏、(子)陳孝尼、陳孝威(官太仆寺少卿)、陳孝逸 |
|---|
| 出身 |
|---|
- 崇祯三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七名舉人
- 崇禎七年甲戌科同進士出身
|
陳際泰(1573年—1640年),字大士,號方城,江西臨川縣鵬田人。明末古文家。
自幼敏慧,能背誦四書。崇禎二年(1629年)拔貢,第二年鄉試第七,崇禎七年(1634年)中進士,[1]十年授行人司行人,一奉差益藩,再典试黔中,崇禎十三年(1640年),護送故相蔡國用靈柩南行,因疾卒於濟寧[2],享年六十八[3]。
陳際泰與羅萬藻、章世純、艾南英結成「豫章社」,致力寫作,以時文聞名,四人合稱「臨川四才子」。又與喻昌等人友好。著有《四書讀》、《五經讀》、《易正義》、《周易簡捷解》、《太乙山房集》、《已吾集》、《壺山集》等。
- ^《崇祯七年甲戌进士三代履历》:陈际泰,曾祖永厚。祖金珂。父儀。方城,易一房,癸巳年六月十一日生。临川人,庚午七名,会二名,三甲一百二十一名。吏部政,丁丑授行人,己卯貴州副主考。
- ^《江西通志》:陈际泰 - 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别之,遂通其義。十歲於外家藥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與艾南英輩以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後所作至萬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崇禎三年舉於鄉,又四年成進士,年六十有八矣。除行人,居四年護故相蔡國用喪南行,卒於道。子孝威、孝逸並知名。
- ^艾南英《徵仕郎行人司行人陳公方城墓誌銘》。
- (同治)《临川县志》卷42
- 《临川县志》
- 《明史》卷288
[在维基数据编辑]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出自《明史》
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42名 | |
|---|
|
明清之际江西诸子 |
|---|
| 南昌府 | |
|---|
| 抚州府 | |
|---|
| 建昌府 | |
|---|
| 饶州府 | |
|---|
| 广信府 | |
|---|
| 九江府 | |
|---|
| 南康府 | |
|---|
| 袁州府 | |
|---|
| 瑞州府 | |
|---|
| 临江府 | |
|---|
| 吉安府 | |
|---|
| 赣州府 | |
|---|
| 南安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