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尔人
567年—822年之后[ 1] 约公元602年的阿瓦尔汗国
常用语言 宗教
起初信仰萨满教 和泛靈論 , 796年之后为基督教 政府 汗國 可汗 历史 • 建立
567年 796年 • 终结
822年之后[ 1]
阿瓦爾人起源路線 一名阿瓦尔战士和俘虏,摹本 匈牙利出土的阿瓦尔物品 阿瓦尔人 (Pannonian Avars)在古代是欧亚大陆的一个游牧民族 的名称。他们约在6世纪时迁徙到欧洲 中部和东部。到9世纪初以前,一直统治潘諾尼亞平原 。因与高加索地区的阿瓦尔人进行区别也称潘诺尼亚平原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起源,一说他们就是中国 典籍中记载的古代游牧民族柔然 殘部[ 7] 。阿瓦爾一名在蒙古語中作abarga,有虫與蛇的意義。
而2022年發表在科學 雜誌的文章揭露阿瓦爾人的菁英階層的DNA與當今的蒙古人 和通古斯人 以及尼夫赫人 表現出最高的遺傳親和力,顯示最初的阿瓦爾人是東北亞的蒙古語系 民族、突厥語系 民族,滿-通古斯語系 民族、古西伯利亞語系 民族,而後一直跟伊朗語系 民族、斯拉夫語系 民族混合而成。
根據拜占廷 外交官 兼歷史學家 普利斯庫斯 的記載,463年間一支名為阿瓦爾的民族因躲避「從海洋而來的食人獅鷲」[ 8] 的侵襲而向西遷移,推擠了沙比爾人 ,繼而導致高加索以北的撒拉古爾人、烏古爾人和恩諾古爾人三族被沙比爾人驅趕,550年左右阿瓦爾已是高加索以北諸族之一。
他們在557年派使者到君士坦丁堡 向查士丁尼一世 請求住地,562年他們控制了黑海 以北的草原,和多瑙河下游。他們可汗伯顏入侵倫巴底 ,俘虏法蘭克國王西吉贝尔特一世 。後成立以潘諾尼亞 為中心的阿瓦爾汗國 ,七、八世纪先後被東羅馬帝國 和查理曼 打败而逐漸衰亡,其地被波希米亞 人與保加爾人 繼承。
阿瓦尔人也分真假,根據7世紀初拜占庭史家西摩卡塔(Theophylacus Simocatta)認為,歐洲史上有真假兩種阿瓦爾人,真阿瓦爾人是柔然人,講蒙古語某種方言,整個5世紀一直是蒙古高原的主人,直到552年被突厥人擊潰並西遷和逃入北齊 、北周 與勿吉 。留在蒙古高原的則被突厥人統治。
假阿瓦爾人則是歐洲中世紀史上的阿瓦爾人,由兩個聯合起來的部落,即瓦爾部(uar或var,阿瓦爾由此得名)和匈人部(Kunni或Huni,該名暗示其匈人起源)和悦般 殘部組成。而瓦爾部和匈人部跟悦般又屬於高車(丁零、敕勒 、鐵勒),有此推測歐洲匈人跟歐洲阿瓦爾人可能同源且屬高車(丁零、敕勒 、鐵勒)這一族系。甚至他們也可能是嚈噠 人殘部,假阿瓦尔人之西遷主要便是為逃避突厥之征討,而作為高車與嚈噠征服者之突厥的確也從東方對阿瓦尔人諸部緊追不捨。[ 9] [ 10]
18世紀發法國韓漢學家德金 根據西突厥 的達頭可汗 致拜占庭帝國的信函與中國史料(尤其是《魏書》和《北史》)中記錄的事件的巧合,推測歐洲歷史上的阿瓦爾人與內亞的柔然汗國之間存在聯繫。
20世紀加拿大漢學家蒲立本 根據中國古藉認為阿瓦爾人是另一個蒙古語系的烏桓人 。
一篇2019年11月刊登在科學報告 期刊的研究显示,目前找到的14具阿瓦尔人男性古屍中有7具是屬於早期阿瓦爾,3具是屬於中期及後期阿瓦爾。那7具早期阿瓦爾古屍中,有6具身上帶有Y-DNA N1a1a(包括有4個帶有N1a1a1a1a3),2具帶有R1a1a1b2a,1具帶有C2,1具帶有G2a,一具帶有I1。而3具中期及後期阿瓦爾古屍都帶有C2、N1a1a1a1a3及E1b1b1a1b1a。N1a1a很有可能源自西伯利亞 ,其分支N1a1a1a1a3主要在布里亚特人 、楚科奇人 、科里亞克人 、愛斯基摩人 及少部份圖瓦人 和蒙古人 身上找到;C2現今主要分佈在中亞 及西伯利亞東部;R1a1a1b2a曾經普遍分佈於銅器時代 的中亞,現在則常見於阿富汗 及吉爾吉斯 的人口中;E1b1b1a1b1a源自西亞 地區,其後在銅器時代 進入歐洲,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 ;G2a源自安納托利亞半島 和伊朗高原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 開始散佈在歐洲,而今日主要分佈在高加索 地區;I1很可能源自北歐 ,與日耳曼人 關係密切。該研究亦強調那些古屍與大部份東亞人 一樣都是黑髮、褐眼。研究團隊發現,與阿瓦爾人關係最密切的是科里亞克人 、漢特人 、科米人 、多爾干人 、楚科奇人 、尤卡吉爾人 、愛斯基摩人 和布里亚特人 。[ 11]
另一篇2020年1月刊登在科學報告 期刊的研究在抽取了26具約在7世紀埋葬在潘諾尼亞平原 阿瓦爾古墓的阿瓦爾精英階級古屍,發現其mtDNA屬於東亞的單倍群,而Y-DNA卻只有常見於西伯利亞的單倍群N和Q,這表示這些阿瓦爾男性精英的血統「純得驚人」,且基因組合上與雅庫特人 、布里亞特人 、鄂倫春人 ,以及其他在歐亞大草原 東部的人口最為接近。該研究認為阿瓦爾人最初是由N和Q這兩種西伯利亞族群所組成,且其精英階級為保持血統純正而不與外族通婚。[ 12]
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伯颜一世 Bayan I 558年 602年 伯颜二世 Bayan II 602年 617年 奥加纳 Organa 617年 630年 戈斯童 Gostun 630年 632年 库布拉特 Kubrat 632年 665年 巴特巴颜 Batbayan 665年 668年
阿瓦爾人被指是最早把马蹬 的使用传入了欧洲的遊牧民族[來源請求] 。阿瓦尔人在这时期把大量南斯拉夫人 赶到巴尔干半島,從此斯拉夫人正式入居巴爾幹半島。
^ Carl Waldman & Catherine Mason, 2006,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Peoples, Volume 2 ,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p. 769. ^ Curta, Florin.The Slaviclingua franca (Linguistic Notes of an Archeologist Turned Historian) (PDF) . East Central Europe/L'Europe du Centre-Est. 2004,31 (1): 132 [2021-03-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5-14). ^ Curta, Florin .The Slavic lingua franca (Linguistic notes of an archaeologist turned historian) . East Central Europe/L'Europe du Centre-Est. 2004,31 : 125–148 [29 May 2015] .doi:10.1163/187633004X0013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5-14).By contrast, there is very little evidence that speakers of Slavic had any significant contact with Turkic. As a consequence, and since the latest stratum of loan words in Common Slavic is Iranian in origin,Johanna Nichols ( 英语 : Johanna Nichols ) advanced the idea that the Avars spoke an Iranian, not a Turkic language. ^ Helimski, E. Die Sprache(n) der Awaren: Die mandschu-tungusische Alternativ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chu-Tungus Studies, Vol. II. 2004: 59–72. ^ Fuente, José Andrés Alonso de la.Tungusic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the Buyla (a.k.a. Nagyszentmiklós) Inscription . academia.edu. [2021-03-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1-23). ^ Harmatta, János. Sogdian Inscriptions on Avar Object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arium Hung. 1995,XLVIII (1–2): 61–65.JSTOR 43391205 . ^ 最早提出同族論的是J. Deguignes, Histoire generale des Huns, des Turcs, des Mongols et des autres Tartaresoccidentaux, Paris 1756,此後繼承、發揚其說者代有其人,質疑者卻屈指可數。 ^ Maenchen-Helfen, Otto.The world of the Huns; studies in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 有關阿瓦爾人和馬扎爾人 . ^ 《草原帝國》第04章6至13世紀的南俄羅斯草原 . [2022-05-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9-26). ^ Neparáczki, Endre; Maróti, Zoltán; Kalmár, Tibor; Maár, Kitti; Nagy, István; Latinovics, Dóra; Kustár, Ágnes; Pálfi, György; Molnár, Erika.Y-chromosome haplogroups from Hun, Avar and conquering Hungarian period nomadic people of the Carpathian Basin . Scientific Reports. 2019-11-12,9 (1): 1–12 [2020-04-19 ]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9-53105-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08)(英语) . ^ Csáky, Veronika; Gerber, Dániel; Koncz, István; Csiky, Gergely; Mende, Balázs G.; Szeifert, Bea; Egyed, Balázs; Pamjav, Horolma; Marcsik, Antónia.Genetic insights into the social organisation of the Avar period elite in the 7th century AD Carpathian Basin . Scientific Reports. 2020-01-22,10 (1): 1–14 [2020-04-19 ]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9-57378-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2)(英语) .